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隆间骨折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的时间、失血和引流量、术后负重、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Harris评分、疼痛NRS评分、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失血和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术后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股骨隆间骨折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愈合,但出血较多,手术时间较长。

  • 标签: 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影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隆间骨折(IFF)治疗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1-2022.01本院收治的老年IFF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观察组(PFNA治疗),各3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更低,切口长度、手术、骨折愈合、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3.23%/3.23%)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IFF患者治疗中行PFNA治疗疗效确切,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推广可行性较高。

  • 标签: 老年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保温方法对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60例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手术室护理中保温方法,比较手术开始10和30分钟体温、低体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10和30分钟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保温方法可以保障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术中体温稳定,降低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中保温方法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期间,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哪种更适宜患者的临床需求,哪种更适宜推广,二者的差异性如何。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 84例,平均分成对照组( n=42)和实验组( n=42),前者和后者各自实施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探究治疗的效果,而效果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指标两个方面进行评估。结果:本次所观察的指标主要有两项,一项为并发症发生率,一项为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这两项的结果均为( p<0.05),差异显著。结论:从本文的并发症和手术相关指标的差异性来看,均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因此,就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来讲,实验组的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更为有效,更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并发症 动力髋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0例)与观察组(n=50例),观察组采用PFNA头髓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采用PFNA头髓钉内固定治疗方式相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骨折恢复速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内固定 骨质疏松性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护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在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在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可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促进自我效能感提升。

  • 标签: 渐进式功能锻炼 自我效能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股骨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内临床收治的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以就诊资料为研究主体共计68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常规组纳入34例,实验组纳入34例。常规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Harris评分更高,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时安全性均较理想,后者更能加强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治疗措施并分析二者对股骨隆间骨折的影响。方法:平均将40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较参照组更优,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股骨隆间骨折患者能够优化手术指标,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对于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或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为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失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对比中差异小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8.57%,对照组为11.43%,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PFNA内固定术或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具优缺点,然而两种术式在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有较高价值,在临床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PFNA内固定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与乳酸清除率以及 APACHEⅡ 评分的相关性,以期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于我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306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根据脓毒症指南要求进行液体复苏,监测复苏( 0h )的血乳酸、复苏后 6 h 患 者的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 v-a) CO2 )、血乳酸,统计患者 24h 的 APACHEⅡ 评分, 根据6h 动静脉 二氧化碳分压以及6h 乳酸清除率高低分为 A 组 (P( v-a) CO2≥6mmHg )、 B 组 (P( v-a) CO2<6mmHg )、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 10% )以及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 10% )。通过分别比较 A 、 B 组乳酸清除率、 APACHEⅡ 评分的差异以及比较高低乳酸清除率组 P( v-a) CO2 、 APACHEⅡ 评分以及病死率的差异,以期探索 P( v-a) CO2 与乳酸清除率以及 APACHEⅡ 评分的相关性,进而达到为脓毒症及休克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结果: 1 ) A 组的乳酸清除率显著低于 B 组( P < 0.05 ), B 组 APACHEⅡ 评分以及病死率显著高于 A 组( P < 0.05 ) ;

  • 标签: 感染性休克;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在老年患者骨股隆间骨折中运用序贯法检测 0.3%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 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的半数有效容量( EV50)。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 我院手术治疗的120例 老年股骨隆间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麻醉。并采用序贯法从一个较大剂量开始检测,麻醉后30min内麻醉成功,下一例则减小剂量;若麻醉后 30min内麻醉失败,下一例则加大剂量;按照这个规律直至出现 7个拐点试验结束,相邻容量比为 1.13。试分析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和 95%可信区间( Cl)。结果: 120例病人中共 62例( 51.67%)麻醉成功; 0.3%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为 25.28ml( 95%Cl 21.97~28.86ml)。 结论:在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手术中,行超声引导下FICB时 0.3%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为 25.28ml。

  • 标签: 序贯法 罗哌卡因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髂筋膜间隙阻滞 半数有效容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龄股骨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股骨近端髓内钉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失血量2组间比较差异较小P>0.05,住院时间、负重时间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术后经统计并发症率观察组2.86%,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术后经评估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对照组85.71%,低于观察组的97.14%,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前者有利于缩短术后负重时间、降低并发症率,并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粉碎性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