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医学科(ICU)临床护理应用PDCA循环联合层次管理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采用层次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10月采用PDCA循环联合层次管理进行护理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护理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满意度情况方面,干预后,患者对于PDCA循环联合层次管理的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层次管理,(P<0.05)。结论与层次管理护理模式相比,对重症医学科(ICU)临床护理应用PDCA循环联合层次管理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 标签: PDCA循环联合层次管理 重症医学科(ICU)临床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外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当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6月-12月急诊外科的危重病患96名,由抛硬币的方法选出A组(n=48)和B组(n=48)。A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转运模式,B组患者实行多学科协作护理转运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院内运转期间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满意度评分和运转成功率。结果A组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B组低,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运转成功率为81%,B组患者的运转成功率为9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当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等各方面人员的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的院内转运成功率。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急诊外科 院内转运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围绕“团队”意识、“品牌”意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深化学科建设的内涵。通过人才培养及激励、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开展临床科研及引进新技术、申报继续教育项目、提高医疗质量等措施,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 标签: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医疗质量 服务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多学科协作型糖尿病教育模式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型糖尿病教育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P<0.010)。结论应用多学科协作型糖尿病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式。

  • 标签: 多学科协作型 糖尿病 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享多学科联合延续性护理对一例食道异物取出术后继发食道穿孔愈合的经验。方法对一例食道异物取出术后继发食道穿孔带鼻胃空肠管患者出院后提供多学科联合延续性护理服务。结果使患者在出院后无感染、无胃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最后食道穿孔处愈合。结论采用多学科联合延续性护理,有效提高和巩固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保障。

  • 标签: 食道异物 食道穿孔 愈合 多科联合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不良反应,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VC相关不良反应率、非计划拔管率。结果在CVC相关不良反应率及非计划拔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CVC相关不良反应率,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护理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ICU CVC 循证护理 非计划拔管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