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春觉斋论画》完成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林纾唯一一部画论著作,其中谈到了他对中西方绘画的理解。内容主要包括对"美术"这一舶来词的认识与传播、对"形""神"关系在中西方绘画中不同呈现方式的研究、对西方绘画能否适应中国传统审美意味问题的探讨等五个方面。通过此研究,以期了解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林纾的"新""旧"取向,进而增进对林纾文化主张的认识。

  • 标签: 林纾 《春觉斋论画》 中西方绘画
  • 简介:近年来的传统文化题材影视剧可作三种角度的解读,从类型角度而言,很多涉及平民生活理念的影视剧落入了“类型剧”的俗套;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一些涉及“婚外恋”的影视剧与其说是“劝世寓言”,不如说是“欲望叙事”;从“视觉产品”的角度看,很多文化题材影视剧基本被当成了“文化怀旧”产品。它们在强化“情感抚慰”功能的同时失落了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客观立场。

  • 标签: 传统文化 通俗剧 文化怀旧 视觉化
  • 简介:丰子恺绘画风格有明显的竹久梦二的印记,但两者在表现形式、题材、审美追求上皆存在明显差异。丰子恺注重用“线”,描绘“万物”,追求“诗意”;竹久梦二注重“光影”和“空间感”,多描绘“美人”,追求“享乐”。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两位艺术家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个人独特的性格气质造成的。

  • 标签: 竹久梦二 丰子恺 艺术风格 差异性
  • 简介:<正>苗儿离不开土地、鲜花不能没有雨露,人生起步怎能离开老师的引导、父母的教育。今天的幼儿家长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培养孩子的心情十分迫切,样样都想学,样样都想速成,巴不得十天半个月就成为小音乐家、小画家。我的孩子叫樊厚良,他从两岁开始,就无目的地在纸上一圈圈地画,这是涂鸦期,涂画成为了孩子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由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用他们独特的图像符号表现着自己对

  • 标签: 望女成凤 幼儿家长 图像符号 周围事物 世俗观念 审美素质
  • 简介:讨论一个画家,着眼其绘画艺术,探寻画家的艺术旨趣和绘画技法,是画论写作的一个维度.但从社会文化与画家艺术创作的互动关系的维度写作画论,同样是一必不可忽视的方向.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探悉著名国画家谈士屺先生的绘画语言之文化内涵.

  • 标签: 国画家 谈士屺 绘画语言 绘画技法 绘画艺术 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