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宫颈环扎术的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作为探讨对象(8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常规护理用在对照组中,基于此,针对性护理用在观察组中,就2组抑郁与焦虑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比抑郁与焦虑心理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针对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地区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的生活习惯、用药情况和治疗现状,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依从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至9月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慢性胃炎伴糜烂(就诊前2周经胃镜检查确诊)门诊患者,对其进行非干预性观察研究。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277例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有完整随访数据,其中男性占49.8%(138/277)。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常见的初始症状包括反酸、腹胀、上腹痛和餐后饱胀,分别占60.3%(167/277)、59.6%(165/277)、58.8%(163/277)和52.3%(145/277)。治疗方面,36.8%(102/277)的患者仅接受一般生活指导而未予药物治疗;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胃肠促动药对于腹胀、餐后饱胀、反酸和恶心的短期有效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18、19.49、13.75、8.84,P均<0.05)。结论慢性胃炎伴糜烂可能是综合多个因素的作用而导致,其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必要时胃镜检查或能辅助诊断,治疗方面可能需要依据患者症状制订个体化方案。

  • 标签: 慢性胃炎伴糜烂 生活方式 症状 内镜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宫颈炎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让广大群众了解宫颈炎的日常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宫颈炎的病因、症状、以及日常治疗护理等知识的科普,让广大宫颈炎患者能够科学地掌握宫颈炎的相关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宫颈炎病因、症状的了解,人们对宫颈炎的日常护理防治有了科学的认知。结论 宫颈炎是妇科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宫颈炎的日常防治以及护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广大患者是否科学的了解掌握日常防护措施,只有加强对宫颈炎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在家庭护理的效果。

  • 标签: 宫颈炎 日常家庭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近年来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卫生部门对女性健康和宫颈病变的防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阴道镜检查是一种早期筛查和诊断方式,对肉眼不可见的、无症状体征的宫颈病变具有较高的识别意义,为宫颈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浅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病变 原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宫颈癌居全球女性高发恶性肿瘤的第4位,宫颈癌也是唯一被认为是人类肿瘤中可知病因的恶性肿瘤,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2018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7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3.15%;死亡病例约31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的3.26%,全球宫颈癌疾病负担严重。文章通过数据就全球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趋势进行综述,为女性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病因依据和理论支持。

  • 标签: 宫颈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现况,为实践工作选择最合适的模型提供证据,指导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宫颈癌和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两组中英文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筛选截至2019年11月21日发表构建或验证宫颈癌发病模型相关文献。根据CHARMS清单制定提取表,以PROBAST工具评估偏倚风险。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5个模型,其中5个模型在中国构建。预测结局包含从宫颈癌前病变到癌症发生的多个阶段宫颈涂片异常(1)、CIN的发生或复发(9)、宫颈癌发生(5)。使用较多的预测因素为HPV感染(12)、年龄(7)、吸烟(5)和文化程度(5)。有2个模型采用机器学习建模。模型表现上,区分度范围为0.53~0.87,而校准度只有2个模型正确评价。仅2个模型在中国台湾地区利用不同时间段的人群进行了外部验证。偏倚风险评价发现所有模型均为高风险,尤其分析领域,问题集中在缺失数据处理不当(13)、模型表现评价不完整(13)、内部验证使用不当(12)和样本量不足(11)。另外,预测因素和结局测量不一致(8)、结局测量盲法使用情况未报告(8)的问题较突出。相对而言,Rothberg等(2018)的模型质量较高。结论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有一定数量但质量较差,亟须提高预测因素与结局的测量以及缺失数据处理和模型表现评价等统计分析细节,对现有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以更好地指导筛查。

  • 标签: 宫颈癌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偏倚风险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宫颈癌居全球女性高发恶性肿瘤的第4位,宫颈癌也是唯一被认为是人类肿瘤中可知病因的恶性肿瘤,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2018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7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3.15%;死亡病例约31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的3.26%,全球宫颈癌疾病负担严重。文章通过数据就全球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趋势进行综述,为女性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病因依据和理论支持。

  • 标签: 宫颈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效果确切。

  • 标签: 宫颈癌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017年至2018年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诊的4例双胎妊娠联合宫颈环扎术实施延迟分娩病例的诊治经过和母儿预后。4例患者均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在第1个胎儿自然娩出后,均表现为宫缩逐渐减弱或消退,未诱发第2个胎儿启动分娩。充分知情同意后在母胎情况稳定2~3 d后行宫颈环扎术实施延迟分娩。第1个胎儿分娩孕周分别为25+4、23+1、27+1和23周。第2个胎儿分娩孕周分别为30+1、32+6、31+4和24周。延迟分娩间隔时间分别为32、69、31和7 d。延迟分娩胎儿4例,存活3例。存活的这3例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8分,出生体重分别为1 390、2 290和1 620 g,随访至生后2年,均未见发育异常。母体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和宫颈撕裂等并发症。

  • 标签: 妊娠,双胎 环扎术,宫颈 接生,产科 时间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宫颈病变中实施阴道镜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经过病理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阴道镜检查,分析其诊断的检出准确率。结果 病理检查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共120例,120例患者均采用阴道镜检查。以120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同阴道镜检查结果对比,对比阴道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阴道镜检查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原位癌、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同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阴道镜检查有助于CIN 以及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筛查,从而为疾病早期诊治提供支持。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病变 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