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在工业文明席卷全球,现代化无孔不入的今天,人类早已被自己创造的文明所伤害,愈发远离了本真、纯粹的生命状态。而被称为"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的西藏,因其圣洁的色彩,被视为人类无可替代的灵魂栖息之地。无以计数的人们不远万里前来朝觐这块神性的土地,寻找共同的精神家园,写下了无数精美的诗文篇章。在对西藏的书写

  • 标签: 西藏 雪域高原 心灵 精神家园 工业文明 生命状态
  • 简介:从可可西里到羌塘高原,是一个巨大的野生动物王国.栖息着30多种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以藏羚的家族最为繁茂.二十余年前,是藏羚的鼎盛期,这里曾生存着十万只以上的藏羚.它们在蓝天白云之下,在无垠的荒原上自由地觅食,生生不息.

  • 标签: 藏羚羊 远古时期 青藏高原 野生动物 珍稀动物 鼎盛期
  • 简介:雪域高原献忠诚——记陕西省优秀援藏干部刘新余文\辛建斌一1995年5月23日,刘新余作为陕西省选拔的第一批援藏干部从咸阳出发来到了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担任县委书记。他走的前夜,患有脑血栓、73岁高龄的父亲老泪纵横。刘新余强忍着别离的复杂心情劝慰父亲好好...

  • 标签: 雪域高原 西藏阿里地区 刘新 农业综合开发 援藏 县委书记
  • 简介:立秋后的第三天,一个很闷热的下午,省作协会员曾小平风尘仆仆来到我办公室,虽然认识不久,但我们已经一见如故了。看到曾小平,看到他的诗稿《雪,飘飞的诗行》时,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雪域鹰鸣听羌风”,

  • 标签: 诗行 办公室 作协
  • 简介:14年前,在合肥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的王香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的愿望是学钢琴。2015年的高考中,王香君作为安徽省历史上首位盲人考生参加普通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天津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录取,成为通过普通高考考上专业音乐学院的首个肓人学生。2018年的春节,

  • 标签: 女学生 圣地亚哥 盲人 天津音乐学院 春晚 美国
  • 简介:<正>城中有大学,大学有爱情;爱情借助环境,总事半功倍!北京大学——未名湖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如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

  • 标签: 城中 中心花园 一饭 大中路 春园 淡泊宁静
  • 简介:再创圣地新辉煌访延安市委书记高宜新1989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延安时讲:“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方针?还得发扬延安精神。”1995年省委书记安启元又发出了“宏扬延安精神,塑造圣地新形象”的号召。1996年秋在西安召开的塑造行业新形象大会上,省委、省...

  • 标签: 延安精神 市委书记 新辉煌 新形象 精神文明建设 圣地
  • 简介:康北高原之上,拥有1300多年建制史的甘孜县位于川藏交通枢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它内连康定、成都,外接青海、西藏、甘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其灿烂的多元文化,堪称康北历史人文中心。甘孜县城所在地甘孜镇位于县境南部绒岔河与雅砻江交汇处东北岸的山原台地,海拔3410米,距州府康定385公里,距省会成都742公里,川藏公路北线(3]7国道)由东至西纵贯县城南部。干百年来,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用他们惊人的智慧,超常的创造力,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 标签: 甘孜县 格萨尔王 文明之光 茶马古道 兵家必争之地 多元文化
  • 简介:《菊花》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这一小说,以展现女性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展示男性与女性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的对立,关注女性在环境的选择上面临的困境,期盼人们尊重和重视女性生态伦理。这一解读,将把《菊花》的主题上升到对长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一种超越,同时给当代人探讨女性的境况以启示。

  • 标签: 生态批评 《菊花》 约翰·斯坦贝克 短篇小说 男性中心主义 构思
  • 简介:藏地阿里,听起来便让人思绪漫延的一个神秘地带,低得触手可及的卷云,碧绿如玉的圣湖,延绵似锦带的雪山,虔诚质朴朝圣的人们……勾勒出一幅大美圣地的绝色画面。择了这样一个秋色渐浓的秋日,约上一众好友,乘坐越野车从拉萨出发,往返将近5000公里,来一场为期14天的逐梦之旅,去体验藏地的伟大和神奇。

  • 标签: 圣地 大美 阿里 尼康 影像 越野车
  • 简介:“雪”即拉萨布达拉宫脚下的一片地方,在其城墙外西侧的文艺边上,有一座端端正正、四四方方的两层院落,乍一看去没有什么特别,仔细一瞧,涂在它屋檐下的一条醒目的“喇嘛红”又似乎向人们昭示着一种特别的意义。原来,它就是在西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手工业机构——“堆白勒空”(勒空即单位、机构之意)的遗址,那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激动人心的故事,产生过多少名动雪域的能工巧匠,是今天的我们不该忘却的。

  • 标签: 社团 工匠 公司 布达拉宫 西藏历史 “雪”
  • 简介:在人生漫长而短暂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难忘的日子。对于许多共产党员来说,入党宣誓的那一天便是其中的一个。

  • 标签: 雪域高原 宣誓 入党 故事 历史 共产党员
  • 简介:几年前,李娜一首荡气回肠的《青藏高原》,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勾起无数厌倦了尘世的喧嚣,渴望着能够“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净,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的生灵对雪域高原的向往。但是,种种条件的限制,使真正能够前往西藏,身临其境领略其独特魅力的人成为少数。

  • 标签: 唤醒 李娜 上海博物馆 文物 藏文 西藏
  • 简介:<正>辽宁青年诗人赵天山带着浓郁的诗情写了一部中篇小说:《西圣地》(刊于1990年4期《十月》),小说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今年7月《十月》编辑部又专为这部小说开了个座谈会。不少人很称赞这部叙述语言奇特,字里行间充满克拉玛依的油味、风砂、景观,堪称是具有西部文学色彩的小说。

  • 标签: 景观 民族 热爱生命 天山 中篇小说 辽宁青年
  • 简介:老年是与死亡密切相关的话题之一。《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经历了力量的衰退、修补与新生三个不同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恰好对应着作家对死亡以及生命的态度上所持有的三个基本观点:死亡的必然性、生命的抗争性和生命的延续性,蕴含了作家对于死亡与生命的思考,即作家独特的死亡哲学。

  • 标签: 《老人与海》 力量 死亡 生命
  • 简介:【摘 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压舱石和传家宝,延安精神主要蕴含着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要用延安精神淬炼灵魂,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要用延安精神校正偏差,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在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真抓实干上;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克服特权思想、密切党群关系上;要用延安精神锤炼品质,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体现在敢于斗争、勇于斗争上。

  • 标签: 百年 政治生态 圣地 延安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正>一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部队青年作家杨景民的总题为《雪域柔情》的两部系列中篇小说:《傍黑,离开无人区》(《昆仑》1987.3)、《圣水湖》(《西南军事文学》1987.5)。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阅读了这两部作品。掩卷凝思,霎时,那在世界屋脊的冰山雪岭中艰苦战斗的英雄测绘兵的身影,那严峻复杂而又饱含丰富人性人情的高原军营生活情景,那在汉藏同胞心灵深处交流激荡的血肉情感和民族团结和睦的心愿,那高原古城浓郁古朴的民风习俗……这一切,仿佛溶汇、幻化成雪域生活的七

  • 标签: 兴趣阅读 中篇小说 生活情景 军事文学 民族团结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