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6例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与预后。结果5例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其中有1例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表现为三联征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其中1例脑脊液正常;4例出现五联征。预后较好,但合并DKA的患者遗留肢体活动不灵。结论Fisher综合征是急性格林巴利的一种特殊型或变异型,预后良好。

  • 标签: Fisher 综合征 格林巴利 诊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例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Miller-Fisher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4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Miller-Fisher综合征4例患者均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MRI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Miller-Fisher综合征主要累及周围神经,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脑脊液及肌电图可以确诊,头颅MRI有助于诊断。

  • 标签: Miller-Fisher综合征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Miller-Fisher”“儿童”“抗GQ1b”为关键词,对2010年至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就此结合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儿2例女孩,1例男孩,发病年龄分别为15岁、2岁1月和6月5天。3例患儿为亚急性起病。Miller-Fisher综合征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当感染、疫苗接种后出现共济失调等表现时应高度考虑;该3例病例首要临床表现分别为步态不稳、饮水呛咳及双眼睑下垂;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为眼球运动障碍、饮水呛咳及四肢无力;主要神经系统体征为眼外肌麻痹、水平性眼震、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辅助检查脑脊液(CSF)蛋白-细胞分离2例;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3例;抗GQ1b抗体阳性1例;头颅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3例均予以人免疫球蛋白为主,辅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均有效缓解,3个月后随访3例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Miller-Fisher综合征临床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脑脊液、神经电生理及抗GQ1b抗体等检查可协助诊断。予以大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标签: Miller-Fisher 综合征 抗GQ1b抗体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估MarshallCT分级联合FisherCT分级在评估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初诊收治的179例颅脑创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的MarshallCT分级和FisherCT分级相加得到总CT评分,评价并比较其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相关分析表明,GCS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系数为0.795,MarshallCT分级与患者预后的相关系数为-0.718,总CT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系数为-0.751。3种参数与患者预后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且相对来讲,MarshallCT分级联合FisherCT分级的总CT评分与患者预后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MarshallCT分级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P〈0.01,95%CI0.751~1.000),总CT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P〈0.01,95%CI0.767~1.000)。相比较而言,总CT在评估患者预后方面略有优势。以总CT评分≥7作为判定患者预后不良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69.2%,约登指数为0.692,具有较好的预后判断价值。结论MarshallCT分级联合FisherCT分级在评估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颅脑创伤 预后 Marshall CT分级 FISHER CT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诊断分类在儿童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的临床应用情况,并描述不完全性、单纯性MFS及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MFS患儿诊疗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查体、辅助检查、诊治方案及预后情况。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结果共23例患儿纳入研究,男14例,女9例,中位年龄4岁8个月。单纯性MFS 3例;不完全性MFS 5例,其中急性眼睑下垂1例,急性共济失调神经病4例;重叠综合征15例,包括MFS/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13例;MFS/咽颈臂变异型GBS(PCB GBS)及MFS/GBS/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各1例。11例存在除支配眼外肌(Ⅲ、Ⅳ、Ⅵ)之外的颅神经受累,单纯性MFS组2例,MFS/GBS组8例,MFS/GBS/BBE组1例。6例病程中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6例病程中出现呼吸肌麻痹,MFS/GBS组5例,MFS/GBS/BBE组1例。Hughes功能分级评分(HG评分)方面,单纯性MFS 3例均为4分;急性眼睑下垂1例为0分;急性共济失调神经病3例为2分,1例为3分;MFS/PCB GBS 1例为3分,MFS/GBS组中,10例为4分,1例为3分,2例为2分;MFS/GBS/BBE 1例为4分。22例患儿接受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出院时所有患儿HG评分不同程度降低,6个月时随访HG评分0分。结论新诊断分类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助于准确诊断不同分型MFS。半数以上MFS会发展为重叠综合征。MFS与GBS或BBE重叠容易出现除支配眼外肌以外的颅神经受累、自主神经障碍及呼吸肌麻痹。患儿病程进展及临床症状存在差异性及可变性,临床诊断应以全面鉴别诊断为前提。所有分型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Miller Fisher综合征 不完全性Miller Fisher综合征 急性眼睑下垂 急性共济失调神经病 重叠综合征
  • 简介: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er-Fishersyndrome,MFS)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变异型,由MillerFisher于1956年首次报道,患者表现经典的三联征,包括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复发型Miller-Fisher综合征(recurrentMiller-Fishersyndrome,RMFS)较为少见,多次复发者更为罕见,多为感染所致,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

  • 标签: 复发型Miller-Fisher综合征 共济失调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BI-RADS系统与Fisher's评分联合在3.0T磁共振下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72个乳腺病变病灶,双盲法按照BI-RADS系统联合Fisher's评分后进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72个乳腺病变病灶穿刺或手术证实良性病变31个、恶性病变41个。BI-RADS系统与Fischer’s评分联合应用判断良性病变为28个、恶性病变为44个。BI-RADS系统与Fischer’s评分联合应用的敏感性91.23%、特异性86.17%、阳性预测值92.84%、阴性预测值91.45%。BI-RADS系统与Fischer’s评分联合应用与病理结果在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及内部强化特点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8.46、21.58、15.74,P均〈0.05)。结论BI-RADS系统与Fischer’s评分联合应用能更客观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

  • 标签: 磁共振 乳腺癌 BI-RADS系统 Fischer'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