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我院内科针对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了一整套康复护理方法,训练内容分为三个阶段预防性康复训练、生理性康复训练、机能康复训练,以常规护理作对照组(n=13),早期康复护理为实验组(n=19),入院21天后进行患肢运动功能评价,结果试验组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肛提肌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功能障碍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提升患者盆底肌力并降低尿失禁等事件的发生,对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提高很有帮助,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髋关节术后的康复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facilitationPNF)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最大的限度回归社会。方法对2007年11月至2011年4月对45例髋关节术后的患者应用进行PNF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关节活动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原则。结果多数患者在康复训练20-45天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PNF用于髋关节术后的康复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 标签: 髋关节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早期进行肢体康复治疗后,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方法选择住院患者中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74例,均经过脑CT、MRI检查证实,诊断明确。采用随机化原则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使用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定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时的肢体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状况。结果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治疗较单纯内科治疗功能状况恢复好。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早期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降低脑卒中病人的残疾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127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81例病人能自行行走,22例病人能借助拐杖行走。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降低废用性肌萎缩、关节僵硬挛缩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及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康复治疗方法进展。方法分别从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方法都对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康复有效。结论随着进展,现在的康复治疗多选择综合治疗法,这样康复率比较高。

  • 标签: 脑卒中 后肢体痉挛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腓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2例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对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随访调查,32例患者中骨折愈合良好的有27例患者,可以正常负重,踝关节、膝关节及小腿的活动基本没有限制,日常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对于腓骨骨折术后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有效预防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关节痉挛得到减轻,促进骨折愈合率的提高,使关节功能能够尽快恢复。

  • 标签: 腓骨 骨折 早期康复治疗 肌肉萎缩 骨质疏松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脑卒中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如果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受损机能和生活能力,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文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护理,结合临床实践,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同时指导家属学会合理的护理方法,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日摆脱病痛之苦,恢复机体健康。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髌骨软化症是一种髌骨软骨面与其相应股骨踝面的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是引起膝前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阐述了髌骨软化症的中医病因,介绍了当前西医病因研究;髌骨软化症的康复治疗针灸疗法;手法治疗;小针刀疗法;运动治疗;注射治疗;综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目前以中医疗法配合其他疗法是当前较长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治疗髌骨软化症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髌骨软化症 病因 康复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腺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腺肿瘤作为一种癌症会让患者体会到无尽的痛苦,而且,腺肿瘤发病率高,随时都可能夺取患者的生命。所以,对腺肿瘤患者进行心里护理至关重要。在腺肿瘤术后的护理与观察也是让患者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腺肿瘤进行分析,并且对腺肿瘤术后的护理与观察进行研究,这对腺肿瘤患者来说是一个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心理护理 腺肿瘤病人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基层医院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tracksurgery,FTS)治疗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20例同期住院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观察组)和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FTS组同传统组相比,手术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提前等差异有显著性。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FTS理念可明显加速胃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而且在基层医院开展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个案护理管理在创伤康复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康复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创伤康复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专科个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显著大于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个案护理管理在创伤康复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及总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专科个案护理管理 创伤康复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脏患者康复的相关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各为20人。医护人员对观察组采取专业的护理措施实行干预,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有效人数达到18人,占总数的90%,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15人,占总数的79%。观察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有助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衰 护理干预 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两个月的护理及观察,治疗组在护理后改善尤为显著,各项疗效标准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褥疮病人治疗护理都很困难,特别是4期褥疮,愈合更加困难。笔者通过清创换药、营养支持、康复新湿敷创面治疗4期褥疮22例,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老年 4期褥疮 营养支持 碘伏 清创 康复新湿敷
  • 简介:摘要目的以盆底恢复效果为评价指标,探讨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临床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120例患者,采取Kegel盆底康复锻炼法、膈肌锻炼法、阴道哑铃或锤体训练、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等措施对产后伴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女性进行综合治疗及个性化治疗,通过测定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及问卷调查等,评价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等,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康复综合治疗技术能有效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提高产后妇女盆底肌肌力,是一项有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干预措施,配合个体化治疗方案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 干预手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受过常规治疗的28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心理健康干预以及功能锻炼指导等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280例颈椎病患者中,治愈患者198例,占70.7%;好转患者70例,占25.0%;治疗无效12例,占4.3%,总有效率高达95.7%。结论在常规治疗后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患者身体恢复效果更加明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康复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