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女性精神分裂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阴阳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身体、社会、总体质量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讨论对女性精神分裂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进而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6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5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设置为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 2016年 7月至 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50例患者中进行研究,设置为观察组运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治疗次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 4、 8周后,观察组 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功能、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强化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8 月期间 100 例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将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早产儿均为 50 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发展性照顾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果 经护理 2 周后,对照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136.5±15.46g ,摄奶量为 105.6±10.7ml/d ,智力和心理评分为 83.6±7.6 分、 84.7±7.7 分;观察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402.1±13.78g ,摄奶量为 236.2±10.1ml/d ,智力评分和心理评分分别为 96.4±7.8 分和 95.3±8.9 分。两组早产儿护理结果及生存质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增加早产儿体重,增加早产儿摄奶量,对提升早产儿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应用价值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 护理价值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780例次血标本,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确定影响血标本质量的潜在失效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与去年同期血标本缺陷率对比。结果血标本缺陷率从去年的2.94%下降到0.6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影响血标本质量的潜在失效因素风险指数769降到14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可有效降低缺陷血标本发生率,提高血标本质量,确保血标本检验结果,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血标本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刮痧疗法配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刮痧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虽低于对照组10%,但P>0.05。对比生活质量,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采用刮痧疗法配合化疗方式,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且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生存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 中晚期 刮痧疗法 化疗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甲状腺癌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 甲状腺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SAS及 SDS评分与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2组患者在治疗前时评价患者的 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F-36评分显著升高( P< 0.05),观察组患者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外其余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焦虑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计144例,根据患者就诊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强化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中使用强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恢复水平,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强化康复护理 脑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化疗肺癌病患生活质量受个性化护理的影响。方法筛选出100例放化疗肺癌病患,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病患都是50例,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个性化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B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护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是88.0%,护理组B是98.0%,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放化疗肺癌病患生活质量受个性化护理的影响较大,护理后大多数病患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化疗 肺癌 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监控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240件物品和工作人员12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240件物品和工作人员12名为观察组,实施质量监控措施,对比两组监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物品使用安全性、消毒质量、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质量监控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合格率,提高了物品使用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工作 质量监控措施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命名为常规组;另外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命名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健康状况、躯体角色、心理健康等评分均明显高;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症患者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并提出把检验质量提高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500例血液样本资料,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误差率、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结果500例血液样本资料中有35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占7%;漏诊率为4.4%,误诊率为2.6%;导致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不合理,其次分别为送检不及时、溶血、试管选择不当、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其他原因。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每一环节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均会导致误差。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全面培养和监督并且加强对受检人员的宣教工作,从而把检验质量全面提高。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提高检验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的护理人员及接受护理的86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未开展该护理模式前的护理人员及接受护理的8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进行分层级管理,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任务落实到人,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水平、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人尽其用,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可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实施应用。

  • 标签: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状况及术后恢复状况的分析。方法选取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右美托咪定观察组,分别用C组和D组来表示,患者麻醉后进行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注射,手术前后进行恢复质量评分量表的使用,进行患者恢复状况的评估,记录其动脉压、心律状况,分别记为MAP、HR,分析患者觉模拟评分,记作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恢复质量评分更高,拔管后五分钟的MAP降低,HR减慢,其VAS评分小于对照组,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提升麻醉患者的恢复效率及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科收治的118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健康宣教、心理指导、认知行为转变和鼓励社会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9例)进行常规护理。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量表中负性情绪分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WHONQOL-BREF)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以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鼓励社会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结核 慢性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并提出相关管理措施。方法在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中识别、分析和确定血液检测过程每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并在科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形成明确指令加强管理。结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认可制度、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是全面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结论检验科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临床检验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检验科 质量管理 加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健康认识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及护理服务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97.7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且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阻肺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晓率及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慢阻肺 健康认识 护理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年至 2018年入住 我院髋骨骨折患者 128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预后,实验组患者采取持续性护理模式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骨折患者术后经过持续性护理模式预后,其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且未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经济上额外负担,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骨折 生活质量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短期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判断其疗效。方法根据精神症状的有/无将4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n=20)和非心理干预组(B组,n=20)。再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Beck抑郁问卷量表(BDI)评估其焦虑/抑郁症状,用健康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50%,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呈负相关,且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B组(P<0.05)。干预后,老年痴呆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A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短期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心理干预 老年痴呆 精神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程健康教育对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搜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全程健康教育,比较护理后两组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高血压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