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4月18日,应李文鹏主任的邀请,国际知名的水文地质学者、瑞士联邦苏打黎世理工大学WolfgangKinzelbach教授到访水环地调中心,并作了题为“地下水的污染与保护”的学术报告。

  • 标签: 水文地质 瑞士联邦 大学 苏黎世 讲学 学术报告
  • 简介:利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建立的祁连圆柏树轮宽度指数年表,分析了自公元前800年以来树轮所记录的该地区2800年极端干旱事件的变化。研究发现,过去2800年极端干旱事件的出现存在群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世纪至4世纪)和明清时期(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是极端干旱事件的群发期,公元5世纪至12世纪的800年内极端干旱事件的出现频率较低。出现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前后的持续性干旱是柴达木盆地过去2800年内最严重的极端干旱事件。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树木年轮 极端干旱事件
  • 简介:以象山港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海岸带1985-2015年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1985年到2015年象山港海岸带养殖用地及盐田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最高可达11.97%,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次之,但面积增幅最为显著,滩涂缩减速度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30年间土地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其次为林地转变为耕地;(3)信息熵逐时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不断加强,区域发展在逐渐走向成熟;(4)各时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变化率均大于零,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 标签: 土地利用 开发强度 时空变化 象山港海岸带
  • 简介:研究海洋的波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波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文章采用1950~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渤海海域10m风场资料,利用SWAN模式模拟逐月渤海波浪的有效波高、波向、波周期,分析该海区波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1年期间渤海海域的有效波高呈现下降的趋势;波向角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波周期相对平稳,略有上升;有效波高平均下降0.3cm/a,波向角度平均增加0.12°/a。有效波高在1968年前后显现突变点,波向角度约在1960年突变,波周期在1965年左右出现突变点。渤海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是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导致的结果,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东亚环流天气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东亚季风强度、夏季风北界的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与强度的变化、脊点位置西伸与北进,以及西风指数的强弱变化等),是影响和控制渤海海域波气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波候 有效波高 西太平洋副高 西风环流 东亚季风
  • 简介:1引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且更加关注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及气候变化对身体健康、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洪涝、干旱、暴雨、连阴雨等灾害天气与降水有密切关系,降水作为气候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一直为人们所研究。而对于降水的研究,也由过去的单一地对降水量的研究转向对降水量、雨日的综合研究。因为只有综合地研究雨日和降水量才能更好地体现降水强度的变化。现在有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了雨日和降水量的不同步变化。顾骏强等研究了浙江省雨日的气候变化,指出了浙江省除了7、8月份的雨日是增加以外,其它月份雨日数都表现为减少。王颖等圆对全国范围的雨日研究指出,降水量及雨日的气候变化是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汪青春等对青海省的研究发现青海省夏半年降水有越来越集中的趋势。本文对福建省年、季、月降水量和雨日的变化特征以及各级降水日数的变化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得到福建省雨日及雨强的气候变化规律。

  • 标签: 区域气候变化 福建省 雨日 雨强 月降水量 气候变暖问题
  • 简介:根据采自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亚高山水系源头地带(大致25°40’N,118°11’E)泥炭沉积洼地的孢粉纪录,对该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近4000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孢粉记录和其他沉积资料显示,3个取样点的泥炭沉积开始于4000年前,很可能是全新世后期气候转冷的结果.在距今4000~1200年前期间,戴云山脉上部(海拔1300~1600m)的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类型,优势种属包括Cryptomeria(柳杉)、Castanopsis(栲)、Quercus(栎)和Tsuga(铁杉)等.距今1200年前左右,该区域的植被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表现在上述优势属种的孢粉在样品总孢粉数的比例突然下降,而Pinus(松),Gramineae(禾本科)以及Dicranopteris(芒萁)等属种的比例则提高了.这次剧烈的植被变化在其中的一个泥炭钻孔中留下了一层粘土记录,它代表了当时流域内植被受破坏后出现的严重土壤侵蚀.从泥炭沉积提取的孢粉记录还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松林是一种次生植被,它是人类不断干扰的结果.

