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编组站尾部平面调车技术设备落后,直接影响编组站的综合能力。哈局减速顶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与兰州局合作,应用计算机、模糊控制技术和可控减速顶、停车顶等硬件设备,初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获得了成功,在兰州西站尾部两条道上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编尾平面调车场的现代化改造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 标签: 编组站 平面调车 调速系统 控制理论 研究 试验
  • 简介:本文介绍了可控减速顶电磁阀故障自动检测、隔离报警系统的研究目的、技术方案的确定以及关键技术的解决,从理论上、技术上对实现故障电磁阀的检测及自动隔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验.

  • 标签: 电磁阀 故障 检测 自动隔离
  • 简介:介绍了基于VB的数据处理控件,并实现了其与船舶自动控制系统中组态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就船舶油耗控制数据处理控件的开发过程,论述了VB控件的编程方法,说明了该控件的功能模块及其工作机制.同时探讨了组态软件中控件的加载和使用方法。

  • 标签: 组态 控件 数据交换
  • 简介:1.问题的提出1995年由铁道部鉴定、已获“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的多信息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以其突出的抗干扰能力和多信息的特点,引起人们的肯定。将我国自动闭塞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无容置疑,微电子技术的采用带来一些新问题,并障碍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问题为:

  • 标签: 系统可靠性 多信息 移频自动闭塞 可维修性 自动闭塞系统 冗余系统
  • 简介:2008年1月14日下午,学会交通与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及其测试试验情况”,以及“综合收费业务系统(ITSN)”学术交流会及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专业委员会委员和部分成员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

  • 标签: 自动识别技术 车辆牌照 信息技术 技术交流会 技术专业委员会 交通
  • 简介:我国铁路编组站车辆溜放调速自动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速度,例如:驼峰设计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赶不上调速技术的发展速度;无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体制上还不够理顺;技术发展与经济效益脱节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今后行政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共同解决。

  • 标签: 编组站 驼峰溜放调速 自动化 中国 铁路 发展
  • 简介:10月15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宣布,该公司将使用英特尔芯片为其远洋航行的自动驾驶货船开发一个全球智能识别系统(IAS)。此次的强强联合或许意味着无人船时代正加速来临。

  • 标签: 智能识别系统 自动驾驶 英特尔 开发 货船 芯片
  • 简介:2013年4月,大同西供电段研制的"无人值守变、配电所直流屏参数远程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系统"通过了太原铁路局科委组织的技术审查。"无人值守变、配电所直流屏参数远程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直流屏交流输入二路三相电压、直流输出电压、电池电压、电池箱温度监测终端和段局域网语音报警、手机语音和短信报警终端组成。

  • 标签: 自动报警系统 无人值守 实时监测 直流屏 配电所 铁路局
  • 简介:2007年3月26日,上海新华集团举行隆重的“紫竹科学园区轨道交通暨重大工程自动化产业基地”开工仪式。该基地位于上海闵行区紫竹科学园区内,占地面积55亩,总建筑面积为47767平方米,由五大中心组成,它们分别是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制造中心和培训中心。该基地计划总投资约9,635万元,预计2008年上半年竣工。

  • 标签: 科学园区 工程中心 产业基地 轨道交通 自动化 紫竹
  • 简介:随着铁路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货运领域中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为铁路运营实现综合的管理与控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但是,在目前的货运管理及货物的识别手段上,我们仍是采用较为传统的管理方法并采用人工识别货物、货车、集装箱等设备的原始方式,这种情况不利于实现综合的计算机化管理。这是因为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人工识别的信息取样方式速度慢准确性差,不能为快速高效的计算机系统自动输入信息,也就不能实现货运管理的自动控制,这样就直接制约了货运领域

  • 标签: 自动识别 计算机化管理 集装箱 货运系统 计算机系统 货车
  • 简介:高速磁浮是继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和管道运输之后,填补火车和飞机之间速度空白的第6种交通运输系统.相比传统轮轨铁路,作为一种实际应用才十多年的新型交通技术,其发展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2007年京沪高铁动工前,也曾因究竟是使用轮轨还是磁悬浮技术而争论了5年之久.

  • 标签: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南交通大学 磁悬浮交通 轨道交通 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