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 探究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效果。 方法: 以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作为研究时间范围,选取 60 例我院收治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0 例,参照组采取 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 ,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均采取 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 ,给予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患者,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应用 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 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使用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内镜下套扎 组织胶 食管胃底静脉曲
  • 简介:【摘 要】:目的 : 探究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效果。 方法: 以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作为研究时间范围,选取 60 例我院收治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0 例,参照组采取 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 ,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均采取 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 ,给予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患者,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应用 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 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使用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内镜下套扎 组织胶 食管胃底静脉曲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Ras相关域家族蛋白1A(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卵巢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及相对应的在位内膜组织和20例非EMS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织中RASSF1A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37.78%(17/45)、60.00%(27/45)、85.0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6,P=0.001)。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55.56%(25/45)、33.33%(15/45)、0,三组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70,P=0.000)。异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增生期、分泌期分别为66.67%(14/21)、45.83%(11/24);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增生期、分泌期分别为38.10%(8/21)、29.17%(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Ⅲ~Ⅳ期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Ⅰ~Ⅱ期(χ2=5.940,P=0.015)。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表达水平与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r=-0.594、-0.577,P〈0.01)。结论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基因转录沉默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评估在位内膜组织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可作为EMS的表观遗传学标志物,有助于EMS的早期诊断。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Ras相关域家族蛋白1A
  • 简介:【摘要】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护理党支部联合多部门积极探索和尝试对非传染病科派往湖北抗击“新冠”疫情护士实施心理健康管理,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能力和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发挥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今后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也为下一步护理部开展传染病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及护士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基层党组织 新冠疫情 非传染病科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槲皮苷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Aβ,MAP和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00只,雄性,同时选择相同月龄转基因阴性小鼠20只(雄性),购自实验动物科学中心。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槲皮苷低剂量组、槲皮苷中剂量组、槲皮苷高剂量组、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相关指标水平。结果:(1)槲皮苷组(低、中、高)入水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2)槲皮苷组(低、中、高)Aβ, AchE, MAP-2, BDNF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结论:槲皮苷能够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AchE, BDNF及MAP,降低Aβ相关,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 标签: 槲皮苷 APP/PS1转基因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 AchE MAP BDNF
  • 简介:摘要:医院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医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堡垒,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射科党支部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服务为导向,从服务的角度去解读、探索和改进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提高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力、凝聚力,构建和谐医院,推动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基层党组织 服务型
  • 简介:以浙江省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改扩建工程为例,从总体规划、设计构思、平面布置等几个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现代化花园式三级甲等医院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 标签: 医院 功能 流线 现代化 花园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 -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在不同免疫组化亚型乳腺癌组织及间质浸润淋巴细胞( Stromal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sTIL)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90例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癌症患者,在未经放化疗治疗情况下取得患者手术切除或穿刺组织,经常规石蜡包埋制作芯片后采用免疫组化 EliVision两步法检测 PD-L1在不同免疫组化亚型乳腺癌肿瘤细胞及 sTIL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D-L1在乳腺癌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为 35.56%( 36/90), PD-L1在 sTIL中的阳性率为 51.11%( 46/90),在管腔型、 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D-L1在乳腺癌肿瘤细胞及 sTIL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 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 PD-L1在 sTIL中的表达与患者的 PFS( X2=14.364, P=0.011), OS( X2=12.112, P=0.006)呈明显相关性; PD-L1在乳腺癌肿瘤细胞及 sTIL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 P<0.05),结论: PD-L1在乳腺癌肿瘤细胞及 sTIL中均有所表达,且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最为显著, PD-L1与组织学分期、临床分期关系密切,且 PD-L1在 sTIL中的表达与患者的 PFS、 OS具有相关性,因此通过对 PD-L1的研究可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 ]程序性死亡配体 -1 乳腺癌 间质浸润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静脉溶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静脉溶栓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对照组用尿激酶。