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工业废水与生活饮用水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秀丽隐杆线虫是水的毒性研究的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用线虫进行水毒性研究及评价,具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测试周期较短等诸多优势,现介绍国内外用线虫评价水毒性的一些常用指标及意义,对国内开展线虫毒性研究与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

  • 标签: 秀丽隐杆线虫 毒性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两种穿刺方法的穿刺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择期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平面内技术组(A组)和平面外技术组(B组)。记录两组总穿刺时间,穿刺尝试次数,第一次成功率,第一次成功者穿刺时间,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与A组相比穿刺时间(172±2)svs.(168±3)s和穿刺次数2(1,2)vs.1(1,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A组相比,第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76%vs.60%),第一次成功穿刺时间短于A组(94±1)svs.(106±2)s,穿透法例数多于A组(40%vs.20%),动脉周围血肿发生率多于A组(20%vs.1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平面外桡动脉置管技术与平面内技术相比能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所需操作时间更短,但穿透法发生率增高。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报道例数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手术时间、手术切缘及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本文结合我们实践体会,介绍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关键技术。选择适宜患者、合理布孔、精确定位肿瘤、制定恰当切线、选择性血流阻断、精细的肝实质离断、积极预防出血及严格的无瘤原则是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没有透视功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数字化摄影(DR)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观察其效果。结果有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患者造影均能达到满足临床要求。结论DR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临床效果好,显示对病灶优越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摄影(DR)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临床应用
  • 简介:由中国体视学学会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分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环境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5年全国环境建模与仿真技术学术交流会将于7月上旬在海滨城市连云港召开,促进建模仿真理论与方法、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仿真方法与技术、仿真应用技术学术成果的交流,促进仿真科学与技术在理论、方法及应用领域的创新。欢迎中国体视学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的广大会员、科技工作者、技术人员以及在校学生踊跃投稿,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 标签: 仿真技术 学术交流会 建模仿真 环境 征文通知 虚拟现实技术
  • 简介:“2014年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29-31日在厦门召开。来自同内外CT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青年学子110多人参加了研讨,研讨会交流论文37篇。

  • 标签: 数字成像 CT 厦门 射线 企业代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急诊科运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救治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直接接受ICU监护治疗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受伤程度、受伤部位以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PTT、体温、PT恢复时间以及乳酸清除时间明显更短,ICU天数、死亡人数、住院时长更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不同损伤部位所致死亡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损伤患者而言,入院救治后应首先实施IUC监护,然后开展一期手术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也可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急诊科多发伤临床救治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 多发损伤 救治 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也随之应运而生,近红外分析技术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技术。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身体健康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出现疾病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中医作为其主要治疗方式,这是由于中药的副作用小,且治疗效果良好。本文主要分析了近红外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环节的应用,以及近红外分析技术在中药的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以期能为业内外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建议。

  • 标签: 近红外分析技术 中药鉴定 含量测定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用传统涂片和TCT制片同时对172例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送检标本进行制片,比较两种方法对癌细胞阳性的检出率,并观察其病理结果。结果TCT制片对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涂片细胞量极少,核仁不明显,着色较深,存在细胞变形现象;TCT制片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核膜清晰且光滑,染色质均细,着色浅,可见细小的核仁。细胞质在两种涂片未见明显区别。结论TCT制片技术对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 脑脊液 病理学 脱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种常见的腹泻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联检技术在儿童腹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采集的儿童腹泻标本120例,分别采用荧光免疫法和酶免法对这四种腹泻病毒抗原进行联检并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应用酶免法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的抗原阳性平均检出率分别为9.05%、10.45%、1.87%和3.17%;应用荧光免疫法依次对这四种病毒进行检测的抗原阳性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27%、14.31%、4.00%和3.04%。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两种检测方法在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方面的抗原阳性检出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星状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种检测方法对于轮状病毒和诺和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结论两种有关腹泻病毒的检测方法中,荧光免疫法相对于酶免法更具有优势,且两者均对轮状病毒和诺和病毒的检测效果较好,而对于其它病毒的检测效果相对不够理想。为此,在临床上,这些检测方法仅仅可用于腹泻病原体的初步筛查,要想确诊疾病必须进一步做分子诊断或培养。

