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合伤患者手术抢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理念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复合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抢救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质量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合伤患者手术抢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复合伤 手术抢救护理 优质护理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麻醉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中选取80例,根据患儿采用的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肌注基础麻醉加氯胺酮与咪唑安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中MAP、HR变化值、苏醒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过程中的MAP变化值与HR变化值均少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儿手术过程各项体征更为平稳,安全稳定性更高,P<0.05。苏醒时间为(20.4±8.6)min,少于对照组的(40.8±15.6)min,出现躁动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采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基础麻醉 单次骶管阻滞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支撑喉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中2012年7月收治喉乳头状瘤患儿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治疗组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6.5min,术后烦躁0例,干咳2例,不适感1例;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1.5min,术后烦躁4例,干咳3例,不适感6例。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手术的应用中,术后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支撑喉镜手术麻醉方式,更适合于需多次手术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支撑喉镜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进比较分析,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5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口干、干咳、低血压以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比较,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丙泊酚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平均眼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前房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76例青光眼患者分为复合组和传统组(各38例),传统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复合组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复合组的浅前房形成率显著低于传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复合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92.11%,显著高于传统组的68.42%(P<0.05)。结论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更为显著,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远期手术疗效,促进功能性滤泡形成,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小梁切除术 功能性滤泡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人禽流感病毒、鼠疫耶尔森菌、SARS冠状病毒、结核分枝杆菌5种发热病原抗体蛋白悬浮芯片方法。方法分别用各病原体的诊断抗原耦联不同编码的微球作为反应载体,采用间接反应模式,建立蛋白悬浮芯片方法检测引起发热体征的5种病原的特异性抗体,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人血清中的流感、禽流感、鼠疫、SARS、肺结核等特异性抗体进行复合检测。结果建立的蛋白悬浮芯片5种病原抗体快速筛查系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检测鼠抗流感NPIgG、兔抗禽流感H5N1IgG、兔抗鼠疫F1IgG、兔抗SARSNIgG、兔抗结核分枝杆菌IgG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68.80ng/ml、69.40ng/ml、6.30ng/ml、15.50ng/ml、1.60ng/ml。结论重要发热病原悬浮芯片快速筛查系统能快速、敏感、特异、同时检测人血清中的5种病原抗体,对口岸出入境人员是否携带病原的快速筛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发热病原 悬浮芯片 集合检测 免疫学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手术中实施全身麻醉与胸段硬膜外组织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食管癌患者划分到观察组、对照组中,观察组的45例予以复合麻醉,对照组的45例予以全麻。对比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指标比对照组优,组间差异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术中行复合麻醉(胸段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对HR的影响甚微,且应激反应少,苏醒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胸段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食管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丁硼乳膏联合复合疗法治疗牙龈炎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牙龈炎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复合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丁硼乳膏联合复合疗法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丁硼乳膏联合复合疗法可以提升牙龈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基于此,医生们应做好对于该疗法的关注与推广。

  • 标签: 丁硼乳膏 复合疗法 牙龈炎 VAS评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侧复合体的解剖重建。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44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对这44例患者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行中后外侧复合体解剖重建,观察分析其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44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中,共有21例A型,占总数的47.7%,A型患者的术前胫骨后移程度为(16.2±4.8)mm、胫骨外旋程度为(17.5±4.3)mm,术后胫骨后移程度为(4.3±2.8)mm、胫骨外旋程度为(-2.5±4.6)mm,手术前后的胫骨后移程度和胫骨外旋程度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23例C型,占总数的52.3%,C型患者的术前胫骨后移程度为(14.5±2.7)mm、胫骨外旋程度为(17.4±6.3)mm、外侧关节间隙为(13.2±1.8)mm,术后胫骨后移程度为(4.5±3.6)mm、胫骨外旋程度为(-2.9±7.1)mm、外侧关节间隙为(7.6±1.7)mm,手术前后的胫骨后移程度、胫骨外旋程度和外侧关节间隙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行中后外侧复合体解剖重建能够有效改善其膝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多发韧带损伤 中后外侧复合体 解剖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Ⅰ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肌间沟注射,Ⅱ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混合液肌间沟注射,Ⅲ组先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肌间沟注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观察比较三组麻醉后HR、MBP、RR、SpO2,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后HR、MBP、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尿潴留、瘙痒;Ⅲ组恶心、呕吐、头昏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混合液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明显增强阻滞的效果,镇痛时间延长,呼吸循环系统相对平稳,不良反应小。

  • 标签: 甲磺酸罗哌卡因 复合舒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在冠心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胸段硬膜外腔麻醉复合全麻(CGEA)用于25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手术,另一组25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单纯全麻(GA)下施行手术,比较其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结论CGE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GA组,且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因此,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GEA)用于合并冠心病手术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冠心病 硬膜外腔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T0和T1时间段SBP、DBP、HR等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和T3时间段SBP、DBP、HR等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麻醉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具有安全性、有效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高血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符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至2011年我院共选择青光眼患者10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接受的是复合小梁切除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单纯小梁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继续研究分析,术后跟踪随访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的浅前房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功能性滤泡比对照组多,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结论青光眼患者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复合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9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B组),单纯丙泊酚组(C组)。记录三组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丙泊酚用药总量、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清醒后10、20、30min的VAS评分。结果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较结果显示C组丙泊酚用量最多;A组、B组用量无显著性差异;C组术后疼痛评分值高于其他两组(P﹤0.05);从患者的清醒时间看,两药联用的麻醉苏醒时间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组(P﹤0.05)。结论地佐辛配伍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跟芬太尼相近,但副作用较少。

  • 标签: 地佐辛 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流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术用氯胺酮安定、γ-羟基丁酸钠、异丙嗪的临床麻醉效应。方法应用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异丙嗪复合麻醉行小儿手术65例。结果小儿麻醉应用氯胺酮较为普遍,应用得当,效果较满意。结论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异丙嗪复合适用于小儿手术麻醉。

  • 标签: 氨胺酮&gamma -羟基丁酸钠异丙嗪复合麻醉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分析我院随机抽取的2011年05月至2012年07月的90例患有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45例患者,对实验组进行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的全面护理,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中护理效果显效的有32例,占71.11%,有效的有10例,占22.22%,无效的有3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有33例视力提高,视野扩大的有8例,实验组的患者眼压均有显著的降低。对照组中护理效果显效的有21例,占46.67%,有效的有13例,占28.89%,无效的有11例,占24.44%,总有效率为75.56%,其中有15例视力提高,视野扩大的有6例,对照组的患者眼压变化不明显。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护理比较全面,不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都注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考虑到各方面的护理内容,有利于提高近绝对期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表麻 复合式小梁切除 近绝对期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干骨折手术中应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形式,手术过程中测量患者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的变化情况,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麻醉作用下都能够顺利完成手术,但是相比较而言研究组使用的七氟醚总量更少,且手术后患者的苏醒时间更早,苏醒后出现躁动的几率也更小,两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就统计学意义。结论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麻醉方式在股骨干骨折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减少麻醉药量和缩短麻醉时间,药物的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股神经阻滞 喉罩全麻 股骨干骨折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