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复合树脂对后牙进行美学修复充填观察其临床美学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93例102颗龋齿采用美学复合树脂多色分层充填术,后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6、12、18、24、32个月进行复查。参考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评价体系(VSPHS)标准;2001年Dietschi首次提出依据牙体解剖层次分层修复(layeringtechniques)的理念,即应用复合树脂模仿釉质—牙本质自然层颜色特征进行多色分层修复(multishaderestorationtechnique)。对其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追踪评价和总结。结果充填体1周、1、6、12、18、24、32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9%、97%、97%。结论复合树脂美学修复及美学效果好,治疗快捷、价格合理、患者接受,令人满意。

  • 标签: 美学修复 复合树脂 分层堆塑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上前牙外伤脱落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美学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上前牙外伤脱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名患者接受了即刻种植修复,其余43名患者接受了延迟种植修复。比较两组植入前后CBCT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的力量,牙槽骨的垂直吸收和不同时间的PES评分。结果即刻组PES评分显著优于延迟组。结论即刻种植修复不仅可以提高成功率,还可以减少牙槽骨的垂直吸收,提高软组织的美学效果。

  • 标签: 上前牙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诊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103例,其中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为观察组,其余86例孕妇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首次流血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孕次、距前次妊娠时间等无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边缘性、部分性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术中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Apgar评分<7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保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安全,围术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救治措施,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凶险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方法将50例恙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特征。结果分析后,恙虫病的潜伏期为1-3周,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特征性皮损为皮肤焦痂,好发顺序为阴囊、腹股沟、脐周,乳头区、四肢、胸背部和头颈部。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患者症状表现不一,皮肤溃疡焦痂性损害是恙虫病特征性的皮肤表现,该病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及早治疗。

  • 标签: 恙虫病 临床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在人体结构中,口腔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口腔内牙齿的美观性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需求,牙齿美观程度不仅能够直接展现出来,美观的牙齿会为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口腔美学修复治疗愈加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口腔美学修复的过程中,过渡性修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属于整个过程中的中间部分,医患对其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深。过渡性修复能够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过渡性修复可以减缓病人的压力和痛感,是口腔科医生在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另外,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促使在口腔美学修复中的过渡性修复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临床治疗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 标签: 过渡性修复 口腔 美学修复 作用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后发现一共有62例患者患上了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患者患上了滤泡癌,还有10例患者为髓样癌的患者,并且经过螺旋CT的方式进行检测后的检出率99.02相比于经过病理诊断进行检测的检出率100%,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中,乳头状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为了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螺旋CT和病理诊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微小癌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以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病人120例进行治疗,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6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观察组病人的美观满意度为96.6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病人的6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45%。对照组与观察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效果良好,治疗效果佳,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大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牙列缺损 美学观察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配合过程中四手操作技术对前牙美学树脂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进行前牙美学树脂修复的患者共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按照患者就诊顺序排序(1-48),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4)和护理组(n=24),两组患者均进行前牙美学树脂修复,对照组患者由医生独立操作完成,护理组患者由医生和配台护士四手操作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护理组修复半年后总成功率为91.67%,成功率为58.34%,相比对照组分别高出12.50%和33.34%,差异明显(p<0.05);护理组修复半年后出现边缘着色,松动/脱落,继发龋,牙髓炎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20.83%,p<0.05。结论对进行前牙美学树脂修复的患者,通过应用四手操作技术进行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提高修复成功率,且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更高,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椅位周转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四手操作 前牙美学树脂 修复成功率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做好我区伤寒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以新疆地区2005年-2014年期间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伤寒爆发疫情分布情况。结果2005年-2014年期间新疆地区发生7起伤寒疫情,763例相关病例。新疆地区伤寒爆发疫情主要集中在7月-10月,共计578例发病,占比75.75%,属于伤寒爆发疫情的高峰时间。其中学生、农民的发病时间多见于8-9月,5月开始呈增长趋势,7-10月呈高峰,1O-11月呈降低趋势;多见于农民,其次为学生、散居儿童。结论重点关注学生、农民等重点人群,加强病情监测,及早发现,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同时增强学生、农民对伤寒疾病相关防病知识的了解,切断传染源,积极预防伤寒的发生。

