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曾为山东省安丘市定向培养京剧艺术人才.并成立了齐鲁小百花京剧团。后经过双方协商,附中表演科2002级山东寿光班于2002年9月开班。今年4月20日至23日.该班在寿光市文化广场举办毕业汇报公演。

  • 标签: 桃李 中国戏曲学院 2002级 艺术人才 定向培养 文化广场
  • 简介:本文忠实地记录了唐满城先生的日常教学诤言。这些谈话内容涉及很广,有专业中的舞谚口诀、学科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寻师访友的交往片断、对学生的殷切期望等等,其间主要围绕中国古典舞学术方面的话题比较多,每一段精辟的话语与可读性的故事都闪耀着唐满城教授的智慧光芒。记得古人孔子的《论语》就是记载着他与其弟子的对话,而我平时也正好有写日记的习惯。在先生故去后,我把他生前对我所讲的一些话整理出来以飨关心他的朋友们。愿此对话录的公开发表能够表达我对恩师的思念之情,而唐先生的舞学思想与人格魅力也将永远受到北京舞蹈学院广大师生的深切怀念!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身韵 戏曲舞蹈 继承传统 发展创新
  • 简介:和林格尔地处内蒙古中南部,山西杀虎13外,清朝开辟西北驿道,于此设立驿站时因有20户人家而用蒙语命名为“和林格尔”(二十家子之意)。雍正六年(1728年)设和林格尔理事通判,乾隆六年(1741年)置和林格尔厅。1912年中华民国改为县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沿设县至今(现属呼和浩特市所辖)。

  • 标签: 形式语言 汉墓壁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呼和浩特市 中华民国 内蒙古
  • 简介:东莞石阙作为墓室建筑一部分,除具有基本的功能外,它还用绘画语言向我们叙说了两千多年前汉人的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本文通过对东莞石阙绘画的研究,总结出该阙在构图方式和造型方法上的创作规律,对于今天的艺术创新和文化建设,或许提供一些新思路。

  • 标签: 东莞石阙 画像石 绘画特点
  • 简介:满城尽带黄金甲》依然没有终结中国式大片商业成功与艺术失败的二重奏,其主要的艺术缺憾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形"上,影像过于舞台化,许多场景缺少层次和形式上的美感;在"神"上,影片没有凝成核心的精神气质,没有形成独特的神韵;在"事"上,电影对《雷雨》的改编不成功,削弱了原作的悲剧性,并因细节的缺乏,人物几乎被抽干成了纯粹的叙事符号;在"理"上,电影削去了《雷雨》的现实意义,又没有加入历史关怀,而且将宫廷斗争的焦点放在情欲上,使电影的命意过于单薄.

  • 标签: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中国式大片 形神 事理
  • 简介:陕北地区东汉墓葬画像内容在墓门部位的集中出现,反映出当时人对墓门的普遍重视;墓门画像的图像内容,与巴蜀地区东汉石棺画像、鎏金铜牌饰画像中流行的"天门"主题完全一致,从中可见两地造墓者都企图借视觉表现手段将"墓门"装扮成"天门"的集体意识;这一主题的中心意旨,是象征墓主人已通过了天门,来到了西王母所在的那个不死的世界。

  • 标签: 陕北 东汉 墓门画像 天门
  • 简介: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汉代是一个艺术成就辉煌且特殊的发展时期。成就辉煌,是因为汉代为中国美术史贡献了创作精美并且数量巨大的汉画像石和汉墓壁画等艺术作品;成就特殊,是因为汉代绘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并不仅仅是围绕着艺术审美主题而产生,而是更多地围绕人生终极目标的思考而产生。就其特殊性而言,汉代绘画的宗教内容是一个意义明确的重大课题。

  • 标签: 汉墓壁画 宗教信仰 艺术成就 汉代绘画 述评 图像
  • 简介:“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升格为大学后,业内人士反思过去只找到了传统舞蹈之形貌,并未找到贯穿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典舞蹈之神韵,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是李正一教授和唐满城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究细研、集思广益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并屡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本文以唐满城先生早年编创的身韵“八大组合”为主要观测点,举一反三地从教学规律出发寻找身韵的共性与个性及传统组合的深厚底蕴,并“取事立人”谨以此文纪念著名舞蹈教育家唐满城先生辞世十周年。

  • 标签: 唐满城 中国古典舞 身韵 “八大组合”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0-04
  • 简介:其中以沂南汉墓画像石中,②沂南汉墓画像石中描绘的神仙世界非常系统完整,  历史故事传说是汉墓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

  • 标签: 内容艺术 北寨汉墓 汉墓画像石
  • 简介:马王堆“竽律”出土后,有关研究工作迄今并无明确结论。特别是这一组律管的长度在数据上存在次序错杂的情况尚无合理的解释,因此学术界存在着下列的不同看法:一、这套竽律是明器,只有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它的数据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这是大多数考古工作者的看法。二、在正确解决“管律”的管口校正问题以前,实用的管律标准点所提供出的数据亦无任何科学意义。有关的代表性论点,见于杨荫浏先生的《管律辩讹》(《文艺研究》1979年第4期)。三、肯定马王堆竽律是实用的“管律”者,对管径问题、开管吹奏法与闭管吹奏法方面亦有不同解释。有关代表性的见解如已故的潘怀素先生则按开管发音的原理来作解释,以为竽律属于纯律的律制(略见<音乐论丛>1980年第三辑曲澄文)。竽律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弦律与管律不同途径以及管律计算中的许多复杂问题,而且涉及有关历史阶段的音乐生活与乐器、乐律史的考察问题,这是难于仅据数字的逻辑推理关系能够作出正确结论的。本刊与《人民音乐》编辑部近年来陆续收到的一些有关稿件一般均未能对于上述各方面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答或深入一步的推进。为了反映现有研究情况,谨摘出来稿中的一篇,以学术情报参考材料的形式录载如下:

  • 标签: 象征性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十二律 律管 三分损益法 吹奏法
  • 简介:该文在回顾学界对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研究略史的基础上,对学者们关于帛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与反思,并进而对一些代表性研究论文做了重点解析,并提出美术史研究中"原境"观察与分析视角、方法的重要性。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帛画 学术史 方法论 “原境”研究
  • 简介:墓葬和宗教祭祀场所中的壁画也多有展现孕育期的戏剧形态。流行于秦汉时期的角抵戏在汉墓壁画中就有所体现,著名的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西汉墓帛画。该帛画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角抵戏的场面在人间的第五层。画中三个男子正角抵表演,其中左一人袖手旁立,似裁判;右两人以面具遮面,正在搏击。

  • 标签: 山东临沂 角抵戏 西汉墓 帛画 场面 汉墓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