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伍国栋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接受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有深厚的传统音乐研究功底,在引入外来学术理念的同时将其消化吸收并用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探索的实践之中。经过多年对民族音乐学学术理念系统梳理并加以夯实,然后将既有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两种学术理念整合,从而形成"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念,从初版《民族音乐学概论》到增订版凸显这种崭新的面貌。他的探索具有开拓与践行意义,引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 标签: 伍国栋 中国民族音乐学 开拓 践行 学术榜样
  • 简介:龚和德先生于1931年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合丰镇.他自小爱好京剧,195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时名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接受了话剧体系教育.他与戏曲有不解之缘,195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后,进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张庚先生的领导下从事戏曲研究工作,从此受到全新的戏曲思想的洗礼,在戏曲学术园地孜孜不倦地耕耘,求索至今.

  • 标签: 德先生戏曲 戏曲学术研究 戏曲理想
  • 简介:我和闵惠芬的同窗之谊,是从1961年我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她从初中升入高中开始的,我们同被分在高一甲班。1964年,我和她又一起跳过高中四年级,免试直升上音本科,直到1969年大学毕业、1973年分配工作之前,我们都在一个班。从附中起,同学们就称她为“老闵”,称我为“老居”,“二老”由十多岁到二十多岁,前后同学达12年之久,彼此知根知底,相处也十分融洽。参加工作之后,我先在上海歌舞团,后到中国艺术研究院,5年前又调到南京艺术学院;而她一直在上海民族乐团度过了30多年的二胡演奏生涯。

  • 标签: 二胡曲 闵惠芬 听后记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创编
  • 简介:牙含章在兰州读书期间,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他认识到家乡内涵丰富的花儿,是反映民情风俗的文化瑰宝。他用花儿慰藉着痛失亲人的心灵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记录花儿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当时社会。他从一个花儿喜爱者逐渐转变为充满自信、自觉的花儿探索者。他是花儿的调查、记录、整理、研究、发表花儿精品力作的先知、先行者,其成果中遗存的171首本子花、"叙事花"、"散花"等,极富代表性,是传承不息的唱词经典。他的《花儿再序》一文,首次揭开了花儿神秘的面纱,较为深入地对花儿句、令、调等诸多论题进行了探究,

  • 标签: 牙含章 花儿研究 学术价值
  • 简介:三月的北京春光明媚,杨柳依依,我以愉悦的心情观赏了西城第一文化馆精心举办的北京民俗曲艺专场暨纪念曲艺家赵俊良先生逝世一周年。整场皆是京腔京韵,如联珠快书、北京时调小曲、京韵大鼓、拆唱八角鼓、北京曲剧选段、牌子曲、拉大片、群唱莲花落、叫卖大改行等,自始至终洋溢着京味的民俗特色,是谓新版"全堂八角鼓"。京城资深的曲艺家赵玉明、马增慧、李金斗、许娣、张绍荣等也前来助兴、助演。一些形式已多年不见,几乎成为尘封的档案,然今日观之,仍然充满着生命活力,

  • 标签: 曲艺理论 李金斗 北京曲剧 联珠快书 专场演出 赵玉明
  • 简介:在萧友梅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国音乐向何处去"这一历史性诘问始终萦绕在音乐家的心头,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关系成为诸多战略命题的核心。萧友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深厚学养和开放性国际视野,自觉承担起思考现实、研究对策和谋划未来的历史使命,为后世音乐家的继续前行开辟了道路。将萧友梅称之为"我国新音乐发展战略的设计师和先行者",确属实至名归。

  • 标签: 萧友梅 新音乐 音乐思想 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 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