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基层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施基础护理质量控制的体会。查找基础护理实施困难的原因,针对患者拒绝、护士决策能力不高和全面落实基础护理认识不到位、护理管理不力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基础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即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护士决策能力、强化护士服务理念以及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基础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均有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基础护理 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外科护理管理中有效运用层级质量控制的效果实施观察。方法:本次研究的调查人员为我院外科护理人员 80名,调查时间段为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将护理人员开展随机分组,研究组的 40名护理人员开展层级质量控制护理管理,对比组的 40名护理人员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比对比组高, p< 0.05。结论:将层级质量控制护理管理模式有效运用在临床外科护理管理当中,能够明显提升外科护理的质量。

  • 标签: 外科 护理管理 层级质量控制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6 月到 2019 年 6 月期间工作的 20 名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0 名),对照组实施常规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两组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后,根据感染率的发生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感染率的发生进行对比后,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明显降低院内感染情况发生,提高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64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 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 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 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工作态度、风险意识、基础操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96.16±1.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7.28±2.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预防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控制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我院于2020年2月至8月收治的50名静脉输液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办法,选取我院于相同时间段收治的50名静脉输液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对比两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风险。结果 对照组的留置针使用不规范、护理风险发生率相较于观察者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静脉留置针输液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5月~2019.4月我院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该时间段作为对照组,选取该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30例病患纳入到研究中;在2019.5月~2020.5月我院进行规范化护理管理,该时间段作为观察组,选取该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30例病患纳入到研究中,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在管理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段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过程中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规范化护理管理 预防 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控制门诊输液大厅的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 :本次样本研究选取时间自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3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的门诊输液大厅接受静脉输液的 120例儿童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 120例行静脉输液的儿童患者分别成立两组,对照组 60例与实验组 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输液风险的发生率更低,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加良好,经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门诊输液大厅接受静脉输液的儿童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 静脉输液风险
  • 简介:医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s)亦称医院获得感染。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手段、医疗器械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各种监护仪、导管、内窥镜等新技术的应用及新手术的开展,使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加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贯穿于医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手术室是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

  • 标签: 巡回护士 控制感染 重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供应室消毒医疗器械清晰质量控制效果分析。方法:分析我院 2017 年 -2019 年期间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记录清洗质量管理的情况。在消毒供应室小区选取 100 件作为对照组, 100 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医疗器械清晰的合格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医疗器械清晰合格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清洗效果,各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对照关系,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 P<0.05 。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通过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可以有效的提升质量控制管理办法,调整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水平,逐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水平,提高综合医疗治疗安全效果。

  • 标签: 医院消毒 供应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血糖控制与食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0年3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60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患进行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与常规肺结核抗菌治疗,还要对其给予基本的生活干预,同时还要制定食疗计划,让病患每1周到2周来医院复查一次,检测肝肾功能情况,统计低血糖发生的次数,2个月后对病患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糖蛋白进行对比,同时对病患的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防范医疗护理风险。方法建立和完善社区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将标准化社区护理质量控制前后的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社区护理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价标准建立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均好于标准建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质控管理标准的建立与实践,提升了整个社区护理团队的服务能力。

  • 标签: 社区护理 质量控制 标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控制伤口感染护理对伤口快速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按常规护理伤口,对照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感染发生的例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能够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伤口愈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控制 护理 伤口感染 伤口快速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早期控制伤口感染护理对伤口快速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100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50例,按常规护理伤口,对照组 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感染发生的例数。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能够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伤口愈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控制 护理 伤口感染 伤口快速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实际价值。方法:挑选在我院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待的90例产妇,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助产管理,实验组选择助产士分层管理。分析两组产妇的2h出血量,会阴侧切、宫颈破裂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产妇产后出血和出现产伤的数量低于对照组,并且新生儿窒息的数量也较少,P<0.05统计数据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应用助产士分层管理方式能够减少产妇在分娩中的风险,预防产妇产后的各种并发症状。另一方面,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 标签: 助产士分层管理 产房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医院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手术室是十分重要的科室,也是开展手术的重要场所,而该科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压力大、节奏快、量大等特点,因而会导致护理风险有所增大,从而引发各种护理纠纷。而由于临床治疗中各种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也较高,这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基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展开论述。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管理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以2020年05月至2021年05月为研究时间,选取此时间段内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00例进行调查。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将100例新生儿分为两个不同小组。参比组新生儿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新生儿使用临床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管理后的管理服务质量、家属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管理后,实验组新生儿的管理服务质量好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管理时,使用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上研究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新生儿 管理服务质量 家属满意度 医院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中2019年3月至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供应室护理实施健康管理联合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后,护理人员对于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供应室实施常规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静配中心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对输液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择 2017 年 8 月到 2019 年 9 月在 静配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 88 名,所有人员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 44 名工作人员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 44 名工作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 优化 院感控制管理 ,两组管理后对比。 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的化疗药物包装、配置质量以及操作台环境满意度显然好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 静配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 运用 优化 院感控制管理 ,有效增强输液质量,提升输液满意度,该管理方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感染控制是医疗卫生领域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综合探讨了感染预防措施的关键要点。首先,患者风险评估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首要步骤。其次,手术室内操作规范包括无菌操作、垃圾处理和器械维护,确保无菌环境和安全。定期审核和改进是感染控制的核心,通过数据分析、策略审查提高措施有效性。最后,在应急情况下,迅速隔离患者、报告通知和术后感染处理是确保患者安全的紧急措施。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控制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