对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溶栓后0.5h、1h与2h,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依次是29.73%、62.16%、97.3%,比对照组13.51%、35.14%、70.27%高,P<0.05。针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组5.41%,比对照组27.03%低,P<0.05。结论: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疗法,利于血管再通率的提升,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再通率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于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手术并住院治疗的120名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目标,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更为有效的抑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 综合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酚酸C联合艾灸疗法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 Aβ, MAP和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00只,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丹酚酸C组、艾灸组、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相关指标水平。结果:(1)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入水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分别优于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丹酚酸C组及艾灸组(P均<0.05);(2)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Aβ、AchE、MAP-2、BDNF均分别优于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丹酚酸C组及艾灸组(P均<0.05)。结论:丹酚酸C联合艾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AchE、BDNF及MAP,降低Aβ相关,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 标签: 丹酚酸C 艾灸疗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h内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发病4.5h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例纳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治疗1组(n=37)非静脉溶栓治疗,治疗2组(n=38)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患者脑卒中评分、治疗效果及治疗预后差异。结果:2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及血管二次闭塞发生率均低于1组,治疗有效率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无症状出血、症状性出血发生率较1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发病4.5h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积极维护神经功能,降低二次血运重建风险,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相关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病例不断增多,当前世界上因为心血管疾病发生死亡的患者达到1700万人次,其中大部分患者死因与急性心肌梗塞有关。对我国近十年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我国患上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持续上涨,为了解决急性心肌梗塞的健康问题,此次给该类病症患者进行了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干预,对临床治疗疗效进行了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筛选的病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塞病症,以研究要求确定病例66例,根据计算机软件将患者分成不同小组,以患者病情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干预,一部分患者为常规尿激酶治疗干预,将其归为对照组,还有部分患者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干预,纳为观察组,对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有无出现并发症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如果不加以干预,会导致病情严重恶化,引发患者产生心律失常病症,进而增加猝死风险,此次针对患者心功能方面干预,调查显示对照组依然有部分患者心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任何疾病不在最佳时间得到合理的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当等都可能引发各类并发症,本次就调查患者有无出现并发症方面进行调查,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有对比性(p>0.05)。结论:此次为了解决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问题,给患者实施了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干预,促进了患者心功能的恢复,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胃镜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套扎术、组织胶粘合术、辅以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根据病案资料统计我科2015年2月到2016年7月3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粘合术后辅以生长抑素、泮托拉唑、普奈洛尔等药物治疗;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胃底静脉曲张粘合术后辅以生长抑素、泮托拉唑、普奈洛尔等药物治疗,明显降低早期再出血、消除了食管溃疡、胃溃疡等发生率;而且肝功能c级患者再出血率明显高于A级及B级患者。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织胶粘合术辅以适当药物治疗减少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复发、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再发率,消除了食管溃疡、胃溃疡发生率。所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织胶粘合术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快速止血的有效方法,效果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辅以适当药物治疗消除了食管溃疡、胃溃疡发生率。而且肝功能c级患者再出血率明显高于A级及B级患者。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套扎术 胃底静脉曲张 组织胶粘合术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气陷型I期、II期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到2019年在我院治疗内痔的300例患者。将其按照治疗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实施黄芪剂量(50g)补中益气汤,对照组150例实施黄芪剂量(20g)补中益气汤,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对比。结果两组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内痔运用大剂量治疗,其疗效较为明显,虽两组蛋白都有明显的提升,但产生差异与药物的促进作用关系不显著。

  • 标签: 黄芪剂量 补中益气汤 内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气陷型I期、II期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到2019年在我院治疗内痔的300例患者。将其按照治疗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实施黄芪剂量(50g)补中益气汤,对照组150例实施黄芪剂量(20g)补中益气汤,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对比。结果:两组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内痔运用大剂量治疗,其疗效较为明显,虽两组蛋白都有明显的提升,但产生差异与药物的促进作用关系不显著。

  • 标签: 黄芪剂量 补中益气汤 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