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应从教师的兴趣转向孩子的兴趣,由多数预设的探究活动走向生成的科学活动,让科学更贴近幼儿生活。从生活中孕育科学教育,让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灌输科学知识,而是更注重让幼儿从探索中获取科学知识,在实践中学科学爱科学。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愿意亲近大自然、探索植物的奥妙,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我们选择了主题活动――奇妙的植物。在开展这个主题活动之前,

  • 标签: 幼儿教育 科学活动 科学教育 探究活动 大自然 生活
  • 简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自己喜欢看书,我也愿意和小朋友们分享读书的快乐。在看过毕淑敏的《混入北图》一文后,知道了北京图书馆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心向往之,就有意地撺掇小朋友们:

  • 标签: 幼儿教师 图书馆 毕淑敏
  • 简介:患儿,男,5岁,因“发热9d”入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室增大,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及无端分支扩张,扩张血管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心包腔内积液13mm;超声诊断;①左主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右主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远端及左前降支扩张,符合川崎病以及改变;

  • 标签: 巨大血栓形成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右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凝固(RFT)微创治疗子宫肌瘤(UM)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UM患者12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n=476,为生育期与中年患者,包括有生育要求者36例),年龄<45岁,平均为(365±8.5)岁(27.0~525岁),UM数目平均为(1.7±0.9)个(1~3个),RFT治疗前彩超测量其平均直径为(4.5±1.5)cm[(3.1~6.0)cm],平均体积为47.6cm3[(15.6~113.0)cm3];B组(n=740,为围绝经期患者),年龄≥45岁,平均为(48.5±3.5)岁(45~53岁),UM数目平均为(2.6±1.3)个(1~4个),RFT治疗前彩超测量其平均直径为(5.0±2.5)cm[(3.0~7.5)cm],平均体积为65.4cm3[(14.1~220.8)cm3]。RFT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血红蛋白(Hb)测定、宫颈脱落细胞检查(TCT)、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诊刮组织病理学诊断。治疗后对其随访1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6.5±11.5)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UM数目、直径及RFT治疗前相关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RFT后1,3,6,12和24个月随访结果,彩超显示:A组原主要UM病灶区的UM平均直径分别为3.8cm,3.0cm,2.7cm,2.4cm和2.2cm,病灶区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9.8%,70.4%,78.4%,84.8%和88.3%,12个月后,病灶区痕迹影像≤1.5cm者(体积缩减小96.3%)占47.7%(227/476);B组平均直径依次为4.7cm,3.7cm,3.3cm,2.3cm和2.3cm,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6.9%,59.5%,71.3%,90.3%和90.3%,12个月后≤1.7cm者(体积缩小96.1%)占58.8%(435/740)。两组

  • 标签: 子宫肌瘤 微创技术 射频热凝固 疗效
  • 简介:近年来,为避免因细菌或病毒的耐药性而降低药物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常采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毒宁注射液是中成药制剂,临床上常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菌药物抑联合使用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作者拟就毒宁注射液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感染性疾病 儿科
  • 简介: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简称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和近期预后特点,为合理管理本病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331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病历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及近期预后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33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其入院平均年龄为(53.5±36.2)h,48.0%(159/331)为男性患儿,45.0%(149/331)患儿胎次为1,剖宫产占59.2%(196/331),混合喂养占71.6%(237/331);发现黄疸时间平均为生后(29.7±19.4)h。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TSB)浓度平均为(233.1±90.0)μmol/L,9.4%(31/331)患儿TSB浓度〉342.0μmol/L,最高为614.7μmol/L;14.5%(48/331)患儿入院时贫血;A型血患儿占56.8%(188/331);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率(95.5%vs29.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076,P=0.000)。本组患儿光疗时间平均为(80.1±20.9)h,8.8%(29/331)患儿接受换血治疗及输血治疗,19.0%(63/331)患儿输注白蛋白,26.0%(86/331)患儿输注静脉免疫球蛋白。0.9%(3/331)患儿临床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平均住院时间为(4.7±1.8)d,1.8%(6/331)患儿在出院后4d内因黄疸原因再次入院。结论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发生贫血及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抗体释放试验可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查以提高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率。黄疸可能会持续�

  • 标签: ABO血型系统 血型不合 高胆红素血症 光疗法 换血疗法 全血 核黄疸
  • 简介:患者女性,40岁,因"停经40d,下腹痛肛门坠胀2d"于2009-10-22,06:30am入本院.病史采集:患者系G6P3,顺产1子2女,末次生产3个月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1枚,17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单纯丝线结扎),14年前意外宫内妊娠1次,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后官腔内未见IUD,遂再次放置IUD1枚,于3年前取出.

