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等相关内容。方法着重选择我们医院在 2018 年 2 月~

  • 标签: 神经外科 全麻术后苏醒期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胃肠外科手术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6 月~2020 年 6 月 接诊的84 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参与本次课题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2 例)和实验组(n=42 例)。术后,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密切观察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其患者 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营养指标达标时间为(5.68?.96)h,排气恢复时间为(32.16?.24)h,排便恢复时间为(45.14±5.08) h,住院时间为(14.02?.1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 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95.24%,明显高于 对照组的 73.8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对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缩短排气 及排便时间,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内营养 早期应用 研究分析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很多孕妇在产检时,如果在孕中期或者孕晚期,都会做胎儿心脏超声,这对于明确胎儿心脏动态心腔内结构、血液流动情况和心脏搏动情况,判断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明确其是否有生长发育异常等表现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心脏超声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损伤,且能够对胎儿心脏情况进行动态显示。心脏探头和摄像机镜头差不多,在转动探头的同时,屏幕上也会显示心脏各个结构,包括残留空洞、通过该孔血流、瓣膜增厚、开口减小等征象,同时也能够看清左室、右室以及心脏结构在前后位置出现的变化,进而改变血流路径。

  • 标签: 胎儿;心脏超声;产检
  • 简介:产前检查是确保胎儿病情良好、母婴健康的重要方法。由于胎儿在宫内发育的过程中,受到遗传、营养、药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心脏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也包括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复杂畸形。胎儿心脏畸形是胎儿疾病中较严重的一种畸形,也是目前医学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胎儿一旦发生心脏畸形,部分可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畸形可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需引产终止妊娠。所以,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且选择准确的诊断方法对胎儿心脏畸形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胎儿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的产前诊断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诊断工具。故本文根据作者本人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进行一些简单论述。