  • 标签: 伤寒 爆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诊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103例,其中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为观察组,其余86例孕妇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首次流血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孕次、距前次妊娠时间等无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边缘性、部分性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术中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Apgar评分<7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保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安全,围术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救治措施,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凶险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小儿急腹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有患儿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急腹症患儿疾病类型、确诊方法类型及其占比,最后归纳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果患儿急腹症种类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急性腹膜炎等,不同小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征不同。结论小儿急腹症种类多样化,使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多种多样,所以儿科临床医生要根据各种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X线影像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肺栓塞患者50例,然后对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特点及临床症状。结果经观察了解到呼吸困难、气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占总例数的70.00%(34/50),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变化的为11例,占总例数的22.00%(11/50),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均出现了肺动脉内血栓(100.00%)。结论呼吸困难、气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的心电图会出现特征性变化,主要确诊方法为肺动脉造影。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图特征 老年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青年结直肠癌病患120例,回顾性剖析所选病例的病历资料,并作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结果经综合分析后发现,青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低(8.0%),患病群体以男性为主,多见于30-40岁年龄段者,并以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主症,贫血发生率为45.83%,便潜血阳性率为56.67%,肿瘤部位多为乙状结肠直肠癌,最常见的分化程度为管状腺癌,其次是粘液腺癌。结论对于青年结直肠癌来说,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所以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之时,还应联合应用直肠指检、血红蛋白、腹部查体、肠镜检查与肿瘤标志物化验多种检查方法,以及早发现并治疗青年结直肠癌。

  • 标签: 临床病理特征 研究 青年结直肠癌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急诊科就诊的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合分析。结果通过治疗,这78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的71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病情基本稳定,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1.05%,对这些患者实行抢救的平均用时为(1.76±0.64)小时。结论在对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神经内科患者实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他们所表现的症状进行详细辨别,及时的进行对症治疗,避免因误诊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神经内科患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方法择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职业病信息网络报告及相关报告卡数据,分析确诊职业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特征,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2008年-2017年成都市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410例,涉及到7大类,其中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为主要职业病。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西部某区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需要重点防控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等职业病,做好防治工作。

  • 标签: 职业病 发病特征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阴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外阴癌患者,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预后影响因素。I、II、III、IV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5%、37.5%、60%(3/5),高、中、低分化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2.9%、33.3%,死亡风险为2.261,说明肿瘤分级每增加一级,死亡风险增加为原来的2.261倍。有淋巴结转移的死亡风险是没有淋巴结转移的3.065倍。结论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配合正规的治疗是提高外阴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外阴癌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检查与超声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就诊的80例急性肠套叠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超声检查应用于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展开观察。结果根据80例患儿超声检查的结果发现,有77例患儿腹部存在可疑肿块,呈现出套筒征象。其中,包块的横径为2.09-6.32厘米,长径是2.35-8.67厘米。3例患儿超声检查图像缺乏典型性,结果显示边界不清晰,且不存在套筒征象,肠管有中度扩张的现象,腹腔内部有积液,应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确诊。所以,超声检查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确诊率为96.25%,与手术检查结果吻合。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超声检查,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诊断结果且应用价值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小儿急性肠套叠 超声检查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胎盘早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1)妊娠结局剖宫产58例(69.05%),阴道分娩20例(23.8%)。发生产后出血6例(7.15%)。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4例,死亡3例。(2)临床特征合并重度子痫前期42例(50%),轻度子痫前期16例(19.05%),妊娠期高血压19例(22.61%),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7例(8.34%)。阴道出血者32例,血性羊水者24例,腹痛腰痛者28例,其中板状腹者12例,休克9例,胎儿宫内窘迫7例。(3)危险因素平均发病年龄31.4±8.3岁。孕2O~24周3例,25~28周7例,29~32周26例,33~36周19例,≥37周29例,提示随着孕周增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初产妇53例,经产妇31例。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孕产妇年龄越大、孕周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等是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提早预防,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存活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腹泻患者粪便细菌的培养情况以及相应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腹泻患者,对其粪便采取细菌培养,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在120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结果中,35例患者表现为阳性,其中包括13例副溶血孤菌,9例类志贺邻单胞菌,7例志贺菌以及6例沙门菌。结论在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腹泻的致病菌中,最主要的病菌是副溶血弧菌,此外,在临床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患者粪便细菌的培养结果。

  • 标签: 腹泻 细菌培养 粪便检验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根管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碘仿、奥硝唑与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97.1%)与对照组患者(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为8.8%(3/34),对照组复发率为23.4%(8/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通过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根管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临床特征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