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晚年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了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他看到了股份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利用的一面,同时认为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状况还没有成熟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理论;他看到了资本家改变了以前赤裸裸的剥削方式,正向“正义和仁爱让步”;他在坚持革命权是唯一真正历史权利的基础上大胆承认普选权的积极作用。研究晚年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的认识,可规范资本权力,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准确把握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进一步认识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激发人民主体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 标签: 晚年恩格斯 垄断资本主义 股份制 革命权 普选权 “两个必然”
  • 简介: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为我们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新的素材。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 标签: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当代资本主义
  • 简介: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的缘故,中国共产党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适度发展,因为这种资本主义代表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有利于国计民生,同时也有利于创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政策是,充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同时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引导它为繁荣新民主主义经济而服务。

  • 标签: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经济
  • 简介:列宁帝国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作为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的经典概括和系统阐述.其中充满辩证统一思想的两个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向新的社会形态演变的过渡性和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可能性.20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没有摆脱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分析框架.

  • 标签: 列宁 帝国主义论 资本主义 历史定位
  • 简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的奋斗目标。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民主问题时,就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纠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二是强调必须向人民讲清楚什么是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民主。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资本主义民主 “文化大革命”时期 《邓小平文选》 西方 自觉
  • 简介:这里登载本刊读者、湖北日报社古正华同志的来信,以及随信附寄的一些剪报材料。这八则剪报材料主要来自《湖北日报》、《武汉晨报》和武汉《楚天都市报》,读了令人心酸,令人愤慨。这是血淋淋的事实,而非编造的故事!当然,不能说我国多数的私营企业都这样残酷地盘剥和欺压工人。但是,这些报道说明,在今日的中国,确有一些私营企业在搞“原始的资本主义”,即“野蛮资本主义”。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如果今后不坚持社会主义,而是像有人主张的那样退回去走资本主义道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去重新培植和养肥一个资产阶级,在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只能使大多数人重新陷入极其贫困的状态。这种资本主义,只能是原始的、买办式的资本主义,只能意味着中国各族人民再度沦为外国资本和本国剥削阶级的双重奴隶。”江泽民同志十年前所指出的“原始的资本主义”已在我国的局部地方出现,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 标签: 资本主义 农民工 私营企业主 《楚天都市报》 打工仔 矽肺病
  • 简介:布迪厄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独特的资本、场域、符号权利、误识等概念来解读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策略。他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成为元资本的持有者,场域的聚合体,符号权利的垄断者;学校在国家的权力运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误识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的最好途径。布迪厄从多个维度揭示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维持统治的根源,为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实质,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理论视阂。

  • 标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理论 政策措施 布迪厄
  • 简介:怎样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资本主义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重大理论问题.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资本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七个阶段,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是一个进步;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回顾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认识资本主义的历程,对我们今天合理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不无启迪.

  • 标签: 二十世纪 中国共产党 资本主义 共产党人 国共合作 民主革命时期
  • 简介: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垄断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与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现代西方国家的制度、性质、职能也相应地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不能不深刻地影响到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各种流派的国家理论。布迪厄(PierreBourdieu,1930—2002)是法国继福柯之后最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是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持批判态度的左翼学者。他认为社会科学是“制造麻烦的科学”,社会科学要不断地“揭示被掩盖的事物”。布迪厄一生致力于揭示当代发达国家维持统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国家自然也就成为他所揭示的被掩盖的事物。布迪厄在《重新思考国家》一文的开头就提醒人们:“尝试着去思考国家,很有可能为一种国家思想所俘获,也就是用国家所产生和保证的思想范畴去思考国家,进而误识了国家的深层真相。因为国家最主要的力量之一,就是将思想的范畴强加于我们,并让我们自发地将之运用于社会世界中的所有事物,包括国家本身。”布迪厄尝试着用资本、场域和误识等概念来解读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性质、职能、文化控制、民主制度等方面的新变化,他反传统的独特的国家理论,实质上是对传统的国家理论的拒斥、批判和解构。一...

  • 标签: 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理论 国家统治
  • 简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 标签: 社会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 反马克思主义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卡尔·伦纳将法律实证主义的学说移植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体系之中,进而提出了一种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伦纳关注的焦点是财产所有权制度如何在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实现完全不同的功能。财产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社会变成少数人对多数人行使支配和控制权的来源。所有权是人对有形物的全方位的法律权力,它一度是自由的保障,但后来却变成资本家控制工人的手段。在伦纳看来,社会主义法孕育于资本主义法之中。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法律的社会功能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辅助法律制度将取代财产所有权制度,公法制度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 标签: 卡尔·伦纳 财产所有权 资本主义法 社会主义法
  • 简介: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特别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世界各国工会组织是有共性的,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会,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本质区别反映在工会的组织结构上,就区分为产业原则和产业与地方相结合的原则。

  • 标签: 组织结构 资本主义国家 工会组织 工会工作 劳动关系
  • 简介:罗默认为当前平等主义面临着理论和现实危机,集中地表现为平等理论中的个人责任缺失问题。为此,罗默提出了一个基于机会平等理论基础上的平等主义新范式。在该范式中,个人责任占据了核心地位。当机会平等实施、保证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之后,个人责任集中地表现为个人对自身选择与努力程度负责。罗默对于努力程度的考察方法以及次优的折中分配方案展示了他独具特色的平等主义立场,但其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罗默 平等主义 机会平等 个人责任
  • 简介:<正>对我国现存社会经济本质的准确判断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客观预测,是确定我国今后改革方向和目标的科学依据。但是,很遗憾,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依然只存在于理论家们的众说纷纭的“体系”中。也就是说,搞了四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还没有弄清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原来说的那几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公有制、按劳分配、

  • 标签: 私人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经济理论 生产经营方式
  • 简介:一、当前时代的主要特点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胜利的时代。四十多年以来,整个世界形势变化的总趋势是:在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社会主义一天一天好起来,帝国主义一天一天烂下去。这种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已经达到了一个转

  • 标签: 帝国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问题学习 世界形势 资本主义经济 横跨欧亚
  • 简介: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或者说,始于20世纪后期的全球化运动正在把人类引入后工业社会。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运动,任何把全球化比作历史上的某些社会变革运动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也许从形式上看,全球化与近代社会早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化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变革运动。资本主义世界化是一场民族国家对世界征服的运动,其结果是导致了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而全球化的使命恰恰是要终结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许多明显的迹象,那就是与民族国家关联在一起的几乎所有社会设置都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全球化意味着一个合作社会的生成,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的建立,也意味着一切在工业社会对人作出先验性规定的制度等的废止。在合作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动去选择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 标签: 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化 民族国家 合作的社会
  • 简介:2001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周敏凯教授应邀来华中师范大学讲学,借此机会,本刊特约记者就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新变化、生产关系的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实质等问题采访了周教授。

  • 标签: 生产力的新变化 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改良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