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入住PICU后发生急性(acute stress,AS)和创伤后应激(posttraumatic stress,PTS)的风险增加。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目标为探究PICU住院患儿院前心理社会特点及其与AS的关系。设计观察性研究。场所一家城市中心学术型儿童医疗中心的PICU。对象纳入8~17岁且预计PICU住院时间>24 h患儿。测量方法入院期间患儿完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以评估入院前心理社会症状,包括入院前PT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AS现况。主要结果共招募111名儿童(平均年龄12.9岁,60%为男性,58%为拉丁裔)。一半(51%)患儿报告有院前创伤史,几乎所有儿童(96%)都有PTS。他们各方面生活质量都显著受损。儿童住院期间AS发生率高,74.8%具有AS症状,6%符合AS障碍诊断标准。单变量分析显示,儿童年龄、生活质量、慢性病和PTS与更严重的AS相关。结合儿童年龄、急慢性疾病,QOL和PTS对A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院前QOL和PTS与院内AS发生显著相关,并可解释34%的模型方差。结论本次调查是对PICU患儿入院前心理社会特征的一项新的评估。纳入研究的儿童AS报告率高,这与PTS病史和QOL恶化有关。与PTS的关系与先前对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一致,并增加了人们对长期心理社会预后的担忧。本文数据加深了对住院期间致AS因素的理解,并可能增进对心理社会支持整合模型重要性的认知。

  • 标签: 心理社会 急性应激 创伤后应激 生活质量 预后
  • 简介:摘要2019年11月,加拿大心脏与卒中协会正式发布第6版循证指南《最佳实践建议:卒中后过渡和社会参与》,详细推荐了卒中后过渡护理的实施程序和服务内容,指导医护人员对患者及照顾者开展连续的筛查、评估和管理。本文从指南的开发背景和意义、应用范畴和证据分级、主体框架和要点、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解读,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借鉴依据,推动国内卒中后过渡护理的规范实施。

  • 标签: 卒中 过渡护理 社会参与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入住PICU后发生急性(acute stress,AS)和创伤后应激(posttraumatic stress,PTS)的风险增加。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目标为探究PICU住院患儿院前心理社会特点及其与AS的关系。设计观察性研究。场所一家城市中心学术型儿童医疗中心的PICU。对象纳入8~17岁且预计PICU住院时间>24 h患儿。测量方法入院期间患儿完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以评估入院前心理社会症状,包括入院前PT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AS现况。主要结果共招募111名儿童(平均年龄12.9岁,60%为男性,58%为拉丁裔)。一半(51%)患儿报告有院前创伤史,几乎所有儿童(96%)都有PTS。他们各方面生活质量都显著受损。儿童住院期间AS发生率高,74.8%具有AS症状,6%符合AS障碍诊断标准。单变量分析显示,儿童年龄、生活质量、慢性病和PTS与更严重的AS相关。结合儿童年龄、急慢性疾病,QOL和PTS对A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院前QOL和PTS与院内AS发生显著相关,并可解释34%的模型方差。结论本次调查是对PICU患儿入院前心理社会特征的一项新的评估。纳入研究的儿童AS报告率高,这与PTS病史和QOL恶化有关。与PTS的关系与先前对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一致,并增加了人们对长期心理社会预后的担忧。本文数据加深了对住院期间致AS因素的理解,并可能增进对心理社会支持整合模型重要性的认知。

  • 标签: 心理社会 急性应激 创伤后应激 生活质量 预后
  • 简介: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条件所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它们是导致疾病的"原因的原因"。WHO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建立了完整的"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概念框架,并提出了三条基本行动策略。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对慢病的影响举足轻重,并通过生理、行为方式途径、精神因素途径、卫生服务利用和保障水平的不同发挥作用。社会决定因素对慢病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因此慢病综合防治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危险行为干预层面,而应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角度出发,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慢病防控的目标融入社会所有的政策之中,促进多部门协作,保持政策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对慢病进行防控。

