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5月24日上午.山东大学腔微创外科研究所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经阴道胆囊切除术。1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2年前查体时发现胆囊息肉,近期偶感上腹部不适,于兖矿集团总医院就诊,查体发现息肉增大直径超过1cm,患者要求手术治疗。12年前该患者曾行下腹部输尿管结石取出术,因其瘢痕体质,经多学科专家多次讨论斟酌,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及要求,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自然腔道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程序化全过程护理对结肠息肉行消化黏膜切除术患者心理、术后恢复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行行消化黏膜切除术的8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程序化全过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术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结肠息肉行消化黏膜切除术患者实施程序化全过程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程序化全过程护理 结肠息肉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心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行内黏膜切除术的胃息肉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内黏膜切除术的胃息肉患者 7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间,将此次研究的 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为实施综合性护理的实验组,每组各 36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得分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行内黏膜切除术的胃息肉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综合性护理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内黏膜切除术的胃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胃息肉患者,均使用黏膜切除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94%,KPS评分为(79.58±8.23)分,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36%,KPS评分为(88.62±8.34)分,观察组的有效率和KP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内进行黏膜切除术的胃息肉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内镜 黏膜切除术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使用黏膜切除术临床治疗结肠息肉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应用所取得的具体效果。方法 节选本院从2019年9月到2021年8月之间来本院接受诊断并采用黏膜切除术的结肠息肉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之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小组,分别在实施黏膜切除术治疗之后给予常规和优质护理,将临床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数据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小组的病患在疾病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率等数据上均要显著好于对照小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结肠息肉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黏膜切除术的胃肠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联合饮食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进行医治的黏膜切除术胃肠息肉患者中选取70例,将上述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的方式给予对照组且例数为35例,优质护理和饮食干预的方式给予观察组且例数为35例,对以上两组患者的胃肠道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期和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接受医治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对胃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黏膜切除术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和饮食干预可有效对胃肠功能进行改善,值得宣传。

  • 标签: 优质护理 饮食干预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针对34例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患者的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行鼻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年,总结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21例(618%),有效12例(353%),无效1例(29%)总有效率为971%。结论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疼是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所致,鼻下手术纠正解剖异常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头痛 鼻内镜 鼻疾病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讨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诊断胃黏膜病变的能力。方法:收集门诊6例胃黏膜病变患者行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检查术。检查中静脉注射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剂。每例患者均经直视诊断、共聚焦微探头诊断并获取靶向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符合手术指征者行外科手术。结果:6例患者共7处病灶,其中息肉2处,黏膜粗糙、发红2处,浅表凹陷灶1处,隆起伴凹陷灶1处,深溃疡1处。所有患者均完成共聚焦检查,共获得连续视频图像32段。微探头共聚焦易于操作其诊断正确者为6例(6/7),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操作简便,即时成像,是有效的胃黏膜病变诊断手段。

