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选择毕赤酵母GS115作为表达宿主,对抗菌肽Spinigerinα的突变体Spinigerinα′的基因进行胞外分泌表达,并选用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的肠炎沙门氏、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敏感菌株,采用琼脂空穴扩散法对表达液进行抑效果的研究,并将其抑效果与突变前的抗菌肽Spinigerin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抗菌肽Spinigerinα′-1的抑活性降低,Spinigerinα′-2抑活性稍有增加,Spinigerinα′-3的抑活性最强,而Spinigerinα′-4和5酵母表达的蛋白无抑活性。为抗菌肽抑效果提高的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 标签: Spinigerin α′抗菌肽 表达 抑菌效果
  • 简介:麻竹笋加工剩余物腐烂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在我县乃至整个麻竹产区已非常突出。该项目对麻竹笋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和较广泛的应用性研究.这对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该项目对荣昌县2个中型食品厂所产生的麻竹笋加工剩余物的常量和微量化学成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颇有特色的基础性研究,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为深入开展麻竹笋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加工剩余物 麻竹笋 食用菌 基础性研究 可持续发展战略 栽培
  • 简介:为对熊岳地区某肉鸡场的疫情进行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杆菌与沙门氏混合感染。通过药敏试验,建议养殖户选用对两种病原高度敏感的药物(硫酸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提出了防控病原混合感染的建议。

  • 标签: 肉鸡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混合感染 诊治
  • 简介:通过对普洱荼加工中酵母的分离、纯化及形态、生理指标进行初步分析鉴定表明,酵母茵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正象酵母在食品、饲料和酿酒工业上所起的作用一样,作为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是形成普洱茶甘、滑、甜、醇品质风格的重要因子。

  • 标签: 酵母菌 普洱茶 品质 发酵 分离 纯化
  • 简介:室内研究了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生物活性.新疆紫草色素用石油醚提取,分别用平板表面萌发法和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孢子芽管长度及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抑制作用明显,其中抑制孢子萌发EC50为17.4μg/mL,抑制孢子萌发芽管长度的EC50为1.0μg/mL,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200.4μg/mL;浓度为800μg/mL时对番茄叶霉病的离体防治效果达到90.5%.

  • 标签: 紫草 番茄叶霉病菌 抑菌活性
  • 简介:采用梯度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G5。该菌株对苹果轮纹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多种农业致病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对G5进行序列分析,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链霉菌的13个放线的同源性为99%。用传统细菌学的方法对G5菌株进行鉴定,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链霉菌的特征和特性相一致,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

  • 标签: 拮抗作用 放线菌 鉴定 分离 链霉菌
  • 简介:通过多次栽培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高位山寒地区利用食用产后废料进行袋栽双孢菇的实用技术,包括培养基的制作、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及采收等全过程。此技术既可减少污染,解决当地原材料不足现象,又可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双孢菇 废料 袋栽 高位山寒地区
  • 简介:通过牛津杯法,从250株分离自开菲尔颗粒的乳酸中筛选出1株有较好抑活性的菌株,通过对个体特征、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对比,确定此株为乳酸乳球菌,命名为L11。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抑活性,该菌株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的抑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抑菌物质为非蛋白成分,属于类细菌素,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不敏感,且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 标签: 开菲尔 乳酸乳球菌 分离鉴定 类细菌素
  • 简介:江苏省淮安市城市森林不类型绿地植物配置的抑效应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春、夏、冬季各样地绿化配置树种、植物均有明显抑功能.且抑茵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城市森林绿地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不同类型 初析 城市森林
  • 简介:近年来,水产养殖业中化学药品的持续使用导致一系列副作用,人们开始转向生物方法在水产业中的应用研究。海洋放线的主要菌种有链霉菌、小单孢以及一种最近才发现的新菌种Salinispora。这些菌种作为水产益生菌极具潜力。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 标签: 水产业 放线菌 链霉菌 益生菌 残留物
  • 简介:为评价多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浙麦冬上的使用规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多灵50%可湿性粉剂(WP)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多灵在添加水平0.05~2.00mg/kg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在84.6%~9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6.7%。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0.675和1.000kg/hm^2两个施药剂量下,多灵50%WP在浙麦冬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74~7.07d,在茎叶上的半衰期为3.60~5.35d,在根中残留量先升后降,其半衰期为2.01~3.60d。多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易降解,当施药剂量较高或原始沉积量较高时,所对应的半衰期较短。若多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1mg/kg,每年以0.675kg/hm^2的剂量喷施2次,则建议安全间隔期为15d。

