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的高危原因,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方法我市范围所辖内的2008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的14112例高危妊娠的高危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的筛选率为42.58%,高危原因前10位依次是异常孕产史、≥2次人流史、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胎位不正、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早产、巨大胎儿、妊娠高血压疾病、双胎、过期妊娠。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对高危妊娠及早干预、追踪并进行分级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

  • 标签: 高危妊娠 高危原因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特点,在住院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8月我院43例住院高危妊娠产妇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3例高危妊娠产妇的顺利渡过了危险期,安全分娩,无1例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住院期间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妇 高危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01至2016.01我院新生儿科颅内出血早产儿69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非颅内出血(63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15种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种危险因素,经单因素分析,7种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氧、胎龄<34周二种因素是早产儿颅内出血最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病与缺氧和低胎龄密切相关,故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孕期胎儿监护对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颅内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高危妊娠产妇8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产妇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显示,在分娩方式上,观察组产妇采用顺产方式的概率要远高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以及分娩之后,出现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等问题的概率要远低于的对照组。结论在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相比与以往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的,在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着更好地临床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高危 妊娠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派特灵在宫颈HPV高危感染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分别在南阳妇婴医院和派特灵南阳服务中心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HPV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0在南阳妇婴医院采用外用干扰素,观察组61例在派特灵南阳服务中心应用派特灵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于用药结束3个月后均进行TCT和HPV复查。结果应用派特灵治疗4个疗程后,宫颈高危HPV感染在派特灵治疗组中54例转阴,对照组中有18例转阴,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派特灵治疗HPV高危感染有明确疗效,在临床上有推广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病毒 高危型 宫颈 派特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儿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危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A组(n=39,未进行早期干预)和B组(n=39,进行早期干预),选择正常儿39例作为对照组,在3组1、2岁时进行智能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B组1、2岁时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可达到对照组正常儿的水平。结论早期干预对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和深度推广。

  • 标签: 智能发育 高危儿 早期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方法:从 2017 年 -2018 年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妊娠产妇中,随机选取 76 例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个不同的研究组别,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且每组患者各 38 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最终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妊娠结局。 结果:进行心理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的妊娠结局也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情绪,从而提升高危妊娠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效保障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高危妊娠产妇 心理护理 实施效果 评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危人工流产术并发症及预防杨里(马鞍山市计划生育指导站243000)人工流产是在节育失败或意外妊娠后的一种补救方法。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较安全、简便的终止早孕的手术,但人工流产对孕妇是一次创伤,尤其是在有高危因素存在时,若不认真做术前检查,认真处理,容...

  • 标签: 人工流产 并发症 子宫穿孔 吸宫不全 人流感染 子宫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脑外科术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37例颅脑外科术后癫痫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术后非癫痫患者37例为对照组,对患者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类因素与术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央前后回或其周围部位手术、术后脑出血、感染及未使用预防性药物,与术后癫痫发作明显相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降低癫痫发作率。结论颅脑外科手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控制术后感染、脑出血等危险因素可减少术后癫痫。

  • 标签: 颅脑手术 癫痫 高危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优质的电能保障,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由于一些原因,供电企业在供电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隐患,特别是对高危用电客户的供电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或者检查不合理、不彻底,导致高危用电客户的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不能得到很好保障。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目前高危用电客户的供电安全隐患,其次提出在高危用电客户用电检查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要求。

  • 标签: 高危用电客户 用电检查 关键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65岁以上居民的肺癌危险因素现况,为制定肺癌防治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天平街道部分6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性别构成方面,肺癌高危人群以男性为主,共112名,占73.2%;女性共41名,占26.8%。吸烟者共121名,吸烟率79.1%。将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的年龄、平均每日吸烟量、吸烟持续时间、吸烟起始年龄、女性被动吸烟、器官移植、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油烟暴露、矿工工龄、石棉暴露年限、精神压抑、肺癌家族史、肿瘤家族史等因素进行逐一比较。经卡方检验,除精神压抑、肺癌家族史和肿瘤家族史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在其他各因素水平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肺癌高危人群吸烟率为95.5%;女性肺癌高危人群吸烟率为34.1%,四格表卡方检验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68.382,P=0.0.000)。男性吸烟者中,以吸烟量11~20支/每日者最多,占52.3%,以大于40支/每日者最少,占3.7%;女性吸烟者中,以吸烟量1~10支/每日者最多,占71.4%,以21~40支/每日者最少,占9.3%。经Fisher’s精确卡方检验,男性吸烟者和女性吸烟者的吸烟量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885,P=0.035)。女性吸烟者中,小于20年的最多,共9人,占56.2%。经Fisher’s精确卡方检验,男性吸烟者和女性吸烟者的吸烟持续时间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1,P=0.000)。女性和男性的油烟暴露量大于于等于151盘/年的构成比分别为90.2%和19.6%,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63.145,P=0.000)。121名吸烟的65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中,女性14名,占11.6%;男性107名,占88.4%。32名不吸烟者中,女性27名,占84.4%;男性5名,占15.6%。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68.382,P=0.000)。吸烟的65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和不吸烟的65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的油烟暴露量大于于等于151盘/年的构成比分别为24.8%和90.6%,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46.293,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所有因素对于高危人群自查评分结果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65岁以上居民的肺癌高危人群分析肺癌危险因素状况不容乐观,但大多是可控制的吸烟、油烟暴露等不良生活习惯。

  • 标签: 肺癌 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在高危药品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而对高危药品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的在编药师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进行常规培训,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进行二期的高危药品强化管理培训。每个阶段结束培训后都对培训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知识考核,对比两组药师的考核成绩优良率和两阶段后高危药品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第二阶段培训结束后药师的高危药品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5.56%,远高于第一阶段培训结束后的成绩;第二阶段培训后高危药品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4.40%,显著低于第一阶段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对药师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培训可以提高用药安全,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药师 高危药品 管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药师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卫生服务中心病区的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搜集相关文献中的国内医疗机构在管理高危药品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进行药品管理,由药师进行指导监督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对2016年和2017年在高危药品管理上出现问题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7年在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和用药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5.48%、36.07%,较2016年的16.67%、18.92%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通过对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和管理工作进行考评,2017年的考评得分要明显高于2016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让药师介入到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当中,能够使医护人员在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上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帮助临床病区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有效的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高危药品 药师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入院时的资料收集,根据BradenScale评估表,判断患者压疮高危风险程度,综合其身体状况、家属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理解能力,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对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全程式防治压疮宣教针对性进行防压疮及压疮护理的宣教指导。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使患者家属从以往的盲从配合变为了主动参与,以经济,有效,节约,高效的方式进行压疮护理,切实落实了各项预防措施,减轻了护理人员负担,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高危患者 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