  • 标签: 共聚焦显微内镜 微探头 胃黏膜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用鼻下手术治疗技术对患有鼻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患有鼻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5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鼻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治疗的实际用时、手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手术进行过程中和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鼻下手术治疗技术对患有鼻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鼻内镜下手术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神经包膜切除术和外分离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的66例患者来自于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对这66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神经包膜切除术,而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方式为外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于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外分离术来治疗垂体腺瘤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神经内镜 包膜内切除术 外分离术 垂体腺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黏膜剥离术联合套扎术治疗胃小间质瘤与腹腔治疗的对比分析。方法:收集 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行内治疗及同期行腹腔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了对照组(腹腔)和观察组(黏膜剥离术联合套扎术)两组,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且临床治愈性切除率,术后的不良预后问题略少。结论:黏膜剥离术联合套扎术治疗胃小间质瘤效果优于腹腔,患者的术后恢复结果较好,可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套扎术 胃小间质瘤 腹腔镜治疗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病理特点,提高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3年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00例,下表现,并对随访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4.99%;电子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93.1%;部位以胃窦居多占49.2%。结论检查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 标签: 早期 胃癌 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与显微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319例,其中神经下手术127例(神经组),显微下手术192例(显微组)。结果神经组和显微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肿瘤全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神经组鼻中隔缺损率、复发率和术后尿崩发生率(分别为20.47%、4.72%和8.66%)均明显低于显微组(分别为36.98%、13.02%和27.60%;P〈0.05)。结论神经与显微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相当,但神经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入路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除和腹腔手术治疗肿瘤最大径为2~5 cm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肿瘤表面情况、生长方式、病变起源等因素对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为胃间质瘤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1月因胃间质瘤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切除(切除组137例)或腹腔手术治疗(腹腔手术组164例)的301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表面有无凹陷(肿瘤表面黏膜局部下陷深度>5 mm)、是否不规则(肿瘤表面表现为非半球形或非椭圆形)、有无溃疡,肿瘤部位、形状、病变起源、生长方式(腔生长或腔内外生长)、危险度分级(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肿瘤是否整块切除,手术时间、是否出血、禁食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切除组137例胃间质瘤患者中,行内黏膜剥离术85例(62.0%),黏膜挖除术9例(6.6%),全层切除术42例(30.7%),隧道法黏膜肿物切除术1例(0.7%)。切除组和腹腔手术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变部位、肿瘤大小、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胃间质瘤患者中分别有1、49、26、2例肿瘤表面有凹陷、溃疡、不规则,不同危险度分级肿瘤表面有无凹陷、是否不规则、有无溃疡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P=0.011)。切除组肿瘤完整切除率低于腹腔手术组[86.1%(118/137)比100.0%(164/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P<0.001),但切除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手术组,且住院总费用低于腹腔手术组[分别为90.0 min(62.5 min,150.0 min)比119.5 min(80.0 min,154.2 min)、3 d(3 d,4 d)比5 d(4 d,7 d)、3 d(2 d,4 d)比4 d(2 d,6 d)、11 d(10 d,14 d)比16 d(12 d,20 d)、7 d(6 d,9 d)比9 d(7 d,11 d)、(38 211.6±10 221.0)元比(59 926.1±17 786.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6、-7.12、-4.44、-6.89、-5.92,t=-13.24;均P<0.05)。切除组术后腹痛和术后其他较重并发症(休克、呼吸衰竭、肺栓塞、胃轻瘫等)发生率均低于腹腔手术组[16.8%(23/137)比27.4%(45/164)、0.7%(1/137)比4.9%(8/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4、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8、0.043);两组术中出血,术后出血、发热、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组呈腔生长、起源于固有肌层病变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腹腔手术组[分别为19.5%(25/128)比32.6%(45/138)、12.6%(12/95)比31.4%(37/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6、10.42,P=0.016、0.001)。切除组和腹腔手术组术后肿瘤复发率比较[0(0/137)比2.4%(4/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129)。结论对于肿瘤最大径为2~5 cm的胃间质瘤,切除安全、有效,优于腹腔手术治疗,但对于肿瘤表面有凹陷、溃疡、不规则、呈腔内外生长倾向的病变建议选择腹腔手术。

  • 标签: 胃间质瘤 内镜切除 腹腔镜 伊马替尼
  • 简介:微创外科的发展改变着当今外科领域的格局,传统的胆道外科面临挑战.在此,仅对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Oddi's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在腹腔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时代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 标签: 中的应用 内镜腹腔镜 切除术
  • 简介:(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自贡643000)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结肠与高频电凝发生器,在内直视摘除息肉。结果987例经肠明确诊断的大肠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全部病例切除率100%,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本组全部病例发生率为1.1%。结论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费用低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大肠息肉 结肠镜 高频电凝切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消化道早癌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体会。方法:我院于2018.7-2019.12月收治的86例进行内切除消化道早癌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通过掷骰子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内切除消化道早癌的围手术期,为患者运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早癌 围手术期 护理满意度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给予腺样体肥大患者实施鼻下手术切除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内收治的9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42例患者实施腺样体刮匙切除治疗,给予B组48例患者实施鼻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数据方面比较,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面对腺样体肥大患者时,给予其实施鼻切除术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鼻经口腺样体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方法:对192例病人行鼻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术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而并发症出现情况为:鼻出血11例,鼻腔粘连18例,腺样体术后增生2例,悬雍垂损伤1例。结论:鼻经口腺样体切除具有直观,术野清晰,切除彻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但术者仍需警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术 腺样体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益生菌对结直肠腺瘤患者切除术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4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为正常组,采集粪便标本,测定肠道菌群,观察不同组间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变化。将4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手术对照组10例,切除术后不予益生菌治疗;美常安组患者15例,在结肠切除腺瘤后给予美常安(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2粒,3次/d);培菲康组患者15例,在结肠切除腺瘤后给予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2粒,2次/d)。总疗程均为4周,分别采集术前和术后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结直肠腺瘤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与正常组相比,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中的粪肠球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明显下降,而大肠杆菌数目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拟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服用两种益生菌后患者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上调,而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肠球菌的数量较术前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拟杆菌数量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腺瘤患者存在肠道菌群改变,益生菌制剂可使结直肠腺瘤患者的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在结直肠腺瘤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大肠癌 结直肠腺瘤 肠道菌群 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