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风险评估表在外科住院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制定导管风险评估表,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做到准确评估。对高风险患者,及早实施预防监控措施,包括妥善固定导管,适当约束肢体,有效镇静镇痛,规范高风险护理操作,强化患者防脱管意识,加强舒适护理。结果实施规范化导管风险评估后,各种导管滑出率下降,护理质量提高。结论对外科住院患者的管道管理采用导管风险评估后,可有效降低管道脱管率。

  • 标签: 导管风险评估表 管道 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83例腹腔积液患者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腹腔引流的护理,包括穿刺方法、心理护理、部位选择,置管时和置管期间的护理,拔管注意事项等,认为良好的护理可提高腹腔积液患者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的几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腔积液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腹腔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透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端口破裂的相关因素,完善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对本科室16例长期深静脉置管端口出现裂痕案例回顾性分析,寻找导致长期导管端口破裂的原因,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对于不同的原因,经过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显著提高深静脉导管的使用率,肝素帽的规范使用是影响本科室长期深静脉置管管口破裂的主要因素。结论规范肝素帽的使用、完善科室双腔置管管路护理流程、严格把控导管及血管路质量、加强患者自身导管维护的健康宣教等,可有效防止深静脉留置导管端口出现裂痕。

  • 标签: 血透 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 端口破裂 肝素帽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置管后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肝癌与肝转移癌采用肝动脉留置导管,经百特泵持续导管内灌注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缓慢滴入,治疗两个疗程,对置管术后的情况、化疗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及采用有效针对性护理。结果28例病人完成治疗计划,治疗过程虽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及时对症处理,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在留置肝动脉导管行区域性持续灌注化疗比全身化疗毒副反应轻,可控制病情,延长存生期;通过规范的临床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动脉置管,奥沙利铂,化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肿瘤放疗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PICC导管维护和并发症处理情况。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肿瘤放疗治疗的患者68例进行PICC导管维护和并发症处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并发症主要有静脉炎、肢体肿胀、穿刺点感染、渗血以及导管异位。结果68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10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的渗血,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的感染,2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所有患者经过积极处理,13例患者带管出院,另外55例患者均成功拔管。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导管杜塞和药物渗漏情况发生。结论在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PICC的导管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得到更优质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服务,同时更进一步发挥PICC导管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导管 肿瘤放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辅以人性化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价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2.2%和7.3%,并发症发生率为9.8%,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PICC导管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插管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并探讨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用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引流袋组成的引流系统,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7例胸腔积液患者通过B超胸部透视定位后,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闭胸腔式引流同时配合原发病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顺利完成。5例患者的引流导管堵塞给予配制10万单位尿激酶20ml冲洗引流导管后引流导管通畅2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4~10d置管引流彻底。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微创安全、耐受较好、可损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特别适合基层医院综合内科治疗胸腔积液,避免反复胸穿引起不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积液 胸腔引流术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外周静脉中长度导管发生血管管腔狭窄的体会。包括发生血管管腔狭窄的原因分析、对策。认为根据医生医嘱、治疗周期、患者个体特点等因素主动选择合适的输液装置,防止因药物刺激等造成静脉内膜出现严重组织学改变,进而造成外周血管损伤,同时把输液的危险因素,即选用错误装置给药,控制在输液治疗活动前,降低输液的风险,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安全注射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静脉输液 中长度导管 血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淋巴瘤化疗留置PICC58例,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余29例接受全面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组间CRBSI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且满意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中运用效果佳,值得运用。

  • 标签: 淋巴瘤 化疗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管滑脱护理不良事件使用根因分析法的效果。方法将68例导管滑脱护理不良事件按照随机数字法其中30位患者采用常规处理(对照组),30位给予根因分析法(观察组)。结果68例导管滑脱护理不良事件在干预前性别年龄病史等没有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进行根因分析法患者对比常规处理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高。结论在导管滑脱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中选择根因分析法要更有效,能够对患者的康复更有帮助。

  • 标签: 导管滑脱 护理不良事件 根因分析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引流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对65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行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结果护士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操作方法,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减少和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胸腔积液的患者康复迅速。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少、患者感觉舒适、拔管方便、创口感染机会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结核性胸腔积液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产生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9例,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比对组(n=34)和探析组(n=35),纳入研究对象均应用深静脉置管治疗,同时为患者提供不良反应观察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在此治疗以及护理基础上为探析组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率以及患者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探析组出现深静脉导管感染患者为1例,感染率为2.86%,比对组出现深静脉导管感染患者为7例,感染率为20.59%,两组患者导管感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4.3752,P=0.0273)。比对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2.35%,探析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两组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1.0252,P=0.0356)。结论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深静脉导管感染率同时能够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对于促进患者治疗进程顺利进行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深静脉导管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导管封堵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有55例1次即封堵成功,3例因为房间隔下缘组织薄封堵失败,2次封堵后成功,1次封堵成功率为94.8%,手术后患者的右心室内径、右心房内径以及肺动脉收缩压变化均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导管封堵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乳腺导管造影定位指导选择性区段切除治疗乳头溢液的疗效。方法对27例患者体检未发现肿块,行乳腺导管造影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美蓝到溢液导管中,选择性区段切除。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好。结论本方法简单,成功率高,适宜基层医院运用。

  • 标签: 乳头溢液 区段切除 乳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引流组(96例)和胸穿组(72例),引流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术,胸穿组使用传统胸腔穿刺术,两组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两组的操作过程,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引流组均成功引流胸水,胸水引流彻底,操作过程患者容易耐受,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胸穿组出现病情较重者不能耐受,胸水引流不彻底,出现胸膜反应穿刺不成功等情况。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较传统胸腔穿刺术在胸腔积液的治疗中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置管引流术 传统胸腔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病员常采用四种静脉输液途径的优势。方法将120例神经外科重症病员随机分4组,分别用留置针、中等长度导管、CVC、PICC等四种途径进行输液,观察其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分析其优势。结果留置时间中等长度导管组与留置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VC、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中长导管组与留置针组、CV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病员选择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输液优势明显。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病员 静脉输液 中等长度导管
  • 简介:摘要通过对30例在我院使用隧道Cuff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随访与护理,探讨隧道Cuff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及通过有效护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并发症,认为多环节、多细节进行严格无菌操作,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避免护理不当,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从而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的关键所在。

  • 标签: 隧道Cuff导管血液透析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8例,对患者行PICC导管置入进行化疗,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留置时间为140d以上,0例患者出现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以及皮肤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PICC导管,同时加强实施导管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的情况,并更好的避免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保留时间长,其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PICC导管 乳腺癌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