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我效能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还增施自我效能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忧郁、缺少活力、思维障碍、激活度以及敌对猜疑维度条目均分较护理前均明显下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缺少活力、思维障碍、激活度以及敌对猜疑维度条目均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有利于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对提高治疗效果及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我效能 精神科护理 精神病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持续累计时间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1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定社会功能,于入组第1周末起每周末评定1次;对其中50例患者在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统计患者精神症状持续时间,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入组第4周末起,患者社会功能量表总分与精神症状存在时间呈负相关,第10周末达中度负相关。精神症状存在时间对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随住院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第10周末影响度达23.01%。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与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总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因子呈负相关(r=-0.2862、-0.2814,P〈0.05)、敌对猜疑因子与社会功能量表中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呈正相关(r=0.31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存在和持续时间越长,社会功能减退越明显,可能与精神症状引起的内在性应激导致大脑神经突触保护性关闭和神经细胞萎缩、神经元退化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持续时间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简明精神病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开展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以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痴呆治疗)20例、研究组50例。结果在治疗第4周末时,研究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周末及第8周末时,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够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痴呆患者采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40例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各10例,对比组间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其他3组治疗8周、16周后的NPI总分均明显较低,且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NPI总分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NPI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三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更好地改善痴呆患者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用药较为安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技工院校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症状的缓解效果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症状进行分析,探讨心理辅导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和焦虑症状方面的作用。

  • 标签: 技工院校 心理辅导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微信平台心理干预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心理及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将COVID-19患者按病区楼层将91例作为对照组,98例作为作为微信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口服清肺排毒方,利用微信平台对微信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乏力、纳差、胸闷、失眠、出汗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利用微信平台对微信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周后,微信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4.20±9.10)低于对照组(46.60±10.68)(P<0.05),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84.8% (56/66)明显高于对照组68.5%(37/64) (P<0.05),对失眠、纳差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胸闷、乏力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OVID-19患者恢复期,通过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对失眠、纳差有较好的效果,对胸闷、乏力也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 恢复期 微信 心理干预
  • 简介:高校学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生活、学习的特定年龄组的人群。他们处于青春期的心理调整时期,担负繁重的学习任务,并处于前途、婚姻等的选择阶段。围绕着学习、前途、婚姻问题,他们自愿或不自愿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在各种压力下,有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了杰出人才,而有些却出现了各种心理精神障碍,甚至一厥不振,成了精神残疾者。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高校学生的心理

  • 标签: 高校学生 心理精神障碍 心理障碍 神经衰弱 大学生 调查分析
  • 简介:焦虑症一般建议焦虑症的患者饮食宜清淡。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来说,应该合理安排生活,防止暴饮暴食或进食无规律。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加重症状。对有心脏病症状的患者来说,则应远离有刺激性的烟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等,因为它们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心脏早搏等,使已有的症状更突出。另外,要注意进食后不要马上休息。平时可多饮用大麦茶。

  • 标签: 精神疾患 饮食 心理 合理安排 交感神经 焦虑症
  • 简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在民族心理基础上的升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然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对民族心理进行优化。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心理品质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摈弃不良的落后的民族心理糟粕。

  • 标签: 民族精神 民族心理 社会价值 民族精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7月,筛选济南市优抚医院及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采用随即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2例,均给与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包括治疗性沟通心理治疗、团体认知干预、家庭支持系统构建,持续6个月。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BPRS、SDSS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内对比两组GAS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减轻社会功能缺陷。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治疗 心理康复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在国内,“知人论世说”是探晓作品内容主题与作者心理的一贯路径,认为作品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而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另辟他径,把文学作品内容和本源归结于创作主体的深层心理,从而创设了分析文学作品的新天地与新视角。本文将以史铁生作品为载体通过精神分析理论探索作者压抑升华的创作之路。

  • 标签: 本能 史铁生 压抑 升华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一种处于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用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其他职业无法想像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科护士面对的心理压力,提出护理的应对措施,以促进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溃疡主要发病诱因及性别分布情况。方法对我科自2003—2011年8年间收治的458例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除创伤性外,口腔溃疡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其诱发原因主要为精神心理因素。结论口腔溃疡的病因多为综合因素引起,除创伤性直接因素引起以外,虽与遗传、微生物感染、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但病因仍不明确,而通过临床分析,女性患者占多数比例。这除了与女性的生理心理方面有关外,进一步联系到病史得出,多有精神心理等方面原因,而占少数比例的男性患者也不例外。

  • 标签: 口腔溃疡 精神心理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中国人的心理症状进行了探索与诠释。对3个不同的样本(1890人的SCL-90测验的成人样本,951人的PDRS测验的成人样本,2654人的PDRS测验的大学生样本)进行因素分析,并与国外研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人样本因素分析呈现比较稳定的结果,其中人际困扰、躯体化、自杀风险和网络成瘾为贡献率最大的因素。对为何中国人样本四大症状成为最重要的因子进行了讨论和诠释,提出中国及东方的金字塔文化假说,认为其特征是多限制与超稳态,与西方的球体文化明显不同。多限制特征假说可以贴切地解释中国人的心理症状的文化意义。

  • 标签: 心理症状 因素分析 人际困扰 躯体化 自杀风险 网络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心理护理后的临床实效性。方法选取81例癌症患者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需进行基线调查,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试。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每个研究对象干预4周,随访期为31天,随访期结束时再进行一次各量表的测试,作为干预效果评价的依据。分析数据建立Excel数据文件,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干预前,81例癌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干预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心理干预4周后,干预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表明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干预前,两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生活质量各个因子和总健康状况因子的得分,干预组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在社会支持评估方面,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均无明显改变,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干预措施对社会支持评估影响不大。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缓解老年癌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部分生活质量,对社会支持评估作用不明显。

  • 标签: 老年癌症患者 心理干预 抑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