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首先对德国的非洲研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德国非洲研究的主要机构及研究特色进行了简要总结。经研究发现,德国的非洲研究从殖民时期到当前经历了多次转向,经历了从语言学科向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从服务于殖民主义政治化研究到后殖民时期的去政治化研究的变迁,从纯粹西方视角的以非洲为客体的研究到以本土知识为重、强调非洲主体地位的转型,其知识积累、学科设置和科学研究均已形成较完备的体系。中国可借鉴德国非洲研究的经验,通过加强非洲语言文化的通识教育,夯实非洲人文与社会研究,强化非洲研究的国际化建设,以提升非洲研究的水平。

  • 标签: 德国 非洲研究 历史沿革 主要机构 启示意义
  • 简介: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到运用数学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写作习惯,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改善书写表达不足之处,从而实现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写作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写作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初中数学 数学写作 实践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隐喻研究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一个核心内容。近年来,隐喻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除了通过心理实验论证概念隐喻对语言使用和认知活动的影响外,还对概念隐喻本身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2)关注隐喻在交际中的使用情况:现代隐喻理论更加侧重隐喻的认知作用,但忽略了传统修辞学中所讨论的作为话语策略的隐喻使用情况,这种状况有所改变;(3)研究方法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多模态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 标签: 隐喻 跨学科 应用 进展
  • 简介:就近五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期刊上的10项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的实证研究展开评述,重点讨论了概念的使用、干扰变量的控制、以及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等问题,其中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又涉及受试的选择、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施者等要素。最后指出,实证研究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皆源于二语习得的复杂性,使研究者很难排除所有的混杂因素。

  • 标签: 第二语言习得 词汇附带习得 实证研究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旦布尔加甫博士撰写的著作《卫拉特英雄故事研究》于2006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吉如嘎岱莫尔根》(1988年)、《哈日阿让嘎》(1993年)、《萨丽与萨德格》(1996年)、《卡尔梅克(江格尔)校注》(2002年)、《汗哈冉贵一卫拉特英雄史诗文本及校)(2006年)等著作之后又一部研究蒙古民间文学的专著。

  • 标签: 民族出版社 英雄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民间文学 英雄史诗
  • 简介:本文在词义标注搭配知识库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套区别性搭配特征的分析流程,对形容词的搭配特征作了初步描述。以330个多义形容词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形容词各语义小类的搭配倾向及其义项区分度。并在实证基础上对规则进行抽检,为理想的搭配特征的分析补充了数据支持。由此提出机用词典义项和传统义项的最大不同在于机用词典的规则化导向,机用词典的形容词义项改造应以明确搭配对象为指导思想。

  • 标签: 搭配 语义类 词义标注 形容词义项
  • 简介:引言0.1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文学语言研究的方法问题。语言学的目标无论多么复杂,归根结底足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探求人类如何利用语言形式在结构上的差异来传递相应的意义(这样的表述方式概括了通常所说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或者帮助研究者触及到语言形式的内在特征,或者有助于在形式的控制下把原先只是朦胧语感的意义用可识别的手段刻划出来。

  • 标签: 文学语言研究 方法论 语言形式 方法问题 语言运用 语言能力
  • 简介:介绍日本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隐喻研究、自他动词研究和省略研究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该领域内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国内日语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做了概括介绍。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日语研究 隐喻 自他动词 省略研究 句法
  • 简介:目前,中美外语教师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四种,它们分别是:技艺模式(TheCraftModel);校本模式(TheSchool-basedModel);应用科学模式(TheAppliedModel);反思模式(TheReflectiveModel)。该文结合笔者的多年来进行外语教学的工作实践,对中美外语教师教育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 标签: 中美 外语教师 教育模式 比较研究
  • 简介:受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影响,当代叙事研究对阅读过程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方式给予了充分关注。本文对这一研究动向进行介绍与评述,阐述围绕"情感"(feeling)议题呈现的两个理论立场:其一,以亚里斯多德"模仿"论为基础,研究者假设故事结构与读者情感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继而对某些故事类型及其叙事策略具有的"情感影响力"(affectivepower)进行解释;其二,以修辞叙事学从读者角度对意义多样性的论述为基础,研究者强调审美体验对情感体验的调整与修整,从而揭示叙事作品对情感(故事人物情感与读者阅读情感)的建构。前一种立场强调叙事与人类情感互相模仿,后者关注叙事以审美方式对情感进行调整。

  • 标签: 修辞叙事学 情感叙事学 情感
  • 简介:厨川白村(kuriyagawahakuson,1880—1923),是活跃于日本大正文坛的一位热烈而深沉的文艺思想家和批评家,也是日本大正时期的文艺思想家、批评家和理论家中,在中国被译介被言说最多,而且是影响最大的一个。90多年来,日本学界对厨川白村其人其学都做过怎样的研究、现状又如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对日本学界90多年来对厨川白村研究的状况作一简要的评述。

  • 标签: 厨川白村研究 评述 功过得失
  • 简介:随着高职学生技能培养逐步与世界接轨,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将是当前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该文调查发现,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兴趣不浓;教材陈旧;教学方式单调;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笔者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口语教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口语学习兴趣。

  • 标签: 口语 原因 主要问题 策略
  • 简介:东亚同文会于1898年成立,1946年解散,是现日本民间团体“霞山会”的前身。该机构组织编纂的《中国年鉴》是一种综合性中国年鉴,共出版过七回,系统记录了1910年至1941年间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是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 标签: 东亚同文会 中国年鉴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