  • 标签: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慢病 卫生政策
  •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市老年人的社会心理需求。方法选择大连市区内8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心理需求与满意度、生活经济状况、自理情况、养老意愿、医疗保健需求等)。结果共回收问卷790份,回收率98.8%。在社会人口学特征方面,接受调查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8.5±7.4)岁。其中男性378人,平均年龄(68.7±6.3)岁;女性412人,平均年龄(70.2±7.9岁)。有独立经济收入者706人,占89.4%;无独立经济收入者84人,占10.6%。有劳动保险、社会保障和公费医疗者702人,占88.9%;自费者86人,占10.9%。在社会心理状态方面,关心国家大事者578人,占73.2%;对目前生活比较满意者602人,占76.2%。在养老意愿方面,要求家庭养老者462人,占58.5%;同意到养老机构者112人,占14.2%。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空巢老年人252人,占31.9%;独居老人88人,占11.1%;感到孤独老人217人,占27.5%;担心身体不好者726人,占91.9%;经济困难者252人,占31.9%;无人照料者33人,占4.2%;医药费用感到高者474人,占60.O%。患高血压者387人,占49.0%;患冠心病者253人,占32.0%。在就诊选择上,有626人到省、市级医院,占79.2%。结论我市已经进人老龄化社会,不同老年群体的社会心理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政府应考虑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加强老年关怀,完善养老体系建设;加强老年保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老年心理疏导,关注老人精神需求。

  • 标签: 大连市 老年人 社会心理需求 养老服务体系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自身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分析近10年所观察的20例健康老年人和患病老年人。结论心理健康及能面对现实是健康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身体健康 自身因素
  • 简介:摘要由于社会、医疗、环境等因素,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较高,社会心理因素虽不是直接的病因,但是大量文献显示患者具有特有的社会心理特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治疗结果。护理人员应该结合社会心理因素,尊重患者的隐私,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她们的妊娠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不孕不育 社会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烧伤使患者身体及心理受到双重打击,烧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烧伤后患者需要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治疗。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及跟踪随访调查。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负性心理障碍,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而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治疗是必须的。

  • 标签: 严重烧伤 心理干预 社会支持
  • 简介:在中华护理学会5月8日在京召开的2013年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上,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向所有工作在医疗救治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和广大医务人员表达敬意和感谢。李斌说,要将护理事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去谋划,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护理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 标签: 护理事业 小康社会 中华护理学会 经济社会发展 护士队伍建设 国际护士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社会与经济后果调查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研究中,主要以我院2008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200例因服用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社会与经济后果进行探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社会与经济后果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妇生产中应用无痛分娩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未实施无痛分娩的自然分娩产妇17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段内进行无痛分娩的自然分娩产妇170例设为观察组,研究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剖宫产相关指征构成比以及宫口全开时间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占26.4%,对照组剖宫产占32.3%,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不成立。剖宫产指征中观察组社会因素占25例,比值占14.7%,对照组40例,比值占23.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宫口全开时间观察组(122.36±35.45)min,总产程(163.36±51.45)min,催产素应用率为60.0%,对照组宫口全开时间观察组(185.36±48.45)min,总产程(235.55±48.56)min,催产素应用率为76.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成立。结论无痛分娩措施虽然并没有大幅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但是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伴随着高职高专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高专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高职高专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概述出发,在对高职高专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应对建议。该研究对提高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高职高专 院校 后勤 服务社会化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犯罪主观心理,阐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司法鉴定,针对一例具体的案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司法鉴定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司法鉴定有效性。

  • 标签: 反社会型 人格障碍 司法鉴定
  • 简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本文指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紧迫性,从社会、高等教育、学生等多个层次探讨了其弱化的原因,并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 高等教育
  • 简介: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已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维持整个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帮助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希望增强对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进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 标签: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社会和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会志愿服务对住院老年患者与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0例意识清晰伴有一定的躯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争取社会非专业志愿者的客观支持;实验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争取专业志愿者的主客观支持,提高其社会利用度。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在社会支持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社会志愿服务与住院老年患者生活满意度呈一定相关性,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志愿服务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应重视社会志愿服务,实行以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减轻照顾压力。

  • 标签: 老年患者 社会志愿服务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医院后勤服务是保障医院日常医疗服务的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内容,随着后勤服务外包的增多,医院后勤服务逐渐朝着社会化发展。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探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 标签: 医院后勤 后勤服务 社会化 服务奉献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打造法治社会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快速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暴力却久治不愈,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大问题,因此,必须借助社会工作的力量对家庭暴力进行干预,最大程度的降低家暴发生率,妥善的解决各类家暴事件,据此,本文浅析社会工作在家庭暴力中的运用。

  • 标签: 社会工作 家庭暴力干预 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