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常见晚期乳腺癌患者,多以七情为外因,脾胃气虚为内因,病机上以郁、虚、瘀为主,本文讨论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认为肝郁气滞、脾虚夹瘀为晚期乳腺癌的常见症候,临证治疗上予以疏肝健脾化瘀为法,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晚期 疏肝健脾化瘀 中医药疗法 乳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统一的临床护理路径落实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转诊时间(41.45±5.82min)、住院时间(13.73±1.83d)短于对照组(70.73±6.82min,17.64±2.56d)(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91.46±3.25分)、依从性评分(93.24±2.84分)高于对照组(80.76±4.14分,82.52±5.24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44.67±3.75)、Fugl-Meyer评分(58.86±5.26)高于对照组(38.95±3.54,49.76±5.83)(P<0.05)。结论在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与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路径 护理 脑梗死 介入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中药的安全性及预防中药用药不当的防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口服中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口服发生中药用药不当的原因,并总结出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结果68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为:发热31例、疼痛9例、中毒4例、过敏反应13例、消化道反应12例,其中发热症状的发生率与过敏反应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68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为:未进行辨证治疗25例、患者自身因素12例、用量用法不当13例、联合用药不当11例、其他因素7例。其中未进行辨证治疗的发生率与用量用法不当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口服中药治疗时,需加强临床用药的规范性,给予患者辨证治疗,患者用药时也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口服中药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收治9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5例。腹腔镜组按照腹腔镜手术要求操作,开腹组根据开腹手术要求和流程操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比开腹组短,且手术切口长度也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止痛药物使用率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来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所具优势明显,创伤小且患者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在临床中可积极运用。

  • 标签: 治疗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目的研究金代名医李东垣中药复方治疗脾胃病的药对配伍规律,为临床选药组方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方法将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中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复方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oftOfficeExcel2003软件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药对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治疗脾胃病中药复方61首,涉及中药93种,筛选出甘草、陈皮、人参、白术、升麻、当归等前20味高频核心药物,统计得到药对1107对,而关联频度大于10次的33个。结论通过对高频药对的功效进行统计,得到治疗脾胃病的药对配伍特色: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热药配伍;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与补虚药中的补气药配伍;理气药与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配伍;解表药与理气药、补虚药与清热药相须配伍;止咳化痰平喘药与理气药、补虚药配伍;化湿药与理气药、解表药、补虚药配伍。总结配伍的代表药对,为临床辨证脾胃病处方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李东垣 脾胃病 数据分析 配伍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疼痛症状主要给予阿片类药物治疗。然后采用的是中国人癌痛评佑工具(CCPAT)和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对76例老年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患者在入院治疗前服用阿片类药物没能起到作用,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起始剂量,而对于为服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先从小剂量开始尝试使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天疼痛出现超过3次或者是疼痛没能得到缓解,可增加原服用剂量的基础上增加20%。然后记录将患者每天的疼痛轻度、疼痛部位和其他的副毒作用的情况。结果76例老年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疼痛评分中位数为2,其中达到中度以上缓解的患者有62例,占81.6%。而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有51例,发生率为67.1%,而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占68.4%。结论阿片类药物应用于老年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不良反应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缓解老年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其中发现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在消化道症状中,为能更有效的降低阿片类药物应用于老年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采取预防对策以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