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寻找超声BI-RADS4A级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证据,从而探讨部分BI-RADS4A级乳腺病变患者选择随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乳腺超声诊断为BI-RADS4A级病变且完成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证实的良性病变有48例(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有15例(恶性病变组)。分析患者的年龄、初潮年龄、流产史、病变部位、是否为多发病灶,超声图中病变的直径、边界、形态和内部血流,以及X线检查结果与病变良恶性的关系。先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患者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恶性病变组中,病变位于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象限者分别占11/15、4/15、0/15和0/15,而在良性病变组中,病变位于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象限者分别占22.9%(11/48)、39.6%(19/48)、27.1%(13/48)和10.4%(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1,P=0.003),其中外上象限病变为恶性的可能性大于内上象限病变(P〈0.008)。并且,在恶性病变组中,超声显示病变直径≥2.0cm、边界不清、内部存在血流,以及X线检查提示可疑恶性者分别占9/15、14/15、10/15和6/15,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的14.6%(7/48)、14.6%(7/48)、16.7%(8/48)和12.5%(6/48)(χ2=10.160、31.894、11.657、3.964,P均〈0.050)。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直径〈2.0cm、边界清晰、内部无血流的BI-RADS4A级病变而言,超声显示病变直径≥2.0cm、边界不清、内部存在血流是超声BI-RADS4A级乳腺恶性病变的证据(OR=22.162,95%CI:2.083~235.756,P=0.010;OR=121.694,95%CI:8.670~1708.145,P〈0.001;OR=17.400,95%CI:1.779~170.218,P=0.014)。结论对于乳腺超声提示病变直�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 简介:依据《江苏省卫生厅规范儿童视力筛查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筛查情况,为制定本地区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1年4月至5月期间对我区所管辖内的3所城区幼儿园,及8所农村幼儿园,共5236名儿童进行了屈光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视力筛查 状况调查 省卫生厅 筛查情况 幼儿园
  • 简介: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是常见疾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非哺乳期妇女相对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Walker等报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是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临床细菌谱随之发生了变化,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l临床细菌谱和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的监测,对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乳腺炎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基因芯片在病毒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经病理切片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予以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对照组实施常规生物化学法检测,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在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测后,效果很好,实验组检出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42%),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芯片在病毒原微生物检测中灵敏度高,检出效率优越,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脑血栓病症 老年患者 心理分析和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防治疤痕子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疤痕子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催产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变化以及产后出血率与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2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5.0%),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防治疤痕子宫产后出血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降低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还能缓解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且用药方便、安全、无副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疤痕子宫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中的应用。方法42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手术,其中5例行附件切除术,37例行畸胎瘤剥除术,术中使用标本袋并以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结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有6例囊肿破裂,附件切除术中无一例囊液外溢,手术时间为35~100min,平均56min,无一例发生术中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术后无化学性腹膜炎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成熟畸胎瘤
  • 简介:目的:观察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潜伏期长短,及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70例孕28-3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潜伏期≤24h呼吸窘迫综合症(R0S)明显高于潜伏期〉24h(p〈0.01),新生儿感染潜伏期〉24小时高于潜伏期24小时≤24小时高(p〈0.01)。阴道助产、剖宫产,正常阴道分娩新生儿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破的时间延长,新生儿呼吸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减少,感染发生率增加,分娩方式不同,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 标签: 早产 胎膜早破
  • 简介: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60例试管婴儿先兆流产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试管婴儿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降低患者的SAS评分,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试管婴儿 先兆流产 人性化护理
  • 作者: 郎晓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 313008
  • 简介:目的:分析口服黄体酮胶囊联合雌激素注射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2年6月份期间所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50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为:对照组患者25例、观察组患者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雌激素注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口服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干预。分析对比组间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各项指标,指标主要包含: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止血时间等。结果:组间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经过口服黄体酮胶囊联合雌激素注射实施治疗干预,可以获得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使得患者身体各项指标都可以达到更优,获得良好预后,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黄体酮胶囊;雌激素注射;子宫异常出血;治疗有效率
  • 作者: 向佳琪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 简介:目的:分析麦角新碱联合卡孕栓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2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麦角新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麦角新碱联合卡孕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宫缩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产妇产后2h、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妇宫缩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卡孕栓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

  • 标签: 麦角新碱;卡孕栓;产后出血
  • 简介:随着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加注意形体美和心理平衡方面的需求。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本院对12例17侧腋下副乳患者行腋下副乳局部麻醉,吸脂后小切口腋下副乳腺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吸脂技术 副乳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生殖免疫抗体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42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进行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分析生殖免疫抗体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结果有36.27%不孕症女性检测出抗体阳性,其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hCG抗体(AhCGAb)、抗心心磷脂抗体(ACA-IgG)阳性率分别为10.15%、20.66%、7.35%、6.02%、9.66%;继发不孕和原发不孕生殖免疫抗体均以单个抗体阳性为主,分别占72.39%和71.95%,继发不孕AhCGAb、AsAb、AEMAb阳性率(7.30%、11.95%、8.90%)高于原发不孕(4.59%、8.15%、5.63%)(P〈0.05),输卵管阻塞者AOVAb、AEMAb、ACA-IgG阳性率(34.94%、9.94%、9.09%)高于输卵管通畅者(11.28%、2.05%、2.56%)(P〈0.05)。结论生殖免疫抗体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既往妊娠史和输卵管阻塞有关,应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减少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和生殖道感染,降低罹患不孕症的风险。

