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眼动记录法,探讨了语境因素对阅读过程中眼动影响.实验为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2(语境:高预期性、控制性)×2(靶词:一致性、不一致性)混合因素设计.以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第二次加工时间以及向右跳潜伏时间为因变量指标.结果发现:(1)在初步表征阶段,读者眼动受低水平视觉因素所控制;但在文章整合阶段,眼动却由高水平语义因素所控制;(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影响读者整合阶段中眼动.

  • 标签: 工作记忆 眼动控制 动眼模型 加工模型
  • 简介:记忆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两种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2(编码方式:自我参照编码与语义编码)×2(记忆项目类别:男性特征人格词汇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混合因素设计。首先,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存在。其次,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对于男性特征人格词汇自我参照效应,显著高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女性被试情况正好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系统对那些与自我性别相一致的人格特征词汇有比较好组织编码形式,反映出自我对性别的认同。

  • 标签: 记忆 自我 自我参照效应 性别角色
  • 简介:在两个实验中使用比例控制范式,研究了基于空间位置注意定势及时间不确定性对检测任务中IOR出现时程影响.实验1以75名本科生为被试,将SOA水平作为组间变量从而消除了时间不确定性.结果发现,当被试形成"更依赖于提示位置"注意定势时,IOR出现时程延长.实验2以22名本科生为被试,将SOA作为组内变量,从而将时间不确定性引入实验任务.结果表明,存在时间不确定性时,IOR出现时程恢复到正常水平.两个实验结果表明,IOR时程受到内源和外源性注意之间交互作用影响,而注意定势和时间不确定性是决定IOR何时出现及持续时间两个十分关键因素.

  • 标签: 返回抑制 注意定势 时间不确性
  • 简介:为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并说明时间管理因素在二者关系中作用机制,研究1以20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通过时间管理对大学生实际学习成绩起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在公正世界信念和学习成绩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2随机选取1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启动实验范式考察了公正世界信念对时间规划影响。结果表明,当启动不公正信念时,个体计划学习投入时间显著减少,同时伴随娱乐等其他时间增加。总之,公正世界信念可部分通过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进而影响其学习成绩,而且大学生对不公正信念更敏感。

  • 标签: 公正世界信念 学习成绩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倾向 大学生
  • 简介:旨在考察父亲养育、儿童气质与其社会性发展关系。让355名2岁儿童父亲报告自身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及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父亲越严厉,儿童内隐问题行为越多;父亲越鼓励成就与独立,儿童问题行为越少,社会能力越好;(2)儿童抑制控制能力越高,其社会能力越好;儿童越害羞,其内隐问题行为越多;(3)父亲严厉与儿童外显问题行为之间关系随儿童抑制控制能力不同而不同;父亲鼓励社交与保护与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能力之间关系随儿童交际性不同而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养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随着儿童气质不同而不同。

  • 标签: 父亲 养育方式 气质 社会性发展
  • 简介: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405名大学生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自尊以及物质主义状况,探讨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关系及自尊在二者之间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相关不显著;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主观家庭社会阶层通过自尊间接影响物质主义。表明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低大学生由于感受到更低自尊.因而更容易形成物质主义倾向.

  • 标签: 家庭社会阶层 自尊 物质主义 大学生 中介作用
  • 简介:为明确手机成瘾对其拖延行为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注意控制在二者关系中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调节作用。以12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手机成瘾、注意控制、意志控制及拖延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后,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注意控制能够在手机成瘾与拖延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直接预测作用及注意控制在二者关系中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意志控制调节。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注意控制理论及自我调节失败理论视角理解手机成瘾与拖延行为关系,而且对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为其心理社会适应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拖延行为 手机成瘾 注意控制 意志控制
  • 简介:对10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现实、网络社会排斥和自我控制与大学生抑郁关系。结果显示:(1)现实社会排斥与网络社会排斥在发生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网络社会排斥、现实社会排斥、自我控制以及抑郁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现实社会排斥不仅能够对抑郁产生直接预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自我控制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3)网络社会排斥对抑郁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只能够通过自我控制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

  • 标签: 网络社会排斥 现实社会排斥 自我控制 抑郁
  • 简介:朱智贤先生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朱老先生对中国心理学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分析了其学术思想时代性与前瞻性;其次,介绍了以林崇德教授作为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心理学研究工作者们以朱老学术思想为指导.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目标中所做出不懈努力以及所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最后,本文指出了在朱老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我国当代心理学研究梯队建设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值朱老诞辰105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 标签: 林崇德 朱智贤 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中国化
  • 简介:探讨流动儿童自卑对学习自我效能感中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差别效应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调节作用。运用问卷法以730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在自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关系中有调节作用。表达抑制在自卑与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均显著,并且N-宣泄越高自卑对基本能力感负向预测作用越强,P-宣泄越高自卑对控制感负向预测作用越弱;认知重评仅在自卑与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显著,P-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负向预测作用越强,而N-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负向预测作用越弱。

