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第二肝门肝细胞癌(HCC)热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34例第二肝门HC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0例,女4例;平均年龄(53±14)岁;病灶最大径≤5 cm。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疗。观察局部肿瘤进展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34例患者共34个病灶顺利完成消融治疗,其中射频消融28例,微波消融6例;单针消融病灶27个,双针消融病灶7个。所有病灶术中即时超声造影均显示消融范围完全覆盖原肿瘤病灶,并未见明确血管损伤征象。无发生消融相关死亡。1例患者术后第4天超声检查发现门静脉右支及其分支内血栓形成,未做特殊处理。中位随访时间19(2~61)个月。术后1个月发现1例病灶残留,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7%(33/34)。术后7个月1例局部肿瘤进展,局部肿瘤进展率为3%(1/34)。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采用合理的消融策略,超声引导下对第二肝门HCC进行热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癌,肝细胞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者9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母婴床边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母婴知识了解情况、护理技术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母婴知识了解情况与护理技术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84%显著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产科中实施母婴床边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母婴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母婴床边 护理 产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婴床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母婴床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焦虑水平和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分娩当日,两组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取母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焦虑状态,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初产妇 产后焦虑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后护理过程中母婴床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产后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产后护理方法,行母婴床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母婴床护理模式关键流程进行优化后,可明显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产后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关键流程
  • 简介: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432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和探讨床边动脉血气分析在重症监护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抽取时段为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的临床重症患者 116 例 , 以随机法的方式将分为 对照组和实验组 ( 各 58 例 ), 分别施以对照组和实验组送检分析和床动脉血气分析 , 并对其血气结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结果 两组间量血气指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比患者血液 K+ 、 Ca2+ 和血气分析时间 , 实验组要好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对于床动脉血气分析方法的应用 , 在重症医学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能够有效缩短血气分析时间 , 并且迅速调整治疗方法与治疗用药 ,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床旁动脉 血气分析 重症医学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6至2015-06来我院进行生产的产妇11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进行母婴床护理,参照组进行日常护理,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得到患者认可比率,产妇对知识理解程度,对新生儿护理工作都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科护理,采用母婴床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产妇对自身和新生儿的保健知识,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 简介:肠造口疝是指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由各种原因使小肠或结肠经造口侧方脱出所致,是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两年内,国内报道发病率为3%-10%左右忙0,国外报道为10%~36%,结肠造口疝的发生率5%~10%,回肠造口疝的发生率为3%-10%,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

  • 标签: 结肠造口旁疝 无张力修补术 治疗 腹壁切口疝 常见并发症 肠造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受照脑胶质瘤细胞U251是否可通过在未受照神经干细胞(NSCs)中产生效应从而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干性及分化等特性。方法将细胞分为NSCs组、NSCs+U251组(与U251共培养的NSCs)和NSCs+受照U251组(与10 Gy X射线照射后的U251共培养的NSCs)。采用插入式小室共培养U251和NSCs。通过细胞计数、测量神经球直径等方法评估NSCs增殖、成球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评估NSCs干性维持能力的变化;检测Tuj1、GFAP蛋白的表达、测量分化后神经元细胞的树突数目、轴突长度以及胶质细胞突起终端数、突起长度等评估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NSCs+受照U251组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NSCs+U251组(t=2.52, P<0.05);NSCs+受照U251组的Nestin阳性率和成球能力明显低于NSCs+U251组(t=-3.50, P<0.05);NSCs+受照U251组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t=6.09, P<0.05)分化的比例和程度也明显低于NSCs+U251组。结论受照胶质瘤细胞可通过电离辐射效应显著抑制未受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干性和分化能力。

  • 标签: 电离辐射 旁效应 神经干细胞 胶质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急诊床超声检查(Emergencybedsideultrasound,EBU)和螺旋CT,评价EBU在多发伤患者早期快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采取必要医疗干预措施的同时行螺旋CT和EBU检查,记录检查耗时、检查总耗时、EBU诊断结果、CT扫描结果、随访结果。结果两种检查耗时相比较,EBU(FAST)较螺旋CT检查时间长,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查总耗时比较,螺旋CT均较EBU(FAST)长,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BU(FAST)的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93.3%,准确性为89.5%。结论EBU总体耗时时间短,患者无需转运,床边即可完成,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是多发伤患者较好的早期快速评估方法。

  • 标签: 多发伤 超声检查 急诊 创伤评估
  • 简介:造口疝(parastomalhernia,PH)是腹壁肠造口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但致病因素众多,治疗方法没有统一意见,也没有业内公认的分型,因此很难进行严谨的对比研究。近年来有少数专家提出的PH的分型,都各有明显的缺陷,难以获得权威学术团体的认可。PH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腹部疝,其诊断、治疗以及相关的学术讨论,都必须按照业内公认的标准来进行。

  • 标签: 造口旁疝 腹部疝 HERNIA 肠造口术 结肠造口 HERNI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床超声,探讨患者在住ICU期间上臂及小腿肌纤维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2019年4—7月,采用连续入组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住ICU期间,使用床彩超连续每天测定患者的双侧上臂(肱二头肌)和双侧小腿最粗处(腓肠肌)的肌纤维厚度。结果58例患者入住ICU时,肱二头肌左侧、肱二头肌右侧、腓肠肌左侧、腓肠肌右侧的肌纤维厚度分别为(1.52 ± 0.37)、(1.50 ± 0.34)、(1.53 ± 0.39)、(1.51 ± 0.37) mm。患者入ICU后48 h分别为(1.45 ± 0.35)、(1.46 ± 0.37)、(1.44 ± 0.33)、(1.41 ± 0.32) mm,较入ICU 24 h呈现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06~4.711,P<0.05或0.01)。患者入ICU后72 h分别为(1.43 ± 0.36)、(1.44 ± 0.36)、(1.44 ± 0.32)、(1.39 ± 0.32) mm,较入ICU 24 h呈现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29~4.504,P<0.05或0.01)。患者从入住ICU开始到入住ICU 1周,其肌纤维厚度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肱二头肌左侧、肱二头肌右侧、腓肠肌左侧、腓肠肌右侧的肌纤维厚度较入ICU时分别下降了8.38%(0.13/1.55)、10.19%(0.16/1.57)、9.87%(0.15/1.52)、11.11%(0.17/1.53)。在出ICU时,患者肱二头肌左侧、肱二头肌右侧、腓肠肌左侧、腓肠肌右侧的肌纤维厚度较入ICU时分别下降了9.87%(0.15/1.52)、9.33%(0.14/1.50)、9.15%(0.14/1.53)、11.26%(0.17/1.51)。结论患者在入ICU 48 h内即可出现肌肉衰减的现象,且随着住院日数的延长呈衰减趋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床旁超声 肱二头肌 腓肠肌 肌纤维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护理健康宣教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对新入院顺利分娩215例产妇进行母婴同室床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入院顺利分娩产妇2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及其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母婴同室床护理健康宣教不仅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是促进良好融洽医患关系建立的现代产科高质量护理服务新模式。

  • 标签: 母婴同室 床旁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在连续性床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连续性床血液净化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净化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8例;对连续性床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5.6%。结论对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在连续性床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 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  45例胸廓入口区气管含气囊肿病人中9例(20%)气管呈,45例胸廓入口区气管含气囊肿病人的胸部CT均显示肺气肿表现,  23例胸廓入口区气管含气囊肿病人中

  • 标签: 入口区 区气管 含气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采取床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退热时间、湿性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床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重症肺炎中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减少康复时间,并发症较少,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