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关于完善我国司法改革进行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以此为背景进一步探究我国的死刑存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死刑 刑罚 犯罪
  • 简介:当前刑事立法对毒品犯罪死刑的规定比较原则,刑事司法实践在毒品犯罪死刑适用中对立法意图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科学分析。为体现死刑基本刑事政策,实现刑法罪责刑相一致的基本原则,在一些“严重的毒品犯罪”中保留死刑的前提下,在刑事立法中,运输毒品罪不应保留死刑。在有必要对缴获毒品进行定性定量鉴定分析的同时,为在司法实践中规定统一具体的量刑尺度,实现毒品犯罪死刑案件裁量刑罚标准的统一和平衡,应制定我国的《毒品案件量刑指南》。

  • 标签: 毒品犯罪 死刑 运输毒品罪 毒品纯度
  • 简介:死刑执行监督的内容十分广泛,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死刑执行监督不太重视.相对于其他监督而言,其现状是:它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涉及人的生命;它又似乎是最不重要的,监督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因此应当重视死刑执行监督,进一步完善立法,强化监督的程序控制,充分保护死刑犯的人权.

  • 标签: 死刑执行监督 检察机关 监督内容 程序控制 行刑方式 申诉权
  • 简介:现代社会对于适用死刑越来越慎重、越来越严格。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提出了从制度建设入手,防止和减少严重危害社会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达到慎用死刑、减少死刑直至消灭死刑的目标。

  • 标签: 减少死刑 制度建设 促进稳定
  • 简介:死刑复核要真正发挥作用,核心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少杀、慎杀"司法理念。死刑复核改革应当对司法改革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裂变作用,带动一审、二审刑事程序乃至侦查程序的一连串变革,推动刑事诉讼全局性变革。

  • 标签: 死刑复核 慎杀 少杀 司法改革 司法理念 侦查程序
  • 简介:2007年12月18日,104个国家代表在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全球暂缓死刑”议案。该议案要求各国尊重国际社会对死刑标准并暂缓死刑。包括中国在内的54个投反对票的国家则认为,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废止死刑还为时过早,死刑不仅仅是人权领域的事,它还涉及司法公正等重要问题。话虽如此,但死刑终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悲剧。随着人类自身的成熟与超越,即使现阶段持保留死刑态度的国家终究也是要废除死刑的,我国当然也不例外。综观废除死刑的国家,其废除死刑之路径各不相同。笔者以为,我国废除死刑不仅依赖于司法大幅度减少死刑适用和立法者、政治家的及时抉择,而且也应该获得民众对废除死刑的广泛认同。

  • 标签: 死刑废除 废除死刑 民意 司法公正 人类社会 联合国大会
  • 简介:死刑的废除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宪法学问题。世界各国死刑的废除,既与生命权是否入宪相关,也与是否设立了死刑的违宪审查制度密切相关。对于死刑是否违宪,目前世界上存在“违宪说”、“合宪说”和“折中说”等多种学说,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对死刑的态度,决定着死刑的存废。宪法中的生命权及其违宪审查制度的缺位是我国死刑制度屡遭诟病的重要原因。我国应当从宪法上的生命权入手,有步骤分阶段地将生命权入“宪”、入“法”,强化公民的生命权意识,并设立死刑的违宪审查制度,以实现限制乃至最终废除死刑的目标。

  • 标签: 死刑 宪法学 生命权 违宪审查制度
  • 简介:自贝卡利亚发表《论犯罪与刑罚》以后,旷日持久的死刑存废之争正式拉开了序幕,论争双方从政治、法律、哲学、伦理、人道等诸方面各自论证了死刑或存或废的理由和根据,并进而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死刑存废实践。不可否认,这场论争直至今日仍方兴未艾,死刑存废之实践也是此起彼伏,时有反复。贝卡利亚之学说尽管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但对于其死刑观,笔者却持不同观点。

  • 标签: 死刑 报应 功利 合理性
  • 简介:2010年8月,《参考消息》以《美高院仍坚持黑人死囚“不清白”》为题引用法新社一则消息,批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2010年8月24日在没有凶器、DNA或指纹等证据能够证明黑人TroyAnthonyDavis有罪的情况下仍然裁定Davis未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 标签: DAVIS 死刑程序 美国 《参考消息》 2010年 联邦最高法院
  • 简介:2、调整死刑适用范围我国现行刑法共规定有70个罪名可适用死刑,按我国现行刑法都可执行死刑,根据刑法规定通过适用死刑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 标签: 制度现状及 我国死刑 死刑制度
  • 简介:1979年刑法和特别刑法对适用死刑的具体条件的规定,我国刑法中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死刑条款呢,我国1979年刑法共规定了28个死刑条款

  • 标签: 分析思考 制度分析 死刑制度
  • 简介:2005年3月28日中午,京山县雁门口镇11年前被丈夫“杀害”的一名女子突然回到了娘家,这名女子的“死而复活”,不仅让其娘家人和镇上所有的人目瞪口呆,同时还牵出了11年前的一桩冤案。

  • 标签: 故意杀人案 冤案
  • 简介:随着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决定收回死刑复核权。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一直以来关于死刑复核权的争议与质疑似乎尘埃落定。然则,收回是一句话,如何收回,复核程序又将如何完善,又是学界与司法界不得不直面的复杂问题。本文拟针对当前死刑复核程序之弊端提出完善死刑复核程序之构想。

  • 标签: 死刑复核权 死刑复核程序 缺陷 完善
  • 简介:<正>切萨雷·贝卡里亚(1738—1794),是意大利著名的刑法学家,刑事古典学派的主要创始人。1764年因其出版《论犯罪与刑罚》一书而闻名于世。在该书里,贝氏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的刑事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思想,从而为资产阶级刑法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被资产阶级学者誉为"刑法之父"。废除死刑的思想,就是贝氏在该书里第一次提出并论述的,对后世产生了并且仍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仅就贝卡里亚关于死刑的思想作一介评。

  • 标签: 贝卡里亚 废除死刑 死刑存废 适用死刑 刑罚权 犯罪人
  • 简介:王作富同志是我国著名刑法学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刑法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导师;并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干事,北京市刑法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死刑问题是当代世界各国刑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帮助广大学员了解外国刑法和理论中死刑问题的概况,并正确认识我国刑法中的死刑问题,本刊特约请王作富教授撰写了此文。

  • 标签: 外国刑法 死刑制度 中国刑法学 王作富 著名刑法学家 副导师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死刑复核程序,5、死刑复核程序是死刑案件的最终程序,从立法上规定了死刑复核程序

  • 标签: 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 程序改革
  • 简介:  (一) 对受虐妇女犯罪缘由的社会经济分析,我们主张现行中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宜当全面禁止对受虐妇女被逼杀人行为设置或判处死刑,由于中国刑法学界对有关受虐妇女

  • 标签: 期待可能性 死刑期待 死罪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