  • 标签: 情绪调节策略 流动儿童 自卑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 简介:对27个单位,92个团队共687名知识型员工调查,目的是基于团队学习能力视角探讨知识型员工共享领导对团队绩效影响。首先用HLM6.08将收集到数据从个体层面上升到团队层面,然后采用共享领导二阶模型初步得出团队学习能力在共享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借助LISEREL8.70统计软件从共享领导各维度探讨团队学习能力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共享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共享领导通过团队学习能力中介效应影响团队绩效。

  • 标签: 知识型员工 共享领导 团队学习能力 团队绩效
  • 简介:以10家IT企业305名员工为被试,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分析策略,考察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影响。变量中心分析发现,变革领导行为和交易领导行为均显著正向预测员工创造力。个体中心分析发现,中变革/中交易与(中、低)被动结合领导类型最为普遍,占全部领导69.2%;无论被动放任行为高低,高变革与高交易行为组合领导下员工创造力最高,说明高变革和高交易领导行为结合最有利于员工创造力,领导类型对员工创造力影响主要由使用变革和交易这两种领导行为程度所决定。

  • 标签: 变革领导行为 交易领导行为 被动放任领导行为 员工创造力
  •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校园氛围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关于校园氛围起作用中介和调节机制却少有研究涉及。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中介模型,考察了学校依恋在校园氛围与学业成就关系中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自控水平调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10所学校2758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校园氛围问卷、学校依恋问卷、自控问卷、学业成就问卷。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社会经济地位后,校园氛围对学业成就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学校依恋是校园氛围与学业成就之间中介变量;(3)校园氛围通过学校依恋对学业成就间接效应受到自控调节,相对于自控水平高青少年.间接效应对于自控水平低青少年更显著。因此,校园氛围与学业成就之间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

  • 标签: 校园氛围 学业成就 学校依恋 自控 有调节的中介
  • 简介:随着网络进入我们生活,网络成瘾现象逐渐引起了人们重视,而妇女则是易于罹患网络成瘾综合症一个群体。本文从女性所面临角色冲突和心理困境着手,探讨女性沉迷网络心理学和社会学原因。

  • 标签: 女性 网络成瘾综合症 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 简介:采用父亲忽视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对52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研究父亲忽视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情感距离和认知重评对高中生同一性有较强预测力,认知重评在情感距离与同一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认知重评在父亲参与与同一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父亲忽视 自我同一性 情绪调节 中介.
  • 简介:从中国和美国中部地区选取小学儿童236人,采用状态社会创造性开放问卷和教师领导方式结构式问卷考察了儿童状态社会创造性文化差异及其与教师领导方式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美国儿童在社会性问题解决中表现出较强流畅性和变通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但中国儿童表现出较强适当性、有效性和冒险性等社会适应和人格状态;(2)状态社会创造性总体上存在着国别与年级之间交互作用,美国四年级儿童状态社会创造性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3)教师领导方式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中美儿童状态社会创造性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 标签: 状态社会创造性 跨文化研究 儿童
  • 简介: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953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关系。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先前学习成绩影响后,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学习投入就越多;(2)学业自我效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关系中,家庭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而父母亲职业、父母亲教育水平对学习投入均无直接预测作用,它们是通过家庭收入中介作用,再经过学业自我效能而影响学习投入。

  • 标签: 学习投入 学业自我效能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中介效应 初中生
  • 简介: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四所不同类型大学选取1023名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大学生感知到父母冲突对其宿舍冲突方式影响,以及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其中中介作用。通过SPSS19.0和AMO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说,大学生最常见宿舍冲突方式是合作,其次是顺从、回避,最少见是竞争,而且男生采用竞争宿舍冲突方式频率显著高于女生;(2)大学生感知到父母冲突与其自我分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宿舍冲突方式(顺从、回避和竞争)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积极宿舍冲突方式(合作)相关不显著;(3)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与消极宿舍冲突方式(顺从、回避和竞争)呈显著负相关,但只有其中两个维度(情绪反应和自我位置)与积极宿舍冲突方式(合作)呈显著正相关;(4)大学生自我分化在父母冲突与消极宿舍冲突方式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并且中介模式存在性别差异:自我分化在父母冲突与女生消极宿舍冲突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父母冲突与男生消极宿舍冲突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父母冲突 自我分化 宿舍冲突方式 大学生
  • 简介:<正>一、问题提出控制点是现代心理学中一个新概念,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B·罗特于1966年提出,意指个体解释其成功和失败倾向性。根据控制点可将学生分为内控型与外控型。内控学生认为,自己行为和学业成绩都是自己能力等内部因素决定,自己所作努力能控制事态发展,并相信奖赏依赖于自己行为,他们倾向于慎思、任务定向和持久性。而外控学生则认为,自己行为和学业成绩受到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摆布影响,并认为奖赏不依赖于自己行为,他们倾向于分心、敌意、更少任务定向。当然,在实际学习活动中,极端内控者和极端外控者并不多见。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两个极端之间轨迹点上找到相应位置。

  • 标签: 初中生 学习活动 学业成绩 新概念 控制点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