  • 标签: 戴云山脉 孢粉集合 泥炭沼泽 人为干扰 泥炭沉积洼地
  • 简介:以历史文献记录为基础资料,根据文献记录中描述台风的“典型词语”,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判别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960AD以来的登陆台风年表。据此分析历史上台风分布的时空特征和我国登陆台风与ENSO的相关关系。指出1600—1911年间LaNifia年登陆台风数明显多于E1Nifio年,LaNifia年多个台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可能性大于E1Nifio年,这与近50a观测资料分析结论一致。

  • 标签: 登陆台风 ENSO 历史文献记录 观测资料分析 计算机检索 基础资料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愈来愈突出,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因而造成了能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只有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基于此,以下对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研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学 绿色建筑设计 发展趋势 前景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愈来愈突出,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因而造成了能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只有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基于此,以下对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研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学 绿色建筑设计 发展趋势 前景研究
  • 简介:摘要: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最为重要的工作 , 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工具,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对于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新时代背景下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今年新冠疫情影响下 ,作为高校辅导员中的其中一员,如何运用音乐辅助自己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去考虑借助多方面的知识去引导学生,所以本文讲述运用音乐 引导学生在疫情影响下做好 思想教育工作。

  • 标签: 高校 思想教育 音乐
  • 简介:根据全国强地震目录,选取1900年至2010年发生在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交界地区的历史及现代中强地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空分布特点,试图论证上述地区中强地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蒙甘宁青地区中强地震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在划定的不同时空范围内,这种相关性表现不一。

  • 标签: 蒙甘宁青地区 历史及现代中强地震 地震关联
  • 简介:以中亚典型冰川融化区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分析了50年气候变化趋势及周期性波动规律,并阐明当地主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气候总体趋向于暖湿方向的发展,其中非作物生长季的增温幅度较大,而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增加幅度较大。气温与降水的周期震荡存在较大差异,但均在10年尺度下表现为频繁的偏高期和偏低期的循环交替,反映出短期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无常性。箭杆杨、柳树、新疆杨和榆树4种主要木本植物的落叶末期和生长季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值,说明物候现象均有不同程度提早发生的趋势。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与4种木本植物的物候期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同时建立了木本植物物候期和气候因子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

  • 标签: 气候变化 趋势分析 周期性波动 木本植物
  • 简介: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在此基础上分析夏季植被状况与不同生态区增暖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就多年平均而言,中国植被覆盖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1982年以来,植被稀疏的干旱生态区是夏季增暖最明显的区域,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增速大都位于0.6~1.0°C/10a,而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达到0.8~1.4°C/10a,明显高于中国其他区域。进一步分析发现,夏季气温的变化与其所处地区的植被疏密程度之间存在很好的负相关关系,即快速增暖主要发生在植被稀疏区,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夏季平均最低气温上最为显著。不同植被覆盖区中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受NDVI变化带来的地表反照率和云量变化的影响,但各生态区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植被稀疏的干旱生态区,植被减少,引起地表反照率增加,感热输送增加而潜热输送减小,加速了该地区整体的增温速率;而在植被茂密地区,植被增加造成地表反照率减少,同时由于蒸发冷却,其整体增暖幅度缓于植被稀疏区。所以,植被活动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表现在干旱生态区的陆面过程上,地表辐射平衡和能量收支的显著改变放大了干旱生态区的增暖速率。

