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气肿合并感染应用头孢呋辛钠药物联合拗片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本院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30)、治疗组(n=30),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组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拗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头孢呋辛钠联合拗片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肺功能,又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肺气肿 感染 头孢呋辛钠 三拗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甲医院10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治疗变化趋势。方法横断面回顾性调查2001、2006、2011个时间点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对比患者基础情况、院前用药及住院期间药物治疗。结果院前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有明显上升趋势(0%和2.78%和20.00%,P<0.05)。住院期间应用氯吡格雷、ACEI/ARB、他汀类、肝素/低分子肝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1)院前抗血小板治疗的使用率有所上升。(2)急性心梗的内科治疗用药方面正逐渐规范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醇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高危妊娠患者96例,均为我院就诊,时间段为2016年5月18日—2017年5月18日,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验组出血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第产程时间、产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常规组为22.92%,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醇治疗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情况,将产程缩短,出血量减少,安全有效。

  • 标签: 产后出血 高危妊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湿疹患儿9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49例,对照组为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为双歧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与对照组79.59%比较优势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及T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湿疹治疗中选择双歧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西替利嗪 小儿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项联检在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时间内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中的74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采用血清与末梢血两种的不同方式分别对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I项进行联合检测,观察记录分析治疗周转时间。结果两种不同方式检测Myo、CK-MB、cTnI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采用心肌梗死项联检,能够获得准确、敏感的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门诊进行诊治的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A组和B组,A组只给予联疗法(即使用雷贝拉唑药物、克拉霉素药物以及阿莫西林药物来进行治疗),B组在联疗法服用两个小时后,再给患者服用双歧杆菌胶囊。对比两组患者不良现象的产生情况、被有效治疗的情况以及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在不良现象的产生上,A组产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5例(占比为20.00%),B组产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4例(占比为16.00%),两组在不良反应的产生上不存在差异(P值大于0.05);在被有效治疗的情况上,A组总被有效治疗的例数为19例(占比为76.00%),B组总被有效治疗的例数为24例(占比为95.00%),两组在总被有效治疗的例数上存在差异且显著(P值小于0.05);在6个月之后的复发情况上,A组复发的例数为4例(占比为16.00%),B组复发的例数为1例(占比为4.00%),两组在复发情况上存在差异且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病的治疗上,相比较常规只施展联疗法而言,在联疗法上还同时给予双歧杆菌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被有效治疗的例数,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的复发现象,在安全性也具有一定的保障,该联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联疗法 双歧杆菌胶囊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病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苯酚联合地西泮在高龄初产妇产程以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间苯酚联合地西泮。观察两组宫口开全时间、宫颈水肿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宫口开全时间、宫颈水肿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酚联合地西泮可以显著的改善高龄初产妇宫颈条件,促进第一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提高自然分娩率,对新生儿无影响。

  • 标签: 间苯三酚 地西泮 高龄初产妇 产程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腔尿管注水压迫用于剖宫产子宫下段收缩不良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中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下段纱布填塞压迫止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腔尿管注水压迫子宫下段止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操作时间、子宫下降程度及止血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尿管注水压迫子宫下段用于剖宫产子宫下段收缩不良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便于操作、观察,节省费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下段 三腔尿管注水压迫 剖宫产子宫下段收缩不良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原因十分复杂,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有关,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及时准确地诊断有利于改善预后。近年来,CT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结肠癌诊治中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32排螺旋CT维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诊断进展。

