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油菜是广德县的主要农作物,广德县地处江南,具有适宜油菜生长的光、温、水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方式。每年的油菜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但近些年来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劳力不足,传统油菜种植方式需要大量劳力,强度大、效率低。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县农机部门选准油菜种植环节为突破口,在机开构撒(点)油菜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油菜生产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并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程度达75%以上。该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同人工相比,每亩减少用工量为4—5个工日,亩增收油菜籽5-20kg。这种油菜生产机械化过程包括机械种植、机械化配套农艺和机械化收获。

  • 标签: 生产机械化技术 油菜生长 油菜生产机械化 种植方式 大面积推广 机械化收获
  • 作者: 冯赞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青年与社会》 2009年第1期
  • 机构:新课改后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探究二改为了《油菜种植的计算》。这堂课上完后很多学生都不明白,那么这堂课教师应如何讲授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呢?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教学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本县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做大做强油菜产业的思路与对策。关键词:油菜产业思路对策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的80%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浦城县常年油菜种植面积8万亩,近年上升至10万亩。油菜是食用油的主要原料来源,市场形势良好、需求潜力较大,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油菜产业,对调优冬季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虽然浦城油菜产业近年来有较明显的发展,但商品菜籽品质不高、机械生产发展不快、生产销售衔接不紧、产品深度加工不够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必须强化基地建设、引进更新品种、加大技术推广、培植龙头企业,推动油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 标签: 产业思路 做做 做强
  • 简介:通过锌钼肥喷施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在亩施尿素32.5公斤,钙镁磷肥37.5公斤,硫酸钾15公斤条件下,喷施锌钼肥有增产效果.钼酸铵每亩投入100克配成0.1%浓度在初花期喷施,比对照增产21.10公斤,增产34.8%,亩投资30.00元,亩收入增加42.20元,亩净收入增加12.20元,投产比为1:1.41,效果极显著.硫酸锌每亩投入100克配成0.1%浓度,在初花期喷施,比对照增产5.00公斤,增产8.3%,亩投资0.30元,亩收入增加10.00元,亩净增收9.70元,投产比为1:33.33,效果良好.

  • 标签: 大眼泥田 微量元素肥料 随机区组试验
  • 简介:1.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我国是油菜大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1亿亩左右,占世界总面积的1/4强。但是由于生产手段落后、生产成本高、油菜生产的效益比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了油菜生产的发展。我国油菜的生产区域主要是集中在长江流域的冬油菜产区和北方的春油菜产区。长江流域

  • 标签: 油菜生产 冬油菜 生产机械化 机械化生产 持续发展 种植面积
  • 简介:摘要:思南县位于铜仁市西部地区,属于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中心地带,有着乌江明珠的称号。思南县以种植油菜为主要作物,现阶段致力于实行机械化栽培助脱贫,在油菜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油菜菌核病,这是对油菜生产产生威胁力度最大的病害之一。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发病几率逐渐提升,严重威胁着油菜高产稳产,为此要切实控制该病危害,深入研究油菜菌合并发生以及防治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要分析油菜菌合并发生特点,提出有效防控手段。

  • 标签: 油菜菌核病 发生特点 防控技术
  • 简介:东兰县秋冬种油菜历时已久,由于受秋冬干旱天气的影响,加上人为栽培管理粗放,油菜产量与效益较低,严重制约着油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笔者通过近年来对该县油菜低产状况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油菜高产栽培措施对策,为提升油菜产量效益提供参考。

  • 标签: 秋冬种油菜 低产原因 现状分析 对策措施
  • 简介:摘要 : 根据油菜生长的生物学特性 , 结合昆明市气候条件分析 , 总结了昆明市县油菜高产稳产的有利气候因素及应当预防的气象灾害。

  • 标签: 昆明市 油菜种植 气候条件
  • 简介:一、引言我县历年油菜播种面积达6~7万亩.在气候适宜,无病虫害的条件下,全县油菜平均亩产可达100~150公斤.丰年甚至可达200公斤.分析我县多年来的油菜产量状况,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油菜菌核病.如1987年,全县平均田间病株率40%(严重者达80%),该年我县油菜平均亩产仅40多公斤.油菜菌核病在本县始发生于每年的3月

  • 标签: 油菜菌核病 油菜产量 田间病株 油菜播种 气候适宜 发病程度
  • 简介:为了找出差异基因用于高油酸油菜育种,对两个油酸含量不同的高油酸油菜材料(油酸含量分别为84.4%和56.2%)成熟期种子进行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IlluminaHiseq,M2000测序得到8.09Gbcleanreads,组成52361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659bp。比对公共数据库得到48911f93.41%)个氨基酸序列。鉴定出6414个在高油酸油菜和低油酸油菜中差异显著的基因,这些基因有1296个在高油酸油菜中上调表达(20.21%),5118个下调表达(79.79%),共有2043个差异基因在119个代谢通路中富集表达。将其中14个与脂肪酸代谢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Bna0799930,Bna0104450和Bna0305890在高油酸油菜中上调表达,其余的下调表达。Bna0501620,Bna0391450和Bna0084310在高油酸油菜中的表达量超过低油酸油菜中表达量2倍以上,分别为4.48倍,4.21倍和2.26倍。这些新发现的差异基因可用于高油酸油菜分子育种研究。

  • 标签: 高油酸油菜 转录组 定量PCR
  • 简介:受气候变化、油菜品种及种植技术改变等影响,现行的油菜菌核病气象指标已不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田间试验、大田调查等方法,并结合相关科研成果,进行新一代油菜菌核病气象指标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初日应提前至2月1日,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

  • 标签: 油菜 菌核病 气象指标
  • 简介:一、基本情况遵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属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地农业区,下辖35个镇(乡),全县总人口128万人,总耕地面积114.8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7.54万亩。年产水稻34.524万吨,油菜种植面积58.4万亩。年产油菜籽8.176万吨。全县地理位置优越,水热条件较好,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和经济优势突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

  • 标签: 油菜生产 机械化作业 农机化 油菜联合收割机 示范区建设 遵义县
  • 简介:油菜籽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隆阳区两个系列5个品种的油菜籽进行分析发现,油菜籽仁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油菜籽种皮主要含纤维素;通过不同油菜籽仁红外光谱吸收带结合不同油菜籽仁红外光谱吸光度比A1657/A1057、A1543/A1458和A1543/A1458,可以对区分不同的油菜籽仁。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以鉴别不同的油菜籽。

  • 标签: 油菜籽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鉴别
  • 简介:摘要:双低油菜是指油菜中所含叶酸和硫苷含量低,可以有效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双低杂交油菜栽培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发展方向。菜籽油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等。双低油菜中的油酸含量达60%,被称为最健康油,能够有效促进人体吸收,降低人体血液的胆固醇含量,目前对于双低杂交油菜需求量不断提高。通过本文对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要,为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双低杂交油菜 绿色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 简介:摘要:油菜种植是我国农业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培育、移栽耕作方式仅适合自给自足的小户生产,难以满足我国庞大的菜籽油需求。因此,当前急需对油菜播种技术进行更新,以提升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油菜种植的收益,减少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基于此,本文进行关于轻简化油菜种植技术的思考,对目前油菜种植中的各项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并思考如何提升油菜种植的效率。

  • 标签: 轻简化 油菜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