  • 标签: 夏季气温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变暖趋势 干旱生态区
  • 简介:基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洪、枯季大潮北港上段河道水域的现场水文观测资料,以及1999、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10年历史水文测验资料,分析潮流历时、流速、优势流和含沙量等水沙现状和变化特征,并探讨近年来该水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目前北港上段河道水域落潮占主导优势;青草沙水库和长江大桥建成后,落潮优势明显增强,洪季大潮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减少,枯季大潮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增多;(2)流域径流量的季节性变化是造成北港上段河道水域垂线平均流速洪季大、枯季小的主要原因;大型工程的建设是该水域落潮优势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北港上段河道水域含沙量变化可能与近岸工程建设、入海泥沙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水沙变化 优势流 大型工程 长江河口
  • 简介:Shuaiba组是一个复杂的碳酸岩油藏,其特点在于小规模地质构造非均一性,这主要与厚壳蛤类大型动物群落有关。结构上的非均一性与显著的渗透率变化相符合,后者是油藏产量的控制因素。由于在岩心(实际刻度)和常规测井曲线(几英尺间的平均响应)之间存在大的垂直分辩率差别,用传统的方法将小规模非均一性向未取心井外推是不确切的。象倾角仪和成象测井这样的高分辩率的测井资料,被要求用于描述小规模非均一性,这对于用来预测真实油层动态的优良的三雏地质模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研究阐述了一个用倾角仪和成象测井通过定量小规模非均一性提高Shuaiba油藏描述的方法。有一种方法,用现有高分辩率(高分辩率倾角仪[HDT],地层高分辩率倾角仪[SHDT],和地层微扫描仪[FMS])和常规测井数据资料描述和外推地质非均一性。从微电阻变量和一种多回归法得出的结构和神经网络分析已在两口井中使用以说明此方法。为了向未取心井外推,对岩石类型和渗透率进行了估测。尽管为背景导电率进行归一化时导电面积和电阻面积导电率间的差别是HDT和SHDT渗透率的一种间接量度,但从结构分析得出的导电异常连通系数在FMS中却与渗透率相关。用此方法获得的储集岩类型(RRT),与根据岩心样品、特殊岩心分析(SCAL)和两口测试井的常规测井资料综合得出的储层岩类间对比得很好。包括从致密泥岩中小于1md到双壳类砾灰岩中大于1d的小规模个别变量的渗透率测定值与经过一个简单校正后的岩心塞渗透率的测量值是完全相符合的。在一个实例中,渗透率在厚壳蛤类RRTS中的趋向,用岩心塞和微渗透率仪数据是不可辨别的,而用SHDT数据则可清晰地分辨。估计的渗透率和岩心的渗透率之间的相关程度,随仪器的垂向分辩率的增加而增大(

  • 标签: SHDT 常规测井 成象测井 高分辩率 岩心 取心
  • 简介:采用目前被认为较理想的EASY%Ro动力学模型对四川盆地川合100井进行一维成熟度模拟,并对影响热指标模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古地表温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不大;岩石热导率的影响程度与岩层厚度有关,即厚度越大的地层,其岩石热导率的变化对成熟度模拟的影响越大;对于川西凹陷,60Ma时的古热流值和60~40Ma的剥蚀量对模拟结果影响显著,因此减少这两个参数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提高该地区成熟度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成熟度模拟 敏感性分析 热导率 热流 剥蚀量 四川盆地
城市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价格分析及对策 黄方略 王武 天津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事务中心 天津市 300171 摘 要:为了科学合理的测算机械设备租赁成本,本文在利用附加费率法测算机械设备租金时依据《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3833-2018)以及《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释义手册等相关规范测算机械设备租赁成本,旨在为确定机械台班租赁价格提供依据。 关键字:租赁成本、台班、附加费法、折现率 0 前 言 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中永恒的话题,如何利用设备采购价格 科学合理的确定设备租赁成本,在设备租赁谈判中掌握主动权,是本 文分析的重点。目前工程中设备租赁台班较多,但是确定设备租赁价 格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询价法。由于不掌握设备供应商的价格底线, 所以在确定机械设备台班租赁价格时就会显得比较被动。 在今年的整修工程中,各项目部普遍反映今年给定的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租赁价格偏低,如何确定台班租赁价格,摸清机械供应商脉络并形成相应的价格谈判对策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1 确定计算方法 现阶段确定机械租赁价格的方法主要是附加费率法和年金法。但是年金法需要每期等额支付,与现实情况差异较大,所以本文以附加费率法为依据,对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租赁价格进行分析。 附加费率法是在租赁资产的设备货价或概算成本上在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计算每期租金R,表达式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