  • 标签: 浙麦冬 多菌灵 残留分析 安全间隔期
  • 简介:在阐述应用于果蔬生物防治的拮抗酵母的特点与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酵母对果蔬病害的拮抗机理与提高拮抗酵母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抑菌剂商业化应用的局限性与拮抗酵母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果蔬 病害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菌
  • 简介:以微波作为辅助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桦褐孔多酚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桦褐孔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微波功率560W,微波时间180s;在此条件下,桦褐孔多酚提取率可达到3.186%。因此,微波辅助提取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桦褐孔多酚提取方法。

  • 标签: 桦褐孔菌 多酚 微波 提取
  • 简介:本文通过对桑枝食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分析,阐述了桑枝食用在广西桑蚕业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广西开展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桑枝食用菌 资源综合利用 效益
  • 简介:对食用中SO2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样品经酸化后,用预经痕量碘蒸气致蓝色的淀粉指示纸检测,样品产生的SO2使其褪色。淀粉指示纸的制备方法、观察时间和测定温度均对检测结果有影响。该测定法对SO2的最小检测限为5mg/L,可用于食用产品中SO2残留量的定性检测和半定量分析,具有快速和简便的特点。

  • 标签: SO2 食用菌 快速测定
  • 简介:用CH复合酶制剂对1-21日龄、21-53日龄肉仔鸡进行了试验,1-21日龄肉仔鸡成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3%,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7.61%,每千克增重耗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252%。21-53日龄肉仔鸡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5.15%;每千克增重耗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3.77%。

  • 标签: 菌酶制剂 肉仔鸡 生产性能 成活率
  • 简介:烟草野火病是赣州烟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防治该病的轮换药剂,进行了20%噻铜SC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野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20%噻铜SC450倍液喷雾防治,每7d1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第1次用药后7d,20%噻铜SC450倍液处理的防效为67.81%;第2次用药后7d、14d分别为68.98%、73.70%。同时在试验过程中,20%噻铜SC450倍液处理,对烟株生长无不良影响。20%噻铜SC对烟草野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赣州烟区烟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烟草野火病 噻菌铜 田间药效
  • 简介:植物内生固氮是一类重要的固氮微生物资源,其潜在的可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综述了禾草内生固氮的研究动态、种质资源多样性、侵染途径、定殖方式、作用机理及发展前景,以期为内生固氮的进一步开发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内生固氮菌 生物学作用
  • 简介:本研究利用以0—153为父本和SGK9708为母本构建的196个陆地重组自交系(F6:8)为材料对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和QTL定位。通过四个环境下的群体材料的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析表明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为典型数量性状,其中棉籽油分含量存在超低亲本的超亲分离,而其蛋白质含量呈现超高亲本的超亲分离。相关性分析显示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步提高两者在棉籽的的含量较为困难。基于包含186个标记,总长827.84cM,标记间平均距离4.45cM,覆盖棉花基因组18.6%的遗传连锁图谱,应用WinQTLcart2.5软件对四个环境下的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8个油分含量QTLs,解释表型变异5.42%~13.15%,其中稳定的QTL1个。4个蛋白质含量QTLs,解释表型变异4.35%~14.93%。本研究结果可为进行陆地种子营养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 标签: 陆地棉 重组自交系 棉籽油分 蛋白质 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