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调整西部产业结构成为大开发首先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原因,导致了今天西部产业结构的明显落后.面对国内经济强劲回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西部各产业如何进行调整定位,将成为大开发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 标签: 产业结构 西部大开发 高效农业 工业发展 旅游经济 市场培育
  • 简介: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而知识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平台.本文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矛盾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知识经济下如何运用系统论、后发优势原则、可持续发展论进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理念.

  • 标签: 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 可持续发展理论 信息产业
  • 简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可持续社会的建设,应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农村,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农业 产业结构 优化
  • 简介:[摘要]河北的产业结构一直是一钢独大,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着河北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提出均衡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标签: []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
  • 简介:1978年~2001年,改革开放使银川市(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从3.27亿元增加到104亿元,人均GDP水平(1990年不变价格)从97l元提高到6170元。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区域经济中心地位显著提高。然而,随着过剩经济的来临,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产品供过于求.

  • 标签: 产业结构调整 供过于求 当年价格 过剩经济 部门 银川市
  • 简介:产业结构演进的区域差异是区域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区域增长差异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速度和演进方向的差异.辽宁省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起来的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结构调整滞迟,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后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区域间结构调整的步伐差别很大,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别将是区域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辽宁省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对于解决各地区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整个区域的和谐、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shift-share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区域结构变化,并分析了其变化的机制.

  • 标签: SHIFT-SHARE 产业结构 辽宁省
  • 简介:在我国,企业集团是围绕优势产业发展起来的。同时,企业集团的发展又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本文拟从企业集团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中,探讨发展企业集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一、我国企业集团的特征我国的企业集团是从企业联合发展起来的。在企业联合的初级阶段,企业间联合呈现松散性、不稳定性、行为短期性等明显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联合的内容不断深入,不但有生产技术方而的,而且还有资金和生产要素方面,并伴随组织结构上的革新,一些企业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自愿结成更加紧密的联合体。

  • 标签: 产业结构调整 企业集团 优势产业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 企业联合 联合发展
  • 简介:莲塘镇位于高要县东南部,全镇面积1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人口5万多人,其中劳动力2.7万多人,是高要县的一个重要的粮产区,每年要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149万斤。199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1654亿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了34倍。其中工业产值1.1548亿元,比1978年增长61倍;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8转变为5:5,农村人均纯收入1300元,比1978平增长38倍。莲塘镇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的体会是,从实际出发,大胆调整三大产业结构

  • 标签: 从实际出发 产业结构 调整 工农业总产值 耕地面积 人均纯收入
  • 简介:碳关税虽然还存有争议,但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最终被WTO认可的可能性大。碳关税的开征对我国高碳产业势必形成冲击,但也为我国调整优化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我国应该加速高碳产业转型,促进新兴低碳产业崛起,开征碳税和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实现国家产业整体向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转化,构建以低碳为主的产业结构

  • 标签: 碳关税 外贸出口 产业结构
  • 简介:摘要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形势下,产业结构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愈发明显,为了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我们应从分析产业结构的现状入手,研究其中现存的问题,并且探讨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利作用。而城市发展中,针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要求积极探索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改变原有的资源浪费问题。实际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况下,土地资源利用率也可得到保障。下文便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展开探讨。

  • 标签: 产业结构优化 土地资源 集约利用
  • 简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深刻把握我国工业化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长期、艰巨而繁重的战略任务,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肩负的重任。工业占我国GDP比重的43%,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0%以上,

  • 标签: 工业节能 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化道路 减排 人力资源优势 经济效益
  • 简介:偏离—份额分析法即SSM分析法主要用于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的分析,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的原因,确定未来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福建省旅游产业机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说明了福建省旅游产业整体结构存在的结构失衡、竞争力弱等问题,最后对福建省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等建议,以提高福建旅游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 标签: SSM分析法 福建旅游产业 结构分析
  • 简介: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是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加快发展中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和整体素质,是经济发展出一个历史时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内容。本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连云港市产业结构现状特征及演进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探讨未来10年连云港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布局重点和优化途径。

  • 标签: 连云港市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对策
  • 简介:摘要根据交通运输优化理论以及西方产业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对贵州水运产生的需求不同,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需求的变化,又能导致贵州水运的变化。本文借鉴相关理论与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当产业结构处于较低级时期时,贵州水运的变化只需要从运量上去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而当产业结构处于比较高级的时期时,贵州水运的变化则需要从质量上去满足产业结构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民族地区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进行科技创新等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标签: 民族地区 产业结构 现状 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