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方法选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对我院门诊进行抽取485例门诊西药处方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同期另抽取485例住院处方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药物干预措施,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观察及比较两组临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护人院对临床药物的认知率为470(96.90)%、处方行为合理率为484(99.79)%、处方调试率为483(99.58)%、医嘱执行率为485(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包括更换药品为75(15.46)%、联合药品95(19.58)%、药物选择78(16.08)%、单次剂量70(14.3)%、日个日药次数78(16.08)%,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χ2=20.3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学干预 临床用药 合理性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对临床用药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病例,从药物的配伍禁忌、完善配伍禁忌、不良反应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对临床药师采用药学监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结果实施药学监护可以大幅减少不良反应、用药错误以及不合理用药等用药物方面的不良事件。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有效地改善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让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药学监护 临床用药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药理学》是药学类学生的主要专业科目,传统的教师课堂授课方式围绕书本知识进行讲授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联系较远。本文在分析了所教授的学生情况和药品零售企业对学生的专业需求后,提出从“药学服务”角度对药理学进行课程改革的设想,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尝试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药理学 课程改革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分享工作体会。方法总结介绍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经验。结果与结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首先需要医院职能部门的支持,临床科室的多方面配合以外,还必须需要加深临床药师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专科临床药师的综合能力,才能使临床药学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 标签: 临床药学 经验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新观点。方法分析在现代药学服务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药学发展历程,检索国内外文献分析医院药学信息化建设的新需求。结果信息化可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并促进药学学科整体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我院临床药学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回顾和思考的方式,总结我院临床药学现状、经验、不足与发展趋势。结果肯定临床药学取得的成绩,明确临床药学学科和临床药师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结论要坚持临床药师下临床转变观念与职责,加强与医师、护士和患者沟通,让其了解临床药师是提供合理用药、监测不良反应,为患者解答用药疑惑,促进临床药学发展的学科带头人。

  • 标签: 临床药学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在药学监护涉及的众多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护,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本文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监察的几个方面、我国是如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等几个方面,探讨研究了药学监护中的药品不良反应监察问题。

  • 标签: 药学监护 药品不良反应监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推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工作,提高其药学监护的工作能力。方法针对1例进行辅助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次药学监护取得明显效果,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对患者实行用药监护,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癌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3年间某医院门诊患者160例,从有无药学服务干预的角度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给药模式,观察组从患者心理、生活、精神状态等角度出发,采用用药时的人性化咨询、指导及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干预服务。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状况。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59例(占73.7%)高于对照组的37例(占46.3%),完全不依从8例(占10%)低于对照组的20例(占25%),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服务在满足患者用药治疗的同时,能更好的提高用药依从性,临床有实质性意义。

  • 标签: 药学服务 依从性 人性化 影响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探究了医院药学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通过介绍品管圈的基本步骤、品管方法,分别具体分析了在医院处方调配、临床用药、库存药品周转方面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医院药学管理的水平。

  • 标签: 品管圈 医院药学管理 处方调配 临床用药 药品周转
  • 简介:摘要药学服务以消费者的健康为中心所展开的各项活动和服务,其宗旨是保证消费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师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药学服务对策。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中医门诊科就诊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服用中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可在任何年龄段患者身上发生,其中以老年患者的发生率最为多见,合理用药可以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加强患者安全用药意识、强化药物安全监管、保障中药质量可以减少和避免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医院药房药学人员的服务水平与医院服务质量存在直接关系,特别是在日益距离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必须不断优化药房管理制度,狠抓药房药学人员科学服务质量才能够实现药房工作的性质与职能转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医院药房药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立足与药学工作者,指出了优化与提高药房服务水平的一系列措施。

  • 标签: 医院药房 药学 服务水平 优化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讲解了纳米技术的含义和由来,并且着重介绍了纳米技术与药学领域的研究相结合的应用现状,特别是我国当前药物制剂和中医药制剂方面如何与纳米技术进行结合从而提高药物本身疗效的进展情况。目的主要在于主要引起大家关于纳米技术对于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的关注,也是为新型药品的研究和开发指导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 标签: 纳米技术 药学研究 纳米中药于纳米药物制剂
  • 简介:摘要药学教育专业性较强,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候,要结合药学教育的特殊性,与其他高等教育学生管理求同存异,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标签: 药学院校 药学教育 学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自我院开展药学干预以来,对2012—2014年上半年的处方、病例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微生物样本送检统计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药学干预等一系列措施,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处方合格率逐年提高,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 标签: 药学干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生药学是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医药学专业课,其内容涉及广泛,相似易混淆。通过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提高了生药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生药学 课堂教学 设计与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沉渣定量分析仪与尿液干化学分仪的检测结果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500例进行尿常规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液沉渣定量分析仪与尿液干化学分仪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检测结果与影响因素。结果500份尿液标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尿液检测,测定红细胞阳性率和白细胞阳性率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尿液沉渣定量分析与尿液干化学分相结合,可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性与灵敏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尿液沉渣定量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滑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滑县2000年以来的艾滋病监测、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滑县自200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2011年底,累计报告HIV/AIDS97例。病例分布男性59例,女性38例,男女比例为1.551;20~49岁组占70.1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7.63%;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60.82%,其次为血液传播占34.02%。结论滑县的艾滋病流行处于低流行态势,但2004年以来流行速度加快,主要传播途径已由血液传播向性接触转变,今后应实施以高危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艾滋病由高危

  • 标签: 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x线斜位片显示颈椎间孔的效果和在诊断颈椎病时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08月-2012年08月期间经我院检查诊断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4例分别做了颈椎x线斜位片和颈椎CT检查,分析比较其斜位x线摄片和CT扫描的相关资料。结果颈椎x线斜位片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大小的有102例,比例为98.1%,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形态的有101例,比例为97.1%;而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出颈椎间孔大小的有92例,比例为88.5%;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形态的有89例,比例为85.6%。斜位x线平片显示的的颈椎间孔大小和形态的情况都优于CT检查扫描所得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位X线片可以清楚的显示出颈椎间孔的大小和形态,是在诊断颈椎病时首选的检查方法,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临床诊断颈椎病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斜位x线片 颈椎间孔 放射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