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评估儿童鞍区肿瘤的视神经受损情况。方法对24例儿童鞍区肿瘤(其中视交叉胶质瘤12例、鞍区颅咽管瘤7例、三脑室畸胎瘤2例、下丘脑错构瘤2例、斜坡脊索瘤1例)病例进行DTI和DTT检查,计算双侧视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显示的视交叉位置形态以及与肿瘤的空间结构关系,24例患儿可分为视交叉破坏组(12例)和视交叉压迫组(12例)。破坏组双侧视神经FA值均明显低于压迫组(P<0.05)。结论DTI和DTT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儿童鞍区肿瘤与视路神经纤维束的空间关系,其获得的参数FA值可以用来评价视路损伤的性质和程度。

  • 标签: 颅内肿瘤 鞍区肿瘤 儿童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 简介:高血压性ICH病因中,脑血管结构病变如脑AVMs、海绵状血管瘤、reteMCA等可能通过病变局部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患者ICH风险增加;抗凝药和溶栓药物的应用可能通过改变患者血液凝结状态导致ICH;目前还发现抗抑郁药物等其他药物也有潜在导致患者ICH发生的风险,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还发现,一些全身性因素如血糖异常、肝功能异常,甚至儿童时期的生长暴露也可能影响患者的ICH风险。

  • 标签: 脑出血 病因学 生物学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帕金森病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爱泼沃斯思嗜睡量表(EpworthSleepingScale,ESS)对受检者睡眠状况与临床特点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PQS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过程梦魇、尖叫、肢体有反击性动作、片段睡眠、入睡困难、打鼾、RLS、EDS的发生概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EDS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患者PQSI指数经治疗后PQSI指数评分相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的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有睡眠障碍,通过予以合理的治疗与干预,患者睡眠质量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对此类患者临床需及时进行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综合治疗干预以改善症状。

  • 标签: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收治的1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8例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均有日间过度思睡(100%),1例(0.6%)存在猝倒发作,1例(0.6%)存在睡眠幻觉,1例(0.6%)存在睡眠呼吸暂停。所有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头颅MRI均未见异常。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和多次小睡实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监测显示睡眠潜伏期均≦5min,均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开始于REM睡眠。结论:不可抗拒的日间过度思睡是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PSG和MSLT检查在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监测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并分析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障碍与语言性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就诊的卒中患者共32例,经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aphasiabattery,WAB)评估语言功能,分为失语组和无失语组,其中失语组15例,无失语组17例。洛文斯顿成套测验中文版(Loewensteinoccupationaltherapycognitiveassessment,LOTCA)第2版评估患者语言认知功能。对失语组与失语组的LOTCA各分项分值及总分分别进行非参数检验;对WAB中各分项得分及失语商与LOTCA各认知分项得分及总分进行偏相关分析,并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失语组的LOTCA总分低于无失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0(69.0~92.0)分vs99.0(86.0~102.5)分,P<0.05];失语患者LOTCA总分与WAB各分项及失语商呈正相关(r=0.587~0.883,均P<0.05),WAB分项中的各分项与LOTCA中各分项之间呈正相关(r=0.521~0.843,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失语商的主要因素为LOTCA总分(β=0.707,P=0.003)。结论卒中后失语患者存在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失语程度越重其语言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越重。

  • 标签: 卒中 失语症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中长链编码RNACRNDE的差异表达,以及CRNDE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07年—2017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行脑胶质瘤切除术获取的肿瘤组织及对应的瘤旁组织标本164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技术分别检测CRNDE的相对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164例胶质瘤组织CRNDE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CRNDE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分析。结果与瘤旁组织(1.00±0.06)比较,脑胶质瘤组织的CRNDE表达水平(3.49±1.71)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级别胶质瘤组(1.51±0.86)相比,高级别胶质瘤组的CRNDE表达水平(4.26±1.29)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组织的CRNDE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症状、肿瘤是否坏死之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肿瘤的直径、病理级别、复发之间有相关性(列联系数分别为0.2,0.38,0.2;P=0.01-0.001)。CRNDE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1.4%及96.1%(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2%及59.1%(P<0.05)。结论CRNDE在人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水平较瘤旁组织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级别有关;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表达水平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CRNDE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肿瘤直径及肿瘤复发之间有正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相关性。CRNDE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短。

  • 标签: CRNDE 脑胶质瘤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 简介:长链编码核糖核酸(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碱基的编码RNA,为竞争内源性RNA(competingendogenousRNA,ceRNA)的关键组成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期研究表明,lncRNA及其介导的ceRNA与卒中的发病、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为卒中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lncRNA及其介导的ceRNA与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竞争内源性核糖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