  • 标签: 结肠癌 32排螺旋CT 三维成像技术 诊断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维超声在宫颈粘连诊断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阴道维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与分析。首先,通过观察和对比患者在术前实施经阴道二维和维超声宫腔影像学特征,并对其粘连程度进行分析,然后,与患者的宫腔镜检查和病检结果进行比较,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诊断准确率。结果经维超声诊断准确率(90.0%)显著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72.22%)。结论采用经阴道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直观、全面的病灶信息,诊断准确率较高,操作方便无创伤,尤其对宫腔粘连患者的初期筛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在经阴道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应用中,应进一步提高医生对仪器操作熟练程度及对映像图像的辨别诊断能力;此外,加强对超声影像的数据管理,及时引入计算机领域在医学影像分析研究中的新成果,结合人工智能医生和医疗大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提高维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粘连 阴道二维超声 阴道三维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泊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非泛发型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收的非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一共有102例,对其采取钙泊醇倍他米松软膏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涂抹在患病部位,连续治疗个月,每一个月一次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在102例患者当中,治愈一共有16例,显效一共有42例,好转一共有20例,无效一共有24例,显效率为56.86%,有效率为76.47%。另外,2例患者在颈部使用药物个月以后发生轻微毛细血管扩张,4例患者的下颌以及唇角部位引发毛囊炎,在采取相对应的处理以后皮疹完全消退;其他患者没有出现刺痛以及烧灼感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非泛发型白癜风采取钙泊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可以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 标签: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非泛发型白癜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维塑形钛网与传统钛网修补颅骨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按选入标准选取2008年3月1日—2017年2月1日到我院行颅骨修补术的100例患者,抽签法将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43例、5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钛网进行修补,实验组采用维塑形钛网修补,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4±13.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5±2.6)d,对照组分别为(132.9±14.8)min、(18.2±3.2)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实验组为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钛网修补颅骨相比,使用维塑形钛网修补,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低,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益。

  • 标签: 颅骨/损伤 颅骨修补 颅骨/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变应性咽炎,应用白烯受体拮抗剂与抗组胺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变应性咽炎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白烯受体拮抗剂,以及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者7天、14天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两种药物治疗7天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减轻,14天后,患者病情显著好转,前后数据经过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变应性咽炎患者,使用白烯受体拮抗剂与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抗组胺 变应性咽炎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联疗法比较,观察泮托拉唑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4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分为两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试验组(PAN组)和奥美拉唑胶囊对照组(OME组)。两组均先予联治疗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或奥美拉唑胶囊20mg联合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克拉霉素片500mg,每天2次,连续7d,后给予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连续3周。治疗共4周后复查电子胃镜,观察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组治愈率分别为85%、8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与奥美拉唑相当疗效,有较高的愈合率,且不良反应很少,患者耐受性好。

  • 标签: 泮托拉唑 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 简介:研究重点中学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情绪智力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情绪智力量表(EIS)问卷对安徽省六安市代表性重点中学的高13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体受试高学生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5.8%,其中强迫占首位,高达74.2%,心理状况形势较严峻;高学生在情绪知觉、自我情绪两个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孩子的情绪智力显著高于农村孩子;相关性研究显示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无明显相关性。针对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强迫等问题的解决,并根据不同性别、家庭来源设计专门的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为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高三学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90 情绪 智力
  • 简介:摘要为了解粤西地区当代大学生对性知识认知情况,我们以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粤西所高校(师范、医学、综合)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分析,从性知识认知状况,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对性病、性行为的看法,以及目前接受性教育的情况等方面入手,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处在一知半解的模糊阶段,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刊杂志等,提示应加强学校系统的性知识教育,以保护和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 标签: 大学生 性知识 调查
  • 简介:摘要第代头孢菌素活性更强,治疗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感染的效果均较满意,对多种β-内酰胺酶都具有稳定性,毒性相对更低,用药后相关不良反应少,抗感染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者阐述临床常用的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头孢他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以合理应用第代头孢菌素,确保药物发挥应有效果。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就苄星青霉素、头孢嗪以及阿奇霉素对于早期梅毒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90例不同期的早期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头孢嗪以及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疗程的治疗,发现组患者在早期梅毒的一年内都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运用头孢嗪进行一期梅毒的治疗时,其所需治疗时间最短,治疗效果也相对比较明显(P<0.05)。运用这种方式对一期梅毒治疗的平均时间与二期梅毒的平均治疗时间基本一致。结论传统的苄星青霉素对于梅毒治疗依旧有着较好的效果,而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则可以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且能够在进一步排除交叉过敏的情况下,采用头孢嗪来进行梅毒的治疗。

  • 标签: 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三嗪 阿奇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