  • 标签: 放置宫内节育器 输卵管妊娠流产 黄体破裂 盆腔异位 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放置IUD
  • 简介:患儿1男性,13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1+个月,发热10+d”于2006-06—30入本院。病史采集:入院前1+个月,发现左侧腹股沟一串蚕豆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未就医。入院前20d,包块进行性增大至约4.0cm×2.0cm×2.0cm,精神差,四肢乏力,于当地基层医院诊治(具体不详),无好转。

  • 标签: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腹股沟包块 儿童 左侧腹股沟 进行性增大
  • 简介:静脉导管(DV)是胎儿体内3条动、静脉交通支之一。DV血流频谱超声监测结果的定性改变及各项血流指标的定量改变,可用于评估胎儿宫内情况。近年研究发现,胎儿DV超声监测显示的血流频谱改变,可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染色体异常,评估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的预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情况等。

  • 标签: 静脉导管 超声监测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 胎儿染色体异常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主要表现为孕妇无皮损性瘙痒、肝功能异常,并可导致新生儿黄疸、凝血功能异常等。ICP对母体的危害较小,对胎儿危害极大,可导致胎儿早产、羊水胎粪污染及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IUFD)等不良围生儿结局。该病导致的胎儿死亡多为突然发生,临床上难以预测。而加强产前及产时胎儿监测,仍是预防IUFD的主要措施,故对ICP胎儿的监测越来越受到产科临床的重视。

  • 标签: 胆汁淤积 肝内 胎儿宫内窘迫 胎儿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子宫动、静脉瘘(AVMs)的诊断及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UAE)对其治疗价值的评估、监测研究.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例医源性子宫AVMs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子宫形态及病灶区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和频谱特点,测定收缩期峰值速率(PSV)和阻力指数(RI),分析其经血管造影确诊的医源性子宫AVMs的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及UAE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8例患者在血管造影及UAE治疗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为子宫AVMs,其主要声像特征为宫壁均见单发类圆形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无回声区内有丰富混叠血流信号充填;CDFI频谱显示,低阻高速血流,静脉血流动脉化频谱.所有患者在UAE治疗后2d内出血停止.对其随访7~42个月(平均为27个月)的结果显示,均未复发出血,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异常声像.本组2例患者治疗后正常受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子宫AVMs的诊断及UAE对其治疗价值的评估监测有重要价值.UAE治疗医源性子宫AVMs的近、中期效果好,治疗后仍可能生育,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医源性子宫动、静脉瘘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泌尿系统感染(UTI)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科住院的295例UTI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畸形组(n=85,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和无畸形组(n=210,无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比较两组UTI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发病年龄、有无发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感染次数、肾功能异常及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UTI严重程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UTI患儿在性别、发病年龄≤30d、感染次数≥2次、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8、4.466、6.745、3.466,P〈0.05)。畸形组患儿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类型以膀胱输尿管返流为主(18.8%),其次为先天性肾积水(15.3%)和输尿管狭窄(11.8%)等。随访53例患儿中,10例(18.9%)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仅1例(1.89%)输尿管狭窄患儿于术后6个月复发UTI。结论小儿UTI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密切相关,反复UTI、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发病年龄≤30d的男性UTI患儿罹患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可能性较高。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先天畸形 儿童
  • 简介: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约70%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延长、进行性痛经加重、子宫增大及不孕等。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结节隆起,严重者可影响其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可达到根治该病的目的,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 系统治疗 缓释 宫内 月经周期延长
  • 简介:目的:探讨阿托西班(atosiban)与利托君(ritodrine)治疗早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系统评价原则,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有关阿托西班和利托君治疗早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检索,共计4篇RCT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共计纳入420例患者。①3篇英文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高,研究对象一致,均为早产患者,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阿托西班组与利托君组在治疗早产的有效率、延长分娩时间、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孕妇心动过速发生率与因母体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率,阿托西班组较利托君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0.02,95%CI(0.01-0.08),P〈0.01;RR=0.03,95%CI(0.01-0.15),P〈0.01]。②1篇中文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差,且研究对象为先兆早产患者,独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阿托西班与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在显效时间、延长妊娠时间、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西班治疗早产的临床疗效与利托君相当,国内外研究中比较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结果有所不同,尚不能断定阿托西班治疗早产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利托君。尚需更多国内外高质量、大样本的RCT结合成本-效益分析,以更全面、客观、正确地评价阿托西班在治疗早产中的确切临床价值。

  • 标签: 评价研究 早产 阿托西班 利托君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