  • 标签: 产前超声;胎儿心脏;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对超声明确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母亲孕前及孕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筛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9例,对孕妇进行回顾性问诊,母亲孕前孕期均有不良因素干扰病史,其中继发不孕7例,高龄孕妇4例,孕早期感冒2例,接触病毒、微生物或化学物质4例,母亲患有先天性疾病1例,中学生妊娠1例。结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十分重要,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或减少不良围产因素的影响对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脏病 胎儿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血供情况、内部回声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79个原发性心脏肿瘤中,黏液瘤62个、脂肪瘤3个、横纹肌瘤2个、纤维瘤2个、间皮瘤1个、血管平滑肌肉瘤3个、横纹肌肉瘤4个、纤维肉瘤2个,良性70个、恶性9个。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以良性为主,黏液瘤最常见。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能进行初步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作为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脏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心脏横纹肌瘤(cardiacrhabdomyoma,CR)的产前超声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出的胎儿心脏肿瘤影像学资料,结合产前和产后MRI及基因检测结果,观察胎儿CR的预后及其与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complex,TSC)的关系。结果:2008年1月—2016年10月产前超声共发现36例CR胎儿,其中失访3例。纳入研究的33例中,单发10例、多发23例,多位于左心室和右心室。5例合并胎儿心功能异常。产前或产后MRI共发现16例合并室管膜下或脑皮质结节样病灶,TSC发生率为48.5%(16/33)。对6例TSC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发现5例TSC1或TSC2基因突变。14例自由分娩的TSC患儿心功能均正常,9例CR消失,9例频发或偶发癫癎,7例智力落后。结论:产前超声是检出胎儿心脏肿瘤的首选方法,结合胎儿颅脑MRI和遗传学检测可及时发现有无合并TSC,对围生期管理及预后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前超声 磁共振成像 心脏肿瘤 结节性硬化症
  •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已居出生缺陷的首位,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和生存质量。然而胎儿先心病的产前诊断却是目前医学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对胎儿先心病的诊断水平,我院从2008年4月~2009年8月间对150例高危孕妇进行了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胎儿 心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其以诊断准确性高、不开胸、创伤小、根治性等优势迅速普及推广,同时也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手术安全性,减少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我院 2009 年 1 月 ~ 2010 年 12 月对 30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心脏病 临床护理 护理体会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护理效果及手术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收治脑瘤手术患者共 97 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0 月,将患者依据术中护理意愿分组后,开展回顾性护 理研究。对照组(n=49) 术中行基础护理,观察组(n=48)术中联合体位护理。比较患者手术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手术室体位护理 脑瘤 手术压疮 护理效果
  • 简介: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任何脏器恶性肿瘤的化疗均会对患者的心脏产生一定程度的毒性。在治疗过程中对化疗诱导的心脏毒性(CTX)进行早期评估,并实行干预性治疗是提高癌症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的决定性因素。斑点追踪技术(STE)是近年来兴起的定量评估心脏功能的技术,且已有大量的临床资料和文献证实其对评估早期心脏损害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对STE评估化疗诱导的早期CTX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斑点追踪 超声心动图 化疗 心脏毒性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脏骤停病因诊断及心肺复苏实施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获取的心脏结构、收缩功能及心腔内血流状态。结果:16例患者中,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结构功能异常15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疾病为心脏骤停病因12例,非心脏骤停病因1例,不确定是否为心脏骤停病因2例。超声心动图于心肺复苏过程中检查4例,心肺复苏后检查12例,检查≥2次者4例。首次心肺复苏成功率为75%(12/16),最终存活率为50%(8/16)。结论:心脏骤停后诊治过程中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及时明确心脏结构功能,提示心脏原发疾病及其是否与心脏骤停相关,指导心肺复苏实施,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功能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并行DSA检查,分析其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灌注改变。结果:60例LAD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心肌灌注异常情况:正常组无灌注异常;轻度狭窄组2例,中度狭窄组11例,重度狭窄/闭塞组21例。结论: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可评估左心室功能、心肌灌注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能量 低剂量 心功能 心肌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手术患者的术前超声评价对手术指征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卵巢手术的患者159例,就其超声物理特征、临床特征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患者共发现卵巢病灶171处。囊性病灶的恶性率以病灶最大径7cm为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壁有乳头组的恶性率高于无乳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实性病灶的恶性率以5cm为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病灶的恶性率以病灶最大径5cm或7cm为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既往有胃肠道或乳腺恶性肿瘤,7例术后病理为转移性肿瘤(58.3%)。结论:对于超声提示的卵巢实性病变、〉7cm的囊性病变或〉5cm的囊实性病变具有手术指征;对于既往有胃肠道或乳腺恶性肿瘤的病例,需警惕转移性肿瘤的可能。

  • 标签: 卵巢手术 超声 手术指征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后的应用。 方法 分析 12 例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12 例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等方面都得到舒适护理,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力于病人的恢复、且实施护理时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值得我们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全切 腹壁造瘘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排号分组法分为 观察组和对比组,各 30 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再次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比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早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5%~5.9%。其常见原因为:①术后纤维增生瘢痕性狭窄;②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③术后吻合口放疗纤维瘢痕性狭窄。以往的治疗手段如再次手术、激光切除术、旁路再造术及橡胶金属材料扩张器扩张术等,但因多种原因效果不太理想。1983年Frimberger首次报道采用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获得成功,近几年相继开展的食管球囊扩张术或金属自膨式食管支架置入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已成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临床应用及有关文献报道,现将我院36例病人资料对比分析如下。

  • 标签: 食管癌术后 吻合口狭窄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中医方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患者共 100 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将 2 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 2 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1d(5.45±1.33) 分、治疗后 2d(4.55±1.24) 分、治疗后 3d 疼痛评分 (2.21±0.01) 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1d(7.92±1.12) 分、治疗后 2d(6.56±1.02) 分、治疗后 3d 疼痛评分 (4.44±1.23) 分 (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 P < 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实施中医方案治疗,能够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同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腰硬联合麻醉术 腰背疼痛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100 例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结局理想患者和妊娠结局不良患者的不孕年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但是两组患者的不孕年限、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包括不孕年限、不孕年龄、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等,其中年龄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