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观察大鼠下丘脑各核团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结果显示,大量NOS阳性神经元见于下丘脑外侧区,视上核(SO)和室旁核(Pa);出现较多NOS阳性神经元的部位是视前大细胞核,见到少量NOS阳性神经元的部位是室周核,视前内侧区,视前外侧区和下丘脑前区,结论: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的许多核团。

  • 标签: 下丘脑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阳性神经元 分布
  • 简介:目的观察荷CEA-rV的DC增强CD3AK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功能。方法用脐血制备脐血单个核细胞(UBMC),培养3h后,收集悬浮细胞制备CD3AK,重悬贴壁细胞制备DC。DC培养3d时加入CEA-rV,制备CEA-vV+DC;在CD3AK培养8d时,加入CEA-rV+DC混合培养,制备CEA-rV+DC+CD3AK。用MTT法测效应细胞UBMC,CD3AK,DC+CD3AK,CEA-rV+DC+CD3AK,分别对CEA阳性靶细胞:LOVO,A549和CEA阴性靶细胞:肝癌细胞株BEL-7402,红白血病细胞株K652的杀伤活性。结果①用CEA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对四种靶细胞株的鉴定结果表明,LOVO和A549确是CEA阳性细胞株,BEL.7402和K562确是CEA阴性细胞株。②培养10d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高表达MHCI,Ⅱ类分子CD86(82.7%),CD80(51.1%),CD83(57.5%),CD40(69.4%),低表达CD123分子,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DC细胞呈不规则形,有大量突起和伪足,成熟DC直径15-20um,胞浆线粒体,内质网丰富。证明为成熟DC。③CD3AK细胞和单纯UBMC细胞的流式细胞仪的免疫分子表型结果是,无论CD3,CD4,CD8和CD28,在CD3AK细胞组中的比率都是UBMC组的二倍以上。说明CD3AK组中成熟T淋巴细胞量明显高于UBMC细胞组。④三种效应细胞CEA-rV+DC+CD3AK,DC+CD3AK和CD3AK对四种靶细胞的杀伤率均比单纯UBMC组明显提高(P〈0.01),而且CEA-rV+DC+CD,AK组〉DC+CD3AK组〉CD3AK组〉UBMC组。说明细胞因子,DC和CEA-rV都有进一步提高UBMC广谱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⑤CEA-rV+DC+CD3AK和CD,AK相比较,对CEA阳性细胞LOVO和A549的杀伤活性提高的显著性(P〈0.01)明显优于对CEA阴性细胞K562和BEL-7402显著性(P〈0.05)。说明CEA-rV+DC能显著提高CD3AK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的特异杀伤活性。CEA-rV+DC+CD3AK组和DC+CD3AK组相比,对CEA阴性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CEA阳�

  • 标签: CEA重组痘苗病毒 树突状细胞 CD3AK细胞 CEA阳性肿瘤细胞
  • 简介:为了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检测4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及Hp感染的变化,并以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胃泌素的变化为对照,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为159.3±42.1ng/L,对照组为96.8±32.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分级A、

  • 标签: 血清胃泌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肝硬化患者 乙肝后 胃泌素浓度 Hp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该病呈世界性传播,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0%的人口携带表面抗原(HBsAg),这些人将有25%会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HBV感染在我国仍将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广泛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免疫应答 疫苗接种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表面抗原
  • 简介: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它不仅在多种肝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还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肝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而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有效的缓解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因此,ICAM-1水平和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关系成为近期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ICAM-1与干扰素抗乙肝病毒应答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干扰素 抗病毒 应答
  • 简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我院1990年10月~99年6月对1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进行手术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CT
  • 简介: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为主,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钿胞可存在,但量少,病变分布不均匀:慢性胃炎临床常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浅表性胃炎病变较轻,是指炎性细胞浸润局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层的表层、腺体完整无损,当病变进一步发展时腺体破坏,萎缩或消失,粘膜变薄,表面上皮细胞失去分泌粘液的能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返流、遗传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慢性胃炎 胃粘膜 慢性炎症性疾病
  • 简介:  1临床资料  2005年11月17日初诊,李某某,女,43岁,腰痛,上肢手部肿胀,晨起眼睑浮肿,发病年余,曾用中西药效果不显,用药情况小详下肢及腰冷痛,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滑.化验检查:尿潜血(++),尿蛋白(++),颗粒管型(1~3),透明管型(0~2),诊断为慢性肾炎,治疗原则:温阳健脾,利水消肿.……

  • 标签: 慢性肾炎治 治验 验例
  • 简介:1病例资料1.1病例1患者女,23岁,因全身皮肤色素异常伴掌跖角化3年就诊.患者因习惯性便秘,间断口服肥儿丸、七珍丹、黄连上清丸8年.7年前开始出现闭经,3年前全身皮肤色素加深,脐周出现色素减退斑,1年前色素减退斑逐渐增多,扩展至躯干、双上臂及双股部等,并且双侧掌跖出现角化,伴口干、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等.

  • 标签: 医源性砷中毒 皮肤
  • 简介:初春时节,常常是热几天冷几天。即使是晴天,也是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尤其是凌晨4—5点,气温降至最低值,比中午时分要低10度以上。所谓“罗衾不耐五更寒”,温度的变化幅度过大,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常常会诱发和加重一些慢性病症。

  • 标签: 慢性病 发作 人体健康 气温 最低值 初春
  • 简介:一、便秘诊治流程提出的背景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其病因包括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

  • 标签: 中国 诊治流程 慢性便秘 诊治指南
  • 简介:<正>慢性胰腺炎(C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持续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如脂肪泻、糖尿病等。CP的治疗十分复杂,且十分棘手,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案。其治疗主要着眼于控制腹痛,解除胰管梗阻,纠正消化吸收不良,及并发症的控制,保护残存的胰腺功能。当出现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按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治疗。下面就近几年CP的治疗现状,按内科综合治疗,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作一综述。1内科综合治疗1.1病因治疗由于CP是一多病因疾病,积极查找引起CP的病因,分别给以祛除或对症治疗,如戒酒,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内科综合治疗 胰腺炎治疗 脂肪泻 外分泌功能 胰腺切除术
  • 简介:慢性胰腺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胰实质的反复或持续性损害,常伴有胰腺体广泛纤维化、腺泡萎缩、胰腺钙化、假性囊肿形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慢性胰腺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多见,男性远较女性多见。本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在国外以慢性酒精中毒为主要原因,而国内以胆道疾病(胆道感染和胆石症)为常见原因,但近年来酒精性胰腺炎呈上升趋势。慢性胰腺炎症状繁多而无特异性,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三方面:胰腺炎急性发作的表现,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治疗 假性囊肿形成 慢性酒精中毒 酒精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
  • 简介:慢性肺心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因慢性支气管炎所致。死亡率较高。我国自1973年开展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的防治以来,病死率已从31.7%降至14.6%。慢性肺心病虽不能根治,但如治疗适当,加强自身保健,可以缓解症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病人亲属若能掌握一定的家庭护理知识,可使病人减少去看急诊或住院的次数。戒绝烟酒是维护呼吸道防御免疫力的重要举措,在缓解期适当地参加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散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慢性支气管炎 家庭护理 中老年人 体育活动 病人亲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