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中药毒性的内涵、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目的及作用等方面,探讨了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在已上市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所起的作用。经验和事实证明,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性试验数据;能够提示药物风险,权衡药物的风险和效益;弥补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不足;能逐步深化、丰富上市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内容,为中成药上市后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提供基础性研究支撑。因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已上市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 标签: 中药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米司酮与妈富隆联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这8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米司酮治疗;研究组4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妈富隆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4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26.39±5.48)h,完全止血时间为(41.89±6.94)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4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33.97±6.33)h,完全止血时间为(52.09±7.19)h;研究组4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卵泡刺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水平、孕酮水平以及雌二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均显著改善,研究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各项性激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司酮与妈富隆联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妈富隆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瓣膜型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3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测定血清H—FAB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2个月心脏事件与心脏事件发生情况H.FABP水平。结果H—FABP浓度在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分别是(4.30±1.28)、(6.06±1.03)、(7.64±1.56)ng/m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浓度在心力衰竭各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CK-MB浓度在心功能Ⅳ级组与其他心力衰竭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2个月发生心脏事件的H-FABP浓度(7.95±1.30)ng/ml与心脏事件的H-FABP浓度(5.02±1.31)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判断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损伤 心脏事件
  • 简介:目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行以对应的护理措施,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所有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6例,效果不显著2例,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配合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和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顺铂 化疗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卡铂(GC)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C方案化疗,28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对照组应用GC方案化疗,观察实体瘤近期疗效、疼痛程度缓解、生活质量变化、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高;2组不良反应比较,除血红蛋白计数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C化疗具有明显减轻癌性疼痛、增强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1例62岁女性患者,因"右肺腺癌全身多发转移"入院。入院后行EGFR基因检测,结果为21外显子敏感突变,余未见突变。给予口服EGFR-TKI盐酸厄洛替尼片(150mg,qd)抗肿瘤治疗,服用第2天因出现胃肠道不适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qd)对症治疗。临床药师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TKI与抑酸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意义及防治措施,并根据现有证据探讨,盐酸厄洛替尼与奥美拉唑可能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建议将抑酸药物更换为雷尼替丁胶囊(150mg,bid),并在给药前2h或给药后10h给予盐酸厄洛替尼。患者治疗过程顺利,胃肠道反应亦明显减轻。服用盐酸厄洛替尼1个月后再次入院复查,疗效评价为PR。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抑酸药物 相互作用 临床意义 防治措施
  • 简介:药物流产是指早期妊娠(7周以内)应用药物终止妊娠的方法。现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抗早孕流产药物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其优点是方法简便,不需宫内操作,无创伤,且效果肯定,价格低廉,广大患者容易接受。笔者对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期间确诊为早孕的1778例患者应用药物流产,并对流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追踪观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位妊娠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诊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2021.7~2022.7)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单一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血HCG及盆腔包块直径进行分析及对比,分析异位妊娠发生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HCG低于对照组,盆腔包块直径较对照组短(P<0.05),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饮酒史、药物避孕、宫内放置节育器。结论: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宫内放置节育器、药物避孕、吸烟史、饮酒史,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血HCG改善,盆腔包块直径相对缩短,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生、药师对艾滋病(AIDS)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选取一例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的患者,根据患者既往病史、用药特征,结合入院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立即予以经验性进行抗肺孢子菌感染治疗;结果:经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检出耶氏肺孢子菌,经验性治疗有效。结论:对于发生肺部感染且评估PCP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性予以复方磺胺甲噁唑,有利于缓解患者急性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非AIDS患者 耶氏肺孢子肺炎 预防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中采取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干预的预后质量。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收治的哺乳期乳腺炎60例患者进行平分,分别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干预,后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对照。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6.67%,在复发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3.33%,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存在可比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 要:分析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设定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期间院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90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分别采用单药多西他赛、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分析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增加的现象,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并且使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其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西他赛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高原地区(海拔>2000m)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不同T波倒置情况、不同ST段下移程度、不同ST段下移导联数以及不同心电图QRS波时限患者比例情况,分析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T波无倒置、T波倒置<2mm以及T波倒置≥2mm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1mm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ST段下移<1m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时限≥100ms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QRS波时限小于100ms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1mm、ST段下移导联数≥6个以及QRS波时限≥100ms,表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较多,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不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合对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高原地区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高原地区(海拔>2000m)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不同T波倒置情况、不同ST段下移程度、不同ST段下移导联数以及不同心电图QRS波时限患者比例情况,分析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T波无倒置、T波倒置<2mm以及T波倒置≥2mm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1mm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ST段下移<1m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时限≥100ms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QRS波时限小于100ms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1mm、ST段下移导联数≥6个以及QRS波时限≥100ms,表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较多,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不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合对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高原地区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米司酮用于疤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前的合理用药。方法:本次入选病例数100例,均为我院的疤痕子宫患者,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到我院就诊治疗患者,将单纯采取清宫术作为对照组,将联合采用米司酮作为分析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分析清宫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组宫缩发动时间短,胚胎排出快,各项数据分别是(23.12±1.28)h、(30.87±2.04)h,P<0.05;分析组完全流产率、流产成功率均较高,分别是80.00%(40例)、96%(48例),P<0.05。结论:疤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前应用米司酮可以促进胚胎排出,提高流产成功率,值得使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疤痕子宫 终止妊娠 清宫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稽留流产应用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司酮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院内稽留流产患者60例入组,入组后单双号法分组,考察组采取米索前列醇联合米司酮治疗,一般组实施人工流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再次清宫率、宫颈扩张率、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考察组治疗效果相比一般组更好,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考察组再次清宫率、宫颈扩张率、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一般组,有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米司酮治疗稽留流产的效果理想,可降低二次清宫率。

  • 标签: 稽留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清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护理干预对中期妊娠的终止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本医院终止中期妊娠的70例孕妇,使用硬币投掷法分组,对照组35例,联用米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研究组35例,加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妊娠终止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妊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米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升终止妊娠成功率,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护理干预 中期妊娠 终止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透析及透析的血管钙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入组共100例病情稳定ESRD患者,试验以2022.01~2023.05为期限,按有无血液透析(HD)分为HD组和HD组,各50例。比较血管钙化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HD组血管概率58.00%高于HD组40.00%(P<0.05)。单项及多因素显示:所有ERSD的血管钙化中,年龄属于主要因素,HD组以空腹血糖为主要因素,HD组以高血压为主要因素(P<0.05)。结论:ESRD患者透析及透析的血管钙化差异较大,而影响因素涉及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等,所以还需结合患者特征加强个体化管控,以改善预后。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透析 非透析 血管钙化 其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提出中药指纹图谱多维多息特征数字化评价方法,用F和I等37个指标揭示中药指纹图谱的多维多息特征。方法用自行研制的“中药指纹图谱多维多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软件”评价清热解毒注射液的11味药材、中间体和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从积分信号强度、信号均化程度、分离度、指纹信息量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出金银花、黄芩、连翘、中间体和制剂的指纹图谱比较理想。结论F和I等37个指标可客观、真实、全面地揭示中药指纹图谱的多维多息的数字化特征

  • 标签: 中药指纹图谱 多维多息特征 数字化评价方法 清热解毒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