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对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7月至9月,对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的20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知得分为(3.74±0.51)分,不同工作科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态度得分为(3.84±0.82)分,与认知得分呈正相关;行为得分为(3.60±0.63)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呈正相关。结论护士对于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提升护士对患者主动参与用药安全的行为水平须提升其认知和态度,同时科室也需构建鼓励并支持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氛围。

  • 标签: 护士 患者参与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内科住院人员予以安全服药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研究时段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66例心内科住院人员,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各33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比用药安全性和遵医服药情况。结果:与实验组数据相比,参照组用药安全性较差,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遵医服药情况为96.97%(32/33),参照组遵医服药情况为75.76%(25/33),比较卡方值=6.3041,p值=0.0120。结论:对心内科住院人员予以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充分掌握服药情况,保证安全用药。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 安全服务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 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出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0例。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执行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差错问题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出现差错问题的几率为 4%,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护理差错的出现几率为 10%,护理满意度为 90%( P< 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提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差错问题的出现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在搜寻查阅各种国内外与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相关文献报道等其他各种资料后,本文章中主要整体上论述了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管理制度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常见的干预措施有创新管理制度、建设专业化护理队伍、加强风险防控、改善手术环境,以及通过提高针对手术室患者开展的安全管理水平,以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安全管理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人体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流程在门诊医疗护理中的实施及其效果。方法对2009年1-12月门诊46例危急值报告患者按报告流程实施诊疗及护理。结果46例危急值报告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病情好转。结论危急值报告流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而护士在多部门紧急合作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危急值报告流程 门诊 护理安全 实施
  • 简介:确保人院疗养员的医疗安全越来越受到疗养院医疗护理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根据疗养院的疗养环境、物质设备、人员管理方面的特点,分析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通过预防性的评估,找出薄弱环节,提出相应有效的措施,保障疗养员生命安全

  • 标签: 疗养院 急救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6月间我院发热门诊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方面,护士缺乏工作经验、防护意识不足、心理压力大;不安全因素患者方面,患者负面情绪严重、治疗依从性差、疾病认知不足。结论重视护理人员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患者及家属管理与健康宣教、建立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等方法可以预防可以预防发热门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 标签: 发热门诊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科患者在理智控制方面和思维能力方面均比其他患者差。对精神疾病患者采用安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本文对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精神科患者 护理安全 隐患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等相关内容,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相对应的参考。方法选取我们医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这个时间段内收治的100例老年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针对观察组实施分析其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两种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并着重探究相应的安全隐患和对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之后,相关方面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在针对老年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时,切实有效的着重对护理过程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使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进一步推进患者及时有效的康复,这种方法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范围的推行。

  • 标签: 老年患者 消化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骨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5~2018.9期间收治的40例骨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和研究组(20例,使用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 作者: 张洁杨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评价改进效果,总结用药安全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6月~2014年8月,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患者1642例次,纳入对照组,改进后,2015年6月~2016年8月,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患者1574例次,纳入观察组,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满意率,住院与静脉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危象抢救率,转NICU率,并发症发生率,延迟出院率,配伍禁忌、漏服等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健康教育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用药持续时间、输液泵应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活动明显减少了输液时间,提高了静脉输液泵用药使用率,提高不良反应监测的效率,对于预防血管危象等不良事件发生、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胸外科护理的现状,总结胸外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胸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146例护理不安全事件,总结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统计分析146例护理不安全事件中,90例(61.55%)由护理人员因素引起,56例(38.49%)由患者自身因素引起。结论:胸外科护理隐患主要涉及护理人员和患者自身两方面因素。为有效保障胸外科护理安全,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培训和健康教育。

  • 标签: 护理风险 护理质量 胸外科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等相关内容,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相对应的参考。方法选取我们医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这个时间段内收治的100例老年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针对观察组实施分析其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两种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并着重探究相应的安全隐患和对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之后,相关方面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在针对老年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时,切实有效的着重对护理过程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使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进一步推进患者及时有效的康复,这种方法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范围的推行。

  • 标签: 老年患者 消化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解决对策
  • 简介:目的为了更安全、有效地应用碘造影剂,减少不良或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应用碘造影剂行心脏介入诊疗术的1107例患者进行全程观察与护理,包括使用前的碘过敏试验和使用时及使用后的观察护理,总结与分析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调查发现,碘过敏试验时出现假阳性者12例;应用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6例;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29例。结论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在应用碘造影剂时或应用后,均有可能出现护理问题,及时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全接受介入诊疗术及术后成功过渡是很有必要的,除要求行正确、正规的碘过敏试验,熟练掌握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外,重点还应加强观察与防范,消除隐患。

  • 标签: 碘造影剂 碘过敏试验 护理 药物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进输液流程对门诊此项业务安全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意选样的办法,从 2017年 2—4月本院门诊输液病人里选取 500例当作研究对象。将他们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 250例(门诊输液 1室)和观察组 250例(门诊输液 2室)。对照组开展惯常护理,观察组则改进了输液流程,然后对比两组病人在输液期间的气泡析出率、输液安全及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气泡析出率是 18.00%,明显比对照组的 32.00%小,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 χ2=6.228, P< 0.001);观察组病人第一时间处置气泡的比例是 100.00%,比对照组的 50.40%高,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 t/χ2=78.444, P< 0.001);观察组病人析出气泡时间是( 56.31±9.72)分钟,比对照组的( 40.56±5.80)分钟长,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 t/χ2=10.902, P< 0.001);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得分是( 13.18±0.92),比对照组的得分( 9.41±1.05)多,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 t=4.651, P=0.010)。结论改进输液流程可确保门诊输液安全,提升病人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指引作用。

  • 标签: 静脉 输液安全 输液流程 气泡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降低住院老年患者危及安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在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科室内老年患者危及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差异。结果 老年患者危及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12.5%与1.2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规避风险,预警不安全因素,提升老年住院安全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安全管理
  • 简介:总结了118例AD患者院内检查转运的安全管理体会,主要包括优化流程、风险评估、制定预案、知情告知、医护协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措施,认为AD在尽快确诊疾病的同时,提高患者院内检查转运的安全性,为尽早治疗争取时间,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院内检查转运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