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传统简谐振动图像演示仪存在的不足,气垫弹簧振子简谐振动正弦曲线合成演绘仪利用气垫导轨,在弹簧振子上安装一强激光器,在气垫导轨的前端安放一热转印卷纸的走纸机构,当弹簧振子在气垫导轨上作简谐振动时激光器跟随振子一起运动,强激光打在匀速向上运动的卷纸上,两运动一合成得到简谐振动正弦曲线图像。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学生能很好理解简谐振动曲线的形成过程,演示效果好。

  • 标签: 气垫导轨 弹簧振子 简谐振动 曲线 合成
  • 简介:为了深入研究可行的中高轨成像技术,本文从探测能力角度(用最低发射激光功率表示)深入分析和比较3种主动干涉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傅立叶望远镜(又称为相干场成像或条纹场扫描成像)、成像相关术(又称为强度相关成像)和剪切光束成像。本文利用光电倍增管的信噪比模型和激光作用距离方程,较为细致地分析每种技术在满足单次信噪比(SNR=5)条件下的极限探测能力。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傅立叶望远镜、成像相关术和剪切光束成像所需的最低单光束单脉冲能量分别为11.4J、0.73MJ和3.1MJ。最终得出傅立叶望远镜是上述3种主动成像技术中在目前技术水平下最适合中高轨目标(约36000km)高分辨成像的可用技术的结论。

  • 标签: 成像系统 探测能力 傅立叶望远镜 成像相关术 剪切光束成像
  • 简介:制备了几种CU-CO尖晶石,并用于催化CO2加氢合成低碳醇反应。结果表明,Cu-Co尖晶石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催化剂前驱体,具有出色的C2+醇合成能力。但是,当在该催化剂中加入KOH时,这种能力下降。XRD表征表明,KOH的加入破坏了CU-Co合金的生成。一些结果被讨论。更多还原

  • 标签: Cu-Co催化剂 CO2加氢 低碳醇合成
  • 简介:为了探索大随机相位误差条件下合成孔径雷达(SAL)成像特点和规律,本文采用波长为1550nm的线性调频激光器建立了能够产生大的共模随机相位误差的条带模式SAL成像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获得了不同目标回波强度下条带模式SAL成像实验数据,结合条带模式相位梯度自聚焦(PGA)多次迭代处理,获得了高分辨率SAL图像。实验发现在[-6.45π,6.45π]范围的大随机相位误差下,通过简单的距离压缩和方位匹配滤波,无法实现SAL图像聚焦,图像信噪比仅为3dB。进一步采用PGA处理,就能很好地校正相位误差,得到聚焦良好的SAL图像,图像信噪比达到43dB。实验还发现,当存在大共模随机相位误差时,PGA处理展现出非常强的鲁棒性,在回波弱到10-15W的情况下依然有效。在大相位误差存在的SAL系统(如机载SAL)中,PGA处理能有效消除相位误差,实现图像聚焦;另外,增大探测激光功率以提高成像数据信噪比,将有助于提升PGA处理效果。

  • 标签: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 条带模式 随机相位误差 相位梯度自聚焦
  • 简介:Ni/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是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进行的。考察了催化剂的床层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原料气配比对催化剂积炭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积炭速率随催化剂床层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低于70℃时,积炭速率骤增:积炭总是发生在催化剂床层的下段;若空速超过3.0×105h-1,积炭速率随空速增加而明显降低。从FTIR实验结果可知,吸附在Ni/Al2O3催化剂表面上的CO,一部分歧化生成了CO2和C。综上所述,催化剂表面积炭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反应:2CO→C+CO2,CO+H2 =C+H2O

  • 标签: 甲烷氧化 合成气 积炭 炭生成反应
  • 简介:苯硫醚(PPS)以其高温稳定性、阻燃性、耐化学腐蚀性及良好的机械和电学性能受到关注,但PPS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聚醚醚酮(PEEK)的耐热性是热塑性树脂中最优异的,还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电性能等,但由于PEEK熔融温度(Tm=334℃)高,熔融黏度较大,给其成型加工带来困难。

