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善宁治疗肝硬化上消化出血疗效。方法将肝硬化上消化出血病人110例随机分成55例的治疗组与55例的治疗组,治疗组用善宁治疗,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3.6%,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善宁治疗肝硬化上消化出血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善宁 治疗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出血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探讨了68例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出血病人的诊治经过。结果临床治愈58例,其中经内科综合治疗52例,有效止血46例(88.5%);手术治疗16例,有效止血12例(75%);死亡共10例,死亡率(14.7%)。结论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出血首先行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应行紧急胃镜检查,内科治疗无效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 标签: 应激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内科护理后,30例康复,其余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上消化患者治疗中应用内科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内科 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上消化出血焦虑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因上消化出血而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内及住院2周后的焦虑情况,于随访半年后记录其生活习惯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组焦虑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患者入组后随访半年,观察组生活习惯较好的人数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有助于患者改善日后生活习惯。

  • 标签: 优质护理 焦虑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86例肝硬化并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的有效性。结果肝功能B级、C级的出血量(>1000m1)明显高于A级;经治疗后,9例6h内止血,17例12h内止血,其余均在24-72h内止血,平均止血时间21.36h;止血显效41例,占47.67%,有效36例,占41.86%,无效9例,占10.46%,止血有效率89.53%。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出血病死率高,采取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从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入住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1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我院实施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因失血过多致低血压休克死亡,其余11例患者均治愈,顺利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出血患者临床上死亡率高,且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实施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心理护理 胃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上消化出血以男性青年人较多见,溃疡病为急性上消化出血最常见原因,呕血是上消化出血的特征性症状。28例均经胃镜明确诊断,积极内科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2.9%,2例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结论急性上消化出血以溃疡病为首位,多见于青年男性,及早胃镜诊断,同时积极内科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

  • 标签: 急性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诊断方法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79例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护理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好转出院170例(95.0%),放弃治疗4例(2.2%),死亡5例。结论严密的观察和心理、基础和用药等精心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晚期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以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对26例肝癌晚期并上消化出血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做到“二早”。即早诊断、早治疗,并及时抗休克、合理扩容、纠正酸中毒,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果采用此护理的26例患者并发症大大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防性的护理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上消化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反复发作。

  • 标签: 肝癌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引起上消化出血的病因,通过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20例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上消化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占65.89%,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8.19%,急性胃粘膜出血性病变,占14.55%;胃癌,占3%;其他因素占7.99%。结论上消化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粘膜的病变、肿瘤等。患者性别及年龄是相关因素,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2例老年患者消化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52例消化出血的老年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护理、和观察疗效及出院指导。结果52例消化出血的老年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14例死亡。结论通过对老年消化出血患者的护理,认识到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老年患者 消化道出血 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出血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消化科的36例老年人上消化出血的患者,分析研究老年人上消化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伴发病及预后。结果老年人上消化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消化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及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或柏油样粪便;临床应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的伴发病为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结论探讨老年人上消化出血治疗体会,有利于根据不同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等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上消化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2012年间收治的40例上消化出血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在我科住院时,我科尚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均给予了上消化出血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58.52±2.33,39.67±3.75;SDS评分59.74±2.35,41.35±2.59,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59.12±3.45,52.34±2.25;SDS评分分别为58.95±4.38,51.14±1.38,护理满意度75%,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消化出血的病因,以期降低发病率。方法对82例诊断为消化出血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消化出血发生率为1.22%,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应激性溃疡(包括窒息和感染)、早产、新生儿出血症、喂养不当。结论消化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出血的主要原因,重视孕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减少高危妊娠,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合理喂养,可降低新生儿消化出血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消化道出血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纤维冒镜(内镜)检查上消化出血的病因、部位确诊以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110例,进行纤维冒镜检查以及对止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检出病因与出血部位,在纤维冒镜下直视进行止血,止血成功率为92.7%,一次止血成功率为83.6%。

  • 标签: 纤维冒镜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