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各类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肝酶谱的情况,分析血清肝酶谱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肝胆疾病患者200例,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5项,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选ALT、AST、GGT和ALP4种肝酶活性的测定值在各类肝胆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有差异,LDH升高不明显,与正常值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同一类肝酶其活性在不同疾病。结论肝脏疾病患者在有条件时尽可能做全套肝酶谱检测,以便临床全面、动态的观察疾病情况。

  • 标签: 肝胆疾病 肝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地区健康人群血清总胆固醇的情况和变化规律。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者给予有效干预。方法血清总胆固醇测定采用胆固醇氧化酶—终点法,为中生试剂;仪器为OLYMPUSAU640;使用朗道校准品。结果5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的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但有随年龄增大而上升的趋势,女性尤为明显。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异常比例也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30—45岁年龄组的男性总胆固醇增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60岁以上年龄组的女性总胆固醇增高例数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 标签: 血清总胆固醇 健康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新发心肌梗死与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12月于四川省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0例(AMI组),其中男性166例,女性114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6.39±12.93)岁。同时选取在心内科住院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55.10±14.41)岁。所有心肌梗死患者于6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相关梗死血管,结合心电图表现,分为单病灶组(178例)和多病灶组(102例)。所有入选者检测血清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同时测定胸痛发作后12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MI组血清尿酸为(352.18±65.20)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01.37±72.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病灶组比较,多病灶组血清尿酸[(322.17±69.40)mmol/Lvs.(374.38±54.39)mmol/L]、CK-MB[(40.32±18.41)U/Lvs.(75.50±20.27)U/L]、LVEDD[(47.53±6.39)mmvs.(54.30±5.13)mm]升高,LVEF[(61.27±7.18)%vs.(41.94±8.5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尿酸与CK-MB呈正相关(r=0.58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05,P〈0.05),与LVEDD无相关性(P〉0.05)。结论新发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同时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心功能越差,心肌损伤越严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尿酸 心功能 相关性
  • 简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布洛芬浓度。采用OV—17柱,布洛芬经甲酯化处理。正十八烷为内标,保留时间分别为492min与626min。方法快速、简便。回收率9466%,RSD=146%,线性范围1~40μg/ml。r=0.9996,最低检出浓度为0.2μg/ml。经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检测人体血液中的布洛芬浓度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布洛芬 血药浓度测定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门诊患者62例做六项生殖激素测定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及睾酮(T)。根据测定结果嘱患者进一步检查证实62例患者中,12例为高PRL血症,其中2例经CT检查或核磁共振诊断为垂体微腺瘤;7例经B超检查证实为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28例为黄体功能不足(LDP);15例未查明原因。

  • 标签: 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法 高催乳素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 黄体功能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血清滴眼液在治疗角膜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眼科收治的病例32例(40眼),对患者进行初次检查时,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培养结果,结果呈阴性的则予以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采取治疗手段后定期查看患者的情况,如疼痛情况、眼部变化以及并发症等。结果32例患者在接受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后,40眼中有16眼(40%)痊愈,18眼(45%)好转,6眼(15%)无效。结论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多种角膜病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保护眼部、加速角膜的愈合且无副作用,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自体血清 滴眼液 角膜病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血清CYFRA21-1的参考区间。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751例血清CYFRA21-1水平。结果CYFRA21-1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组男0.55-3.87ng/ml,女0.21-3.22ng/ml;<60岁组男0.42-3.16ng/ml,女0.34-2.63ng/ml。讨论建议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设立参考值,减少大龄男性(≥60岁)的假阳性率。

  • 标签: CYFRA21-1 参考范围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6例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采用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分析其与年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钙、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血糖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胎球蛋白A与年龄、血清hs—CRP、BUN及Scr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钙以及eGFR呈显著正相关;在校正年龄、hs—CRP、eGFR及血清钙后,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319,P=0.025;r:0.2525.P=0.016)。②PBG、eGFR和血清hs—CRP是血清胎球蛋白A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517、0.282和-0.371,以胎球蛋白A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血清胎球蛋白A(g/L)=0.243—0.002x血清hs—CRP+0.001×eGFR+O.011×PBG。③高胎球蛋白A组(≥0.45g/L)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胎球蛋白A组(〈0.45g/L)(52%比32%).且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P〈0.05)。结论:胎球蛋白A水平与老年男性的血清hs—CRP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eGFR的下降而下降;胎球蛋白A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高胎球蛋白A水平可能与老年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 标签: 胎球蛋白A 老年男性 高敏C反应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和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同时检测过CRP和血常规的患儿146例,观察不同患儿CRP指标与血常规中白细胞的相关性。结果146例患儿中,血常规结果,WBC>10×109/L的患儿有81例;CRP>50mg/L的患儿有43例,CRP>8.2mg/L的患儿有67例。WBC和CRP同时增高的有52例。根据病程以及血培养等结果显示,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为49例。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中CRP均>8.2mg/L,其中40例>50mg/L。结论CRP联合WBC检测在早期即可作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清CRP 血常规 白细胞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COPD患者临床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T3、FT3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比较T3、FT3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同临床缓解期相比血清T3、FT3明显降低,而T4,TSH,FT4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COPD患者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反映COPD的发展和转归。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甲状腺激素 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血清胆汁酸(TBA)含量变化,探讨血清胆汁酸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病血清胆汁酸生化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击伤后家兔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动态变化。方法220V交流电电击,复制家兔电击伤模型,分别于电击伤后6个时间点(0h、4h、12h、1d、2d、3d)采家兔心室血,以无电击家兔为对照组(C),测定各组家兔心室血清的LDH和CK。结果LDH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2d、3d时间点均显著上调(P<0.01或P<0.05),在电击伤后4h达最高值,以后有所降低;CK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三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1或P<0.05),在12小时升到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2d、3d渐回复至正常(P>0.05)。结论电击伤后血清LDH和CK的变化特点为电击伤存活案例的法医鉴定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程度早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探讨血清睾酮与早泄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评分将80例早泄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水平,对三组病例之间的血清睾酮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血清睾酮与早泄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三组早泄患者的血清睾酮分别为(12.85±6.52)nmol/L、(19.02±7.15)nmol/L、(26.61±5.83)nmol/L。重度早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者,中度早泄患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睾酮水平与CIPE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8。结论:不同程度的早泄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同时血清睾酮与早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早泄 血清睾酮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病历381份,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科室、适应证、单次用量、用药频次、给药途径、溶媒选择、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是否标注滴速及冲管、安全性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临床超剂量用药率为16.27%,溶媒不适宜率为24.67%,适应证不适宜率为16.80%,联合用药率为44.88%。结论:我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临床应用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建议医生应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采用离子分析仪这种自动化设备可以准确、简便的测定人体血氟和尿氟含量,可以判断人体内氟含量是否超标,对评价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居民环境氟暴露情况,判定国家地方性氟中毒防治规划落实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血清脂质水平。方法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G、血清TCH和HDL-ch水平。结果酒依赖患者组血清TC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HDL-c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大量摄入乙醇能改变神经系统组织细胞膜脂质成分。

  • 标签: 酒依赖 血清 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