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及研究组(n=30),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中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方案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各项护理技能临床重要的认识,为护理技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浙江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个科室的35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所列出的233项护理技能中,重要均值〉4分者共181项(77.7%),其中基础护理技能102项(43.8%),专科护理技能49项(21.0%),基本重症急救护理技能18项(7.7%),中医护理技能12项(5.2%);重要均值在3~4分者共43项(18.5%),分别为基础护理技能27项(11.6%),专科护理技能7项(3.0%)及中医护理技能9项(3.9%);重要均值〈3分者共9项(3.9%),均属于基础护理技能的范畴。结论护理教育者在进行课程设置及安排临床实习时,应根据护理技能的临床重要适当调整技能教学的内容和学时,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接轨。

  • 标签: 教育 护理 护理技能 护士 重要性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血管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前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对本院纳入的98例新生血管青光眼手术患者分组干预,其中常规组49例普通护理,研究组49例前瞻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眼压、VAS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手术治疗 前瞻性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针对76例本医院诊治的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是抽取时间,以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8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针对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护理干预满意度情况。结果:(1)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具有一致,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1周、1个月后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髓炎 根管治疗 针对性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间距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的影响。方法根据行血液透析时间的先后次序,将12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穿刺时增加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距离,穿刺距离相距10cm以上;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穿刺,未增加穿刺间距。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透析充分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透析充分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增加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距离可以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系统红斑狼疮的患者开展连续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救治,进一步分析如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支持,分析该治疗措施下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系统红斑狼疮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结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 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上均优于治疗前,病情改善效果较好。与此同时,在并发症控制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5.9% ( 2/34 ) ,对照组为 14.7% ( 5/34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 连续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系统红斑狼疮病情的控制,在结合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的各项指标控制效果更好,更有效地保障了治疗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浆置换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拒绝长期规范服用激素治疗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8例在本院就诊的SLE患者采用临床观察、门诊复诊、随访等形式与患者交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拒绝服用激素治疗的主要原因,并对拒绝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拒绝服用激素行为的发生率和病情复发恶化率。结果85%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能够规范地长期服用激素治疗SLE,干预后患者拒绝服用激素行为的发生率和病情恶化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加强SLE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长期规范服用激素治疗的基础,是保障疾病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健康教育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皮质激素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我院收治慢性化脓中耳炎 100 例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50 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50 例,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进行对比,对照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小儿过敏紫癜肾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共60名观察对象参与,均为我院接收的小儿过敏紫癜肾炎患者,借助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名患者,其中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予以精细化护理(观察组),对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对照组:96.67%/80.00%,(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aPTT、PT、D-D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D-D指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小儿过敏紫癜肾炎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方案值得借鉴。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模式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化脓中耳炎100例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进行对比,对照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干预
  • 简介:[目的]总结微导管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外伤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的护理。[方法]对29例外伤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病人行微导管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颈总动脉压迫训练、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出现脑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5例出现外展神经瘫痪,经营养神经治疗3d~5d后恢复。[结论]加强微导管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外伤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海绵窦瘘 外伤性 可脱性球囊栓塞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器械供应及时与准确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实施质量改进前后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重组人力,错开使用6台高压灭菌炉,实施应急流程等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照组按原有人力资源上下班,无弹性排班,高压灭菌炉装载完成后使用。评价质量改进前后,急用器械供应的及时与准确。结果急用器械从回收到等离子灭菌完毕耗时实验组(82.63±10.56)min,对照组(101.23±15.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P〈0.01)。急用器械从回收到高压灭菌完毕耗时实验组(116.07±7.60)min,对照组(136.03±12.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1)。实验组合格率为97.8%,对照组为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P〈0.05)。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手术器械供应及时与准确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器械供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支气管哮喘实施BiPAP呼吸机治疗的安全以及有效。方法:本组实验纳入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利用常规药物治疗+BiPAP呼吸机治疗实验组患者,利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更高,治疗后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肺功能改善时间、病情控制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以及不安全事件,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实施BiPAP呼吸机治疗,有效高,安全高。

  • 标签: BiPAP呼吸机治疗 重症支气管哮喘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膀胱灌注化疗疗效显著,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必不可缺的重要治疗手段。进行规范的膀胱灌注化疗是保障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患者治疗疗效的重要手段,但是有些膀胱灌注患者由于对膀胱灌注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性意识差、不能耐受化疗副作用以及承担不起医药费等问题而导致患者的就医依从比较低,严重影响了治疗疗效,所以如何提高其就医依从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就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就医依从及延续护理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膀胱癌 就医依从性 延续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疲乏与自觉健康控制状况及其相关。方法使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nalfatiguesymptominventory-shortform,MFSI-SF)和自觉健康控制量表(multidimensionalhealthlocusofcontrolscale,MHLC)对150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了解COPD患者疲乏状况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状况。结果COPD患者疲乏状况得分为(78.82±1.50)分,处于中高水平,得分最高的两个维度分别为:身体疲乏和活动;自觉健康控制总分为(61.76±5.02)分,处于中低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各因子评分由高至低分别为:外部命运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内部控制;相关分析结果:COPD患者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得分与疲乏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内部控制得分与疲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疲乏处于中高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内部控制与COPD患者疲乏呈负相关,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与COPD患者疲乏呈正相关。应采取减轻COPD患者疲乏的措施,并提高患者内部健康控制,降低外部命运控制,以发挥COPD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形成自觉的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疲乏症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疲乏 自觉健康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闭塞脑梗塞患者介入溶栓术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安全评价。方法:对76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急性闭塞脑梗塞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8常规护理)、观察组(n=38综合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急性闭塞脑梗塞患者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急性闭塞脑梗塞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分值统计指标较高,观察组的急性闭塞脑梗塞患者(10.53%)对比对照组患者(31.58%)术后穿刺位血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出血、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急性闭塞性脑梗塞 介入溶栓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其病程较长,且难治愈,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除了需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外,对其护理也较为重要,本院通过以肺康复为核心的慢性阻塞肺疾病延续护理进行研究试验,其效果较好,能缩短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在延续患者肺功能上有较明显地帮助,可有效预防并降低急性加重期发生率,从而促使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得到有效降低。

  • 标签: 以肺康复 核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亚实结节CT定量分析对肺腺癌病理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传统病理侵袭诊断(对照组)和肺压实结节CT定量分析及传统病理侵袭联合诊断(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诊断后,各项检查项目的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实结节CT定量分析是一种有效的肺腺癌病理侵袭诊断方法,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病理侵袭,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因此,建议将亚实结节CT定量分析更广泛地进行推广和应用,以为肺腺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 标签: 肺亚实性结节CT定量分析  肺腺癌  病理侵袭性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均源自我院接收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时间:2020.05-2021.05),共纳入78例,以Excel软件进行随机分组,均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后者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具可比(P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以及分析针对护理理念在血吸虫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2组,每组各50例。前者采取针对护理,后者依据患者情况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的血钠恢复正常时间、腹水消退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采取的针对护理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针对护理理念开展对血吸虫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血吸虫性肝硬化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