  • 标签: 不孕症 继发不孕 原发不孕 生殖免疫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用尿激酶溶检,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疗法。结果:综合治疗,大部分深静脉血栓部分或全部再通,下肢肿胀,疼痛基本消失,疗效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做好危重病人深静脉血栓早期的预防。

  • 标签: 烧伤 深静脉 血栓形成 超声诊断 溶栓治疗
  • 简介:龋齿是儿童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因其进行性、破坏性损害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危害已被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需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为了解本辖区内3~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并进一步做好防护工作,我科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2347名在园儿童乳牙龋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龋齿 调查3~6岁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予仿生物电疗法促进子宫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展览路医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31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54例和对照组156例,术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仿生物电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痛疼、出血量、持续时间、超声监测术后2周组织物残留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出血量、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残留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疗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镇痛及子宫内膜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仿生物电疗法 子宫修复
  • 简介:目的了解济南市女性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健康体检的1223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生优育项目检测、风险因素评估及跟踪随访。结果研究对象有病史异常及不良嗜好、不良环境接触史者188例,占15.37%;检出各类疾病411例,疾病发生率为33.61%;其中30~39岁年龄组、低文化程度组、农村人口疾病检出率较高(P〈0.05)。1223名女性中有1012名接受了跟踪随访,其中未孕538名,已孕474名;已孕的474名女性中,正常分娩266名,自然流产8例,人工流产5例,婴儿出生缺陷1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发现的绝大部分危害优生优育的因素可以通过孕前健康教育和医学检查而避免;重视孕前健康教育及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参检率,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计划妊娠 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 简介:目的:对两种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促进对此病的了解。方法:将以上的4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称为OB-GM组,另一组称为OB-FSGS组,然后对两组的患者进行病理改变的检查,包括光学显微镜检查、免疫荧光检查、电子显微镜检查等,然后在通过对比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得出相应的数据以及变化,进行对比,得出两种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临床病理特点的不同。结果:在光学显微镜检查下,两组患者肾小球直径均明显增大,没有太大的对比差异,OB-GM病初仅呈现微量白蛋白尿,而后逐渐加重,直至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OB-FSGS常呈现中、大量蛋白尿,血清蛋白量OB-GM组也是明显低于OB-FSGS组,尿渗透浓度OB-GM组较高。另外两组患者多数均出现各种代谢紊乱,呈现代谢综合征。结论:依据肥胖性肾小球病的具体特点来进行治疗,对临床上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
  • 简介:近年来,随着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避孕节育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品的不断更新,广大育龄妇女婚育观念的转变及生殖保健意识的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意外妊娠的发生,显著提高了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但是由于方法失败、使用失败及个体差异,每一种避孕方法既不是百分之百地有效也不是百分之百地适用于每一位育龄妇女,加之一部分妇女避孕意识淡薄或避孕知识匮乏,

  • 标签: 育龄妇女 流产原因 式选择 避孕节育技术 生殖健康水平 调查
  • 简介:目的总结双胎妊娠中有产前诊断指征的病例92例,介入性产前诊断后发现双胎之一异常行减胎术的分析,进一步规范术前准备与术中操作,分析术后并发症,研究双胎产前诊断后再行减胎术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产前诊断后双胎之一异常后再行减胎术的双胎病例60例,同期双胎妊娠行产前诊断而无需行减胎术的病例32例,比较两组穿刺术后流产、早产发生率。结果减胎组与非减胎组两组平均产前诊断时间为孕18~(+5)周(11~(+5)~32~(+2)周)与孕21~(+3)周(12~(+2)~29周),减胎的平均孕周中,自然受孕组为孕20~(+3)周(13~(+2)~28周),辅助生育技术组为孕24~(+5)周(13~(+4)~35~(+6)周),术后1个月内流产率分别5.0%(3/60)与6.25%(2/32),无统计学差异;双胎之一异常胎行心腔内注射10%氯化钾溶液减胎术后存活胎早产率是6.67%(4/60),非减胎组的双胎早产率28.1%(9/32),有统计学差异;所有减胎术一次完成,成功率100%。结论双胎妊娠对母体与胎儿都有较高的并发症,对产前诊断后双胎之一异常胎儿行减胎术是安全的操作。二次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不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有效降低双胎早产的风险。

  • 标签: 多胎妊娠 产前诊断 选择性减胎术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诊断中非平衡相互易位胎儿的产前诊断指征、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为孕妇妊娠选择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6年2月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诊断为非平衡相互易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非平衡易位患者中,28例(84.8%,28/33)胎儿超声异常,5例(15.1%,5/33)胎儿超声结果未见异常。7例(21.2%,7/33)为新发突变易位,26例(78.8%,26/33)为父母系遗传易位。7例新发突变的主要产前诊断指征为超声异常5例,高龄2例。26例遗传易位中,双亲之一为易位携带者10例,超声异常8例,高龄5例及不良生育史3例,其中10例(38.5%,10/26)产前检查前双亲之一就已知为易位携带者,16例(61.5%,16/26)为产前检查后确诊。33例均选择终止妊娠,其中28例与超声异常特征相符,5例未见明显表型异常特征。结论产前诊断指征中超声异常与非平衡相互易位紧密相关,异常的染色体易位核型大部分来源于双亲之一平衡易位携带者。非平衡易位胎儿由于涉及染色体大片段的丢失或重复,易导致显著的畸形表型特征,通常均需终止妊娠。

  • 标签: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非平衡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