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气管肿瘤是指原发于环状软骨以下和气管隆突以上的气管肿瘤。原发性气管肿瘤比较少见,多数为恶性,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1%,每100万人口年发病率在2.7%左右。高发年龄为40—70岁,男女比率约为2:1,其中鳞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原发性气管肿瘤病因不明。

  • 标签: 原发性气管肿瘤 外科治疗 全身恶性肿瘤 气管隆突 环状软骨 年发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112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11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83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1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87例,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40min),平均出血量650m1(300-17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瘫痪加重2例。随访3~22个月,除一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部位病理破坏程度,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脊柱结核 同期手术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中获随访96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82例.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手术治疗,术前应作全面的评价,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膀胱 神经源性 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抽吸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结果。结果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理能力,对照组患者有68例恢复良好,恢复良好率为87.18%,实验组患者有77例恢复良好,恢复良好率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低,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我院建立的胃癌数据库资料,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2335例胃癌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男性患者占81.0%,女性19.0%;男女之比4.3:1.0。50岁以下患者占22.8%,50岁以上者占77.2%。早期胃癌275例,占11.8%;其余88.2%均为进展期胃癌。72.8%的患者肿瘤直径超过4cm,69.6%的患者其肿瘤呈低分化。1690例(72.4%)患者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其余为姑息性切除或探查;术后予以综合治疗者1538例(65.9%)。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9%、45.3%和40.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胃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是手术方式(P〈0.01)、TNM分期(P〈0.01)和综合治疗(P〈0.01)。结论手术根治程度、肿瘤TNM分期和综合治疗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重要因素,早期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是治愈胃癌最有效的手段。

  • 标签: 胃肿瘤 胃切除术 预后
  • 简介:随着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医学理念的更新、技术手段的进步,当今胃肠外科的诊断和治疗对象以及疾病谱较20世纪有了明显的改变。胃肠道恶性肿瘤成为胃肠外科的主要疾病,老年患者成为主要诊断和治疗对象。因此,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规范
  • 简介:摘要乳腺囊性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就诊人数占门诊病人的一半以上,并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增多。目的讨论乳腺囊性增生症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本病的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治疗目的为减除疼痛和排除恶性肿块的可能。

  • 标签: 乳腺囊性增生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尾部藏毛窦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骶尾部藏毛窦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15例行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结果18例行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经一次手术治愈。15例行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均痊愈,其中5例出现切口部分裂开或坏死延迟愈合,均经常规换药引流后愈合。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愈合时间较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短[(19±7) d比(37±12) d,t=6.556, P<0.01]。袋形缝合术组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5.6%,Limberg皮瓣转移术组术后无1例复发,2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与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均可有效治疗藏毛窦,对于复杂性和复发病例尽可能选择皮瓣转移技术。

  • 标签: 藏毛窦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急危症,具有进展快、疾病急等特点,并且患者病死率与致残率也较高。所以临床上应该及时寻找一种有效方式来避免损伤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将其死亡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指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扩展。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主张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已经有研究显示,相对于规范化的内科治疗,规范化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目的、指征、方法等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 治疗进展
  • 简介:恶性梗阻性黄疸作为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所造成的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恶性梗阻性黄疸目前仍是临床上疗效较差的疾病之一,因其起病隐匿,老年患者逐渐增多,往往待到症状明显时因肿瘤已属中、期,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特别是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好的方法,拓展了外科手术的年龄界限,扩大了手术适应人群。

  • 标签: 黄疸 梗阻性 肿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机器人
  • 简介:随着诊治技术的提高与先进技术的应用,残胃癌的发现率有所增加。现将我院1999年6月—2009年10月收治的31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残胃癌 胃镜检查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包虫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56例肺包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囊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治疗的优势以及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采用内囊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出现内囊破裂共4例,术后复发2例。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目前对于肺包虫病的治疗中,内囊摘除手术仍是最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在手术过程中,还应按照手术操作的相关规定有序进行,以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肺包虫病 外科治疗 内囊摘除术
  • 简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上胃肠动力障碍性常见疾病,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的降低或者一过性松弛以及食管裂孔疝等原因,致胃食管反流频繁,过多胃、十二直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伤食管下端黏膜引起烧心、返酸、胸痛等症状及反流性食管炎,可导致食管溃疡、狭窄甚至癌变和短食管。根据其内镜下表现,胃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外科治疗 食管裂孔 抗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短食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褥疮的临床分型及其诱因,对褥疮的外科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03年7月份至2010年7月份收治的36例褥疮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褥疮患者发病部位、发病时间、创面特点以及组织坏死程度,将褥疮分为窦道、溃疡、囊袋肉芽肿与全层组织坏死这四种类型。上述各型的患者数目分别为10例、15例、8例、27例。3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顺利康复;结论在褥疮的临床治疗中,观察患者疾病特点,得出其分型,选取有针对性的手术方式,有利于合理手术方法的选取,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其中,窦道型与全程组织坏死型适合使用(肌)皮瓣移植进行修复,囊袋肉芽肿型适合在囊壁与增生肉芽得到彻底清除后进行直接缝合,溃疡型适合选取游离植皮法。

  • 标签: 褥疮分型 外科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对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及效果进行研究,并面向大众推广。方法随机选择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疾病以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为主,采用单侧腺叶切除术为主,以及联合对侧次全切除术,以颈丛阻滞麻醉为主,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7例,其中3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出血和甲状旁腺损伤各1例。术后无复发现象。结论针对该组患者的采取的手术方式主要是针对病变部位、大小、性质及淋巴结转移等指定的方案,手术的精湛操作及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