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121团儿童佝偻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婴幼儿佝偻病的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取材于2013年全年在该地区进行健康检查的儿童共544人,其中对0-3岁婴幼儿408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母亲进行佝偻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佝偻病患者72例,患病率为17.6%,其中母亲孕期未补钙的占67.4%,出生后15天内未添加鱼肝油的占73.9%,婴儿期没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的占56.5%,I-5岁期问没有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及钙制品的占54.3%。结论婴幼儿佝偻病的患病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佝偻病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佝偻病的预防知识,合理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吸入布地奈德应用于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将采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的30例设为A组,采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的3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应用于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吸入布地奈德 高海拔地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患者使用泮托拉唑片与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所处高原地区的200例糜烂性胃炎住院患者,收治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随机将患者分组,A组(n=100)给予泮托拉唑片单药治疗,B组(n=100)在A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对比A、B组的用药成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达到94.0%,与A组总有效率(78.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用药前的黏膜损伤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B组比A组的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患者实施泮托拉唑片以及硫糖铝混悬液共同治疗,效果显著,可加速修复黏膜损伤。

  • 标签: 糜烂性胃炎 泮托拉唑片 硫糖铝混悬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南地区)汉、回、藏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取甘南地区600人,其中汉族200人,回族200人,藏族200人,进行包括饮食习惯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其中汉、回、藏族各200人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9.3%、8.1%、6.2%;三组人员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大差异,汉族人员不吃早餐、不按时吃饭、经常高脂肪饮食、爱吃甜食、爱吃腌菜类食物、零食、以零食代替主食、常吃油煎油炸食物的人数要多于回族人员,而回族人员则显著多于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南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回族,回族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藏族;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甘南地区 2型糖尿病发病率 饮食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惠州市耐药结核病的情况以及其趋势。方法选取本地区2011年—2013年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943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48.5%,其中初治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43.3%和67.2%,初治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为8.9%和32.8%。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链霉素(17.6%)、异烟肼(4.2%)、利福平(2.8%)、乙胺丁醇(0.8%)。2013年耐药率60.4%较2011年耐药率35.7%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惠州地区结核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应加强肺结核全程督导管理,改变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