  • 标签: 综合力学性能 聚苯硫醚 聚醚醚酮 共混体系 相容性 耐化学腐蚀性
  • 简介:采用燃烧法合成了La1.6(MoO_4)_3:Eu_0.4^3+纳米晶末,研究了其声子一掺杂-晶格相互作用和发光性质。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在500~900℃退火后,La1.6(MoO_4)_3:Eu_0.4^3+样品为单一晶相。对样品进行了光致发光(PL)测量,激发Mo^6+-O^2-电荷迁移带,观察到Eu^3+的系列发光,表明Mo^6+-O^2-带和Eu^3+间存在能量传递,中心波长分别在λ1=469nm和λ2=426nm处的两个one-phonon边带,相应的声子能量分别为767和1202cm^-1,分别对应于Mo=0和Mo-0-Mo伸缩振动。同时,计算了两个局域模电子一声子耦合强度的黄昆因子分别为S1=0.055和S2=0.037,为揭示其三价离子高传导特性及其负热膨胀物理特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发光特性 燃烧法 La1.6(MoO_4)_3:Eu_0.4^3+纳米晶 局域模 one-phonon边带
  • 简介: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纤维分别进行了酸、碱、盐处理,测量获得了处理前后PET纤维的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当拉曼频移在200~1750cm~(-1)时,经NaOH处理的PET纤维的拉曼峰强度高于未经处理的PET纤维,当拉曼频移大于1750cm~(-1)时,经NaOH处理的PET拉曼峰强度低于未经处理的PET纤维,且荧光背景减弱;经H_2SO_4处理的PET拉曼峰强度显著低于未经处理的PET纤维;经CuSO_4处理的PET拉曼峰强度较未经处理的PET纤维明显增高。同时,NaOH、CuSO_4和H_2SO_4对PET纤维的拉曼光谱强度及不同振动模式所对应的拉曼峰寿命有影响。

  • 标签: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酸、碱、盐处理 拉曼光谱
  • 简介:本文首次采用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合成类钙钛矿化合物Ba1-xLaxTiO3(x=0.0,0.1,0.2,0.3,0.4,0.5)。XRD谱的测量结果表明,在压力为2.8GPa,温度为850℃下,稀土La在BaTiO3中的替代导致结构从立方到四方到正交的结构转变,因此,Ba1-xLaxTiO3体系体现结构转变规律和丰富的物相结构。

  • 标签: XRD 结构相变 晶格畸变 高温高压合成
  • 简介: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当ph值从约9.5调变至11时分别合成出双中孔SiO2和六方中孔SiO2材料,并用XRD、N2吸附、TEM、TG/DTA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双中孔SiO和六方中孔SiO2是合成中必然出现的两种不同的中孔物相。与六方中孔SiO2相比,双中孔SiO2也具有典型中孔材料的特征XRD谱图,虽然仅呈现一个易让人产生不完全晶化误解的相对较宽的单XRD衍射峰(d=5.2nm),但它却给出一种独特的N2吸附等温线和窄的双峰中孔孔径分布曲线。由于孔壁的无定形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SiO2骨架间相似的相互作用,两类材料给出类似的FTIR谱图和TG/DTA曲线。然而,在双中孔SiO2的FTIR谱图中960cm处峰强度的微小变化可能意味着在锻烧脱除模板剂后双中孔SiO2较六方中孔SiO2具有更高的骨架聚合度。更多还原

  • 标签: 双中孔SiO2 六方中孔SiO2 合成 表征
  • 简介:首次在温和条件下,用在传统微孔沸石合成中常作为导向剂的乙二胺或1,6-己二胺替代NaOH作催化剂合成出SiO2基中孔MCM-41分子筛。合成样品用XRD和N2吸附等温线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这种替代,使相应合成样品及焙烧样品的中孔骨架结构的有序度明显提高。在XRD图中四个衍射峰清晰可辨,是典型的六方紧密堆积,晶胞参数a0分别为4.11nm和3.75nm,且d100值随所用胺分子中碳链的增长逐渐从3.56nm减少到3.24nm,同时产物孔径由中孔转变为微孔。更多还原

  • 标签: MCM-41 乙二胺 1 6-己二胺 合成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