  • 标签: 腹泻病毒 荧光免疫法 酶免法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临床鼻咽癌患者进行CT和MRI两种诊断方式,分析和观察这两种技术应用的效果,从而得出结论,CT和MRI两种诊断在鼻咽癌的诊断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从效果上看,MRI这种技术应用的诊断效果更好。

  • 标签: CT MRI技术 鼻咽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减压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8名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足底减压技术,包括胼胝体修剪、应用减压鞋及足底按摩,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量仪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患者足底的总压力、总冲量、平均压力、平均冲量均得到下降(P<0.01)。结论综合足底减压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足底压力。

  • 标签: 社区 老年糖尿病 足底压力 冲量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和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血液样本,分别用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TnI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SIEMENS公司cTnI检测试剂盒进行cTnI定量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临床验证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试剂盒的检测值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临床验证分析发现,以对照组试剂盒检测结果为对照,试验组检测试剂盒诊断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达到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为0%。结论两种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关联性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临床应用性能上等效。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胶体金法 双放大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钛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2月,采用股骨粗隆锁定钛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1~82岁,平均72.1岁。按Evans-Jensen标准分型并根据改良Harris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为12~35个月(平均22.5个月),其中一人术后2个月因急性心梗疾病死亡,其余20例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8.35分(63~95分),其中优14例,良4例,尚可1,差1例,优良率90%。结论锁定钛板应用MIPPO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允许早期髋关节不负重条件下功能锻炼从而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钛板 内固定 MIPPO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儿童气道异物处理中的应用概况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气道有异物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在扫描的同时应用MINP、CPR、MPR以及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进一步探查儿童气道内异物。分析和总结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在行多层螺旋CT扫描配合后处理技术诊断后均查探出气道异物,几种后处理技术中CPR和MPR检查出60例,检出率100%。VR检出53例,检出率88.3%。MINP检出48例,检出率80%。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比较快速且准确的探查到和显示出气道异物,对于提高儿童气道异物则检出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儿童气道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掌侧锁定加压固定(VLCF)技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老年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5岁。均采用VLCF技术,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随访、X线观察等分析,评定该方法的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到1年,所有患者骨折一期愈合。21例患者日常活动良好,无腕关节疼痛,能提适当重物,手部握力基本恢复正常,提高了生活质量。7例患者出现腕关节疼痛,握力为健侧40%不能提重物,给予口服塞来昔布等药物对症后,疼痛明显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应用VLCF技术LCP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明显改善了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掌侧锁定加压固定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第13届国际正畸研讨会在希腊落幕,我院正畸科许天民教授应邀在开幕式上进行大会主题发言,他的演讲题目是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

  • 标签: 控制技术 正畸科 生理性 国际 支抗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一期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例小腿开放性损伤合并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31.8岁(16~52岁).7例患者开放性骨折均为GustiloⅢB型,其中3例合并感染,下肢严重创伤评分平均为4.8分(4~6分).清创后小腿软组织缺损面积平均为30.4cm2(12~70cm2),胫骨缺损长度平均为9.2cm(4~17cm).4例近中段缺损患者采用胫骨远端截骨向近端骨搬运修复,3例中远段缺损患者采用胫骨近端截骨向远端骨搬运修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或碘伏纱布填塞.结果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9.3个月(9~36个月)随访.7例患者骨缺损全部获愈合,其中5例一期愈合;2例骨搬运到位后对接端出现骨不连,植骨后愈合.骨愈合指数(愈合时间/缺损长度)平均为1.8个月/cm.7例患者软组织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6例一期愈合,1例植皮后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3.3个月(2.5~6.0个月).本组2例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1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1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结论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一期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移植 胫骨 创伤和损伤 外固定器 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起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定性及确证。结果经确认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将亚硝酸盐误当食盐投入菜中误食所引起的中毒事件。结论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服务行业对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管理,防范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发生。医疗机构在病人接受治疗前后要妥善保存好食物中毒病例的呕吐物、洗胃液、腹泻便及血液等样品对实验室的检验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