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146颗患牙),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桩核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随访1年,两组患者在修复完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颜色匹配度和边缘适合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牙体缺损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修复牙体,前者具有色泽自然、操作简单、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高的优点,较传统金属桩核修复牙体更具优势,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兵团第七师排子垦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和改水效果。方法1984年10月、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分别在车排子垦区(123团、127团、126团、128团),受影响较重的123团,确立9周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的普查工作。结果改水前的1984年,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2.7%(109/150);1986年第一次改水完成后至2009-2010年12月,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17%(19/265);然而,2010年12月至2014年第二次把水源地迁址到61公里的达子庙区域做水源供水后,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0.54%(1/184);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我们定期对该地区水中氟含量浓度的测定,发现水中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并成正比关系。经检验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次通过改变水源地址和水源井的深度,进行防病改水工程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用来纠正或降低地方性氟、砷中毒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牙齿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水源地 集中式供水 氟斑牙
  • 简介:摘要:传统急救医疗舱内所用的消毒方法不仅繁琐耗时较长,并且效果也相对较差,难以满足急救快速响应的需求。而222nm紫外线消毒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消毒手段,以其高效、安全的特点在医疗消毒中得到了大量实践研究。本文对222nm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急救医疗舱内消毒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展开了进一步探究,以期为急救消毒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222nm紫外线 急救车医疗舱内消毒 可行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床上脚踏运动在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22-2023年期间的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床上脚踏运动。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床上脚踏运动在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床上脚踏车 胰腺炎 机械通气 ICU
  • 简介:目的探讨河大造胶囊对放疗导致食管癌患者白细胞减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食管癌放疗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放疗期间口服河大造胶囊,对照组放疗期间口服利可君。观察白细胞的变化情况及患者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白细胞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改善虚弱症状有效率观察组为85%,对照组为3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2组在服药前后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服药物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结论河大造胶囊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导致白细胞减低治疗作用及对改善放疗过程中出现的虚弱症状均优于利可君;且应用过程中未见到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河车大造胶囊 利可君 白细胞减低
  • 简介:路协同系统作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在缓解交通拥挤、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山东省高速公路运行情况,对基于无线网络和大数据平台的路协同系统展开研究与应用,以期不断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有效的交通服务。

  • 标签: 无线网络 大数据平台 车路协同系统 研究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制造一款多功能消毒置物,以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效率和安全性。[方法]改良后将使用后的电致孔透药治疗仪用75%酒精擦拭后放置在条栅状消毒置物层板上,电极、热磁疗外套、绑带等治疗仪附件缠绕在旁边的两根小圆柱之间通风晾干8小时,开启紫外线灯管照射30分钟,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结果] 在实验组中,改良后经过75%酒精擦拭、通风晾干和紫外线照射消毒的治疗仪及附件显示出100%的合格率;改良前仅通过75%酒精擦拭、普通叠放通风晾干的治疗仪及附件的合格率仅为60%。[结论]自制多功能电致孔透药治疗仪消毒置物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气效果,且每层紫外线的灯管照射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 标签: 电致孔透药治疗仪 自制多功能消毒置物车 热磁疗外套 条栅状消毒置物车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重症肺炎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治疗方案与治疗转归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伴电解质紊乱患儿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临床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为6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对小儿电解质进行常规的监测,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可使小儿重症肺炎的救治率得到极大提高。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电解质紊乱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我们对采血取四个不同位点采样进行空气细菌培养,对新进的采血随机4次抽查结果均超标,此时主要是用紫外线消毒,经整改后用臭氧(三氧消毒剂)消毒后,随机抽查12次结果均符合标准。分析发现只有按规程地面及死角等,次日采血前用紫外线照射30min,并定期用5%丙二醇定量熏蒸才能达标。一般清洁和单纯靠紫外线照射是达不到标准的,只有用臭氧消毒才能彻底达到消毒标准。

  • 标签: 采血车 消毒 培养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透析中脚踏运动对尿毒症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防治效果观察。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8年7月-2020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6例,对照组的33名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的33名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脚踏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安腿综合征评分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3名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评分为(14.27±2.1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9.28±3.28)分。观察组总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脚踏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评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因此推荐作为尿毒症透析患者的首选护理干预方式推广使用。

  • 标签: 透析 脚踏车运动 尿毒症 不安腿综合征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的干预对中风早期患者肢体功能及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的医院64例中风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两组间治疗后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 标签: 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车 早期中风 肢体功能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2例骨质疏松症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其中一组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采取护理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骨质疏松症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踏对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脑卒中早期患者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CS治疗组18例和伪刺激组19例。在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tDCS治疗组在采用tDCS阳极刺激运动皮质M1区的同步进行功能性电刺激踏(FES-cycling)训练,伪刺激组则在tDCS伪刺激模式下同步进行FES-cycling锻炼,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检测其下肢初级运动皮质(M1区)大脑皮质运动阈值(CM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LE、MBI评分和TUG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FMA-LE评分和TUGT分别为(28.28±2.72)分和(18.04±3.09)s,与伪刺激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CMT、CL、CMCT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Amp则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CMT、Amp、CL、CMCT与伪刺激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脚踏训练可有效兴奋脑卒中早期患者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及下肢功能的改善。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踏车 脑卒中早期 下肢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2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RDS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指导)及观察组(以常规康复指导为基础联合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均为50例。结果:观察组氧合指数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讨论: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半卧位 床上脚踏车运动 ARDS 氧合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囊外白内障摘除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总有效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健康报社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主题征文活动,重点反映近年来尤其是深化医改以来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成就、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心得体会以及乡镇卫生院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感悟等内容我省参报征文非常踊跃,本刊选登其中优秀作品与读者共享,以期进一步促进和深化我省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感谢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

  • 标签: 乡镇卫生院建设 无棣县 滨州市 征文活动 基层卫生 计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