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到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 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 30例。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患者提供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 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 研究组手术室护理 管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风险意识 手术室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评分。结果在风险事件上,对照组发生率17.5%,观察组为5.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基础管理、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等护理评分上,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既可有效减少各种风险事件,且可提升护理评分,值得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门诊采血实施护理风险对其护理风险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5例门诊采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控前),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5例门诊采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控后),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门诊采血实施护理风险管控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采血 门诊 护理风险管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LR、MPV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确诊的哮喘患者120例,门诊稳定期患者70例,住院急性发作患者50例,以及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记录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及血常规。比较三组间中性粒细胞计数、EOS%、MPV、NLR的差异,并使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MP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急性发作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中性粒细胞计数、NLR、MPV显著高于非急性发作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非急性发作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值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EOS%、NLR、MPV、MPV+NLR对哮喘急性发作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分别是0.673、0.650、0.850、0.808、0.752、0.886。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NLR与MPV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道的炎性水平,两者联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哮喘的急性发作风险,有利于早期病情评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平均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风险管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产科护理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观察本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收的 286例老年病房患者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4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安全管理目标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各组处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危险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在危险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 0.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13.9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更高。

  • 标签: [ ]老年病房 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的护理管理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5至2017-05我院ICU的病人102例,随机选择其中的51例以ICU日常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的病人为参照组,其余51例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为探究组,进行此次研究的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探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出现差错、突发事件发生情况等护理情况都与参照组有差异,同时探究组的护理质量总体评分,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人员与人沟通水平、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度、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等,都与参照组的各项数据评分相比有优势,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的护理管理中,与传统护理管理方式相比,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风险发生有更大的优势,推荐临床在ICU护理管理中。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 护理管理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60例,依照建档顺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意外、护理技术缺陷、责任差错)发生率。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67%(29/30)高于参照组80.00%(24/30,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实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常规护理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 方法 纳入分析的132例患者均于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入组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4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开展,分别采用风险管理(实验组,n=66)及常规管理(对照组,n=66)开展管理,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发生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意外坠床、误吸等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风险管理,可降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风险管理 重症监护室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骨外科科室收治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骨外科科室收治的16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骨科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风险管理 骨科科室 患者满意度 护患纠纷 护理风险发生率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专门针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以规避、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降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

  • 标签: 企业价值评估 财务风险 管理
  • 简介: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风险社会的时代,面对预防和惩治犯罪的巨大压力,我国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在追求自由价值的同时,应当给予安全价值以更多的考虑,协调好自由与安全的冲突,处理好保障公民自由与防范社会风险的关系,从而正确引导刑事立法,合理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

  • 标签: 风险社会 自由价值 刑事政策 刑事立法 视域 安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EART风险评分在老年急性胸痛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已有急性胸痛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老年急性胸痛患者,计算HEART风险评分。研究终点为患者就诊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 735例急性胸痛患者来诊,最终入选389例老年急性胸痛患者,其中190例(48.8%)发生MACE。HEART风险评分的范围为2~10分,平均(5.7±1.4)分。在全部老年患者中,HEART风险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95%CI:0.68~0.78),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分别为0.72(95%CI:0.63~0.81)和0.73(95%CI:0.67~0.79),在女性和男性患者中分别为0.76(95%CI:0.69~0.83)和0.70(95%CI:0.64~0.77),在既往有冠心病患者和无冠心病患者中分别为0.68(95%CI:0.64~0.77)和0.77(95%CI:0.71~0.83)。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低危组(评分2~3分)、中危组(评分4分)和高危组(评分5~10分),MACE发生率分别为6.7%(1/15)、22.6%(12/53)和55.1%(177/32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6,P<0.001)。结论HEART风险评分可有助于老年急性胸痛人群的危险分层和处理策略选择。

  • 标签: 老年人 胸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诊处理 风险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口腔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 7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38)风险管理,对照组( n=38)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口腔科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口腔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来说,我国在开展药品生产和上市管理时,其中各项流程都较为完善,而目前临床研究中发现,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但也较为缺乏的一项生产步骤为工艺验证工作。尤其是在开展现代化的工业验证时,往往凭借经验和相关工作人员主观性开展,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而我国在进行药品工艺验证时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大多数制药企业来说,在进行药品生产工艺验证过程中,仅仅将理论环节进行了完善,没有将其落实与药品生产的管理中,所以在实际开展药品生产工艺验证时,需要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药品的生产质量,使药物合理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药品生产 风险管理 应用价值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评分。结果在风险事件上,对照组发生率17.5%,观察组为5.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基础管理、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等护理评分上,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既可有效减少各种风险事件,且可提升护理评分,值得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风险事故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A组的20.00%(P<0.05)。B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A组的84.44%(P<0.05)。结论在普外科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病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口腔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 7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38)风险管理,对照组( n=38)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口腔科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口腔科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