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与监测。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监测,而观察组则运用全面护理监测,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清醒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全面监测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清醒时间缩短,还能使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护仪及压力转换器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监测,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监测,对患者持续监测3-7天,患者均呈现ICP升高的现象,根据患者颅内压升高情况的不同,可以分别给予其速尿、甘露醇、甘油果糖等护理治疗措施。30例患者中完全康复12例,生活基本自理9例,生活不能自理6例,死亡3例。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病情变化信息,同时将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护理 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我院监测体系建设、报告质量、报告时限、报告类型存在不足。结论应充分重视ADR监测,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监测水平和素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存在问题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是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无症状糖尿病是其严重并发症,由于不易被发现,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自主神经病变、血糖调节障碍及用药等。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连续监测血糖变化,为帮助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协助分析规律性及个异化血糖波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长期服药 控制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动态血压监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将72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与无左室肥厚组,2组均使用北京美高仪生产的ABPM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组24h收缩压(SBP),平均脉压盖(PP)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左室肥厚组男女患者间24hABPM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SBP、PP及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湘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湘潭 411400 【摘要】目的:探究癫痫患者药物治疗中应用动态脑电图( 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 AEEG)检测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 84例癫痫患者,使用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42例 /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脑电图检测,观察组应用动态脑电图检测,将两组癫痫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对照组正常率( 90.48%)高于观察组( 57.14%),对照组的异常率( 9.52%)小于观察组( 42.86%),(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动态脑电图不同时间段分析:睡眠期的异常率( 77.78%)高于觉醒期( 22.22%),(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期 NREMⅠ~Ⅱ期异常率( 50.00%)高于 NREM-REM期( 16.67%)、 NREM Ⅲ~Ⅳ期( 5.56%)、 REM期( 5.56%),(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在指导抗癫痫药物治疗中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充分掌握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具体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脑电图监测 癫痫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凝血酶原时间(PT)-INR监测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对5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P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国际正常化比率(INR),记录患者监测PT间隔时间及抗凝期间的并发症。结果PT11.6~48s,PTR1.00~4.13,INR1.05~7.22;82.6%例次PT16.5~24s,PTR1.29~1.88,INR1.5~2.5;监测间隔3~138d,84.7%例次间隔11~70d。出现并发症为发生脑梗死3例,出血8例,2例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结论PT对口服华法林的监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INR2.0±0.5为最佳抗凝标准,在患者术后出院INR调整稳定后,监测PT最佳间隔时间为30d。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华法林 监测 心脏机械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胎心监测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其重要性。方法 于17年5月至19年5月在医院待产的孕妇中征集130人,并以随机方式分为人数相同的两个小组,一为研究组,一为参考组,对研究组孕妇实施胎心监测护理,参考组则未实施胎心监测护理,然后对两组孕妇的护理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在65名研究组孕妇中,8名孕妇在孕晚期出现胎心率基线异常现象,占总人数的12. 31%,对之实施了B超脐血流S/D值以及羊水量测量措施和吸氧治疗,两天吸氧结束之后,孕妇的基线监护显示正常状态,对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脐带一过性受压是主要因素。13名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胎心晚期减速以及重度变异减速等多种异常现象,占总人数的20. 00%,对之采取吸氧等改善措施之后,实施了剖宫产方式帮助孕妇生产,发现以上情况大多数都与脐带有所关联。较之于参考组出现胎儿轻度或者重度窒息情况的比例,研究组显著偏低,两者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孕妇待产过程中进行胎心监测,有利于胎心情况的动态观察和有效了解胎心变化。 以便第一时间发现胎儿缺氧问题,充分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数。

  • 标签: 胎心监测 产科 临床应用 重要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研究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慢性肺心病中应用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接诊收治的 50 例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选择常规药物治疗,实施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结果: 对 50 例患者实施 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心率失常患者 40 例,占比 80.0% ;常规心电图监测发现 20 例,占比 56.0% ,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P<0.05); 研究对象中 25 例患者在持续吸氧 24h 后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表明出现 9 例心律失常,占比 36.0% , PaO 2 均值为 10.35kPa , PaCO 2 均值为 6.60kPa ,间歇性吸氧或非吸氧条件下,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数据显示合并心率失常 23 例,占比 92.0% ( P<0.05)。 结论: 慢性肺心病中应用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可提升检出率,明确肺心病诱发因素,充足供氧对 慢性肺心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动态心电图监测 疗效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围产期监测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7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围产期检测以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本组孕产妇经过护理后的生产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本组7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均安全分娩,无母婴死亡。结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采取围产期监测与临床护理措施,可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围产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常规APTT联合快速血栓弹力图在连续肾替代治疗抗凝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应用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APTT联合rTEG肝素酶对比试验凝血因子激活时间(ACT)时间缩短率(ACT%)监测抗凝效果调整肝素剂量,对照组应用APTT监测抗凝调整肝素剂量,比较两组间滤器使用时间、肝素用量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滤器时间(23.4±3.92)h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出血倾向(2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27/1000h)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可作为连续肾替代治疗抗凝监测和指导的良好指标.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连续肾替代;治疗;抗凝监测中图分类号R9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01-01

  • 标签:
  • 简介:术中神经生理监测作为一种预测神经功能损伤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脊柱矫形手术。本文简述了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及多模式术中监测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目的是以标准的监测方法,在脊柱矫形手术中对脊髓功能进行实时的评估,预警术中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本文就上述监测方法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术中神经损伤的报警标准、麻醉对监测的影响因素、监测安全性和有效性及监测指标的作用做简要综述。

  • 标签: 术中神经生理监测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脊柱畸形 脊柱矫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微生物标本215例,随后对所有标本实施细菌耐药性监测,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微生物标本215例中,28例标本来源ICU,69例标本来源外科,105例标本来源内科,13例标本来源儿科。其中ICU标本中,13例标本出现耐药的菌株,比例经计算后为46.49%,外科标本中,37例标本出现耐药的菌株,比例经计算后为53.6%,内科标本中,49例标本出现耐药的菌株,比例经计算后为46.7%,儿科标本中,3例标本出现耐药的菌株,比例经计算后为23.1%。通过比对可知,ICU及外科标本中,其耐药菌株检出率较比另外两个科室明显较高,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中实施细菌耐药性监测,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