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基于福建省579家农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农业企业与高校技术合作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包括:政策环境因素通过影响技术合作的初始阶段、执行阶段、蔓延阶段与整合阶段对技术合作绩效产生显著间接正面影响;农业企业技术需求强度通过技术吸收意愿、技术吸收意愿通过高校技术转移能力和农业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合作绩效产生显著间接正面影响;农业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对技术合作整体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面影响。以上实证研究结论,帮助政府明确农业产学技术合作政策设计的落脚点。

  • 标签: 产学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绩效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农业工业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跟踪和准确判断农业工业化进程,有选择地制定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可行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更好地采取行动支持、保护农业,实现农业的工业化,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 标签: 宁夏 农业工业化 新农村建设
  • 简介:一)泰安市郊区地处鲁中山区,总面积177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人口102万,其中农业人口96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全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协会+农户”、“公司+农户”、“企业连基地+农户”、“市场带基地+农户”等经营形式应...

  • 标签: 股份合作社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 农村经济 主导产业 家庭承包经营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食产量连续跨越200亿斤、38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4个台阶,2008年达到57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粮食商品率、粮食收购量以及玉米出口量连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步入了牧业强省的行列。1998年以来,全省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2007年,我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21.7倍、27.7倍和19倍。

  • 标签: 改革开放 农业 粮食产量 粮食商品率 粮食收购量 畜牧业
  • 简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重温邓小平的农业发展理论非常重要。邓小平关于农村和农业的基础地位、主体作用、发展布局、政策科学、两个飞跃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关理论,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意义,我们要把它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学习好、实践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标签: 邓小平 农业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
  • 简介:如何调动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刘锡荣当前,农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投入不足。许多地方农业取得的成绩,仍然是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推动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民最终将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应当是使农民成为农业投...

  • 标签: 农业投入 股份合作制 农民投入 主要农产品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乡镇企业
  • 简介:2008年人保财险贵州分公司对贵州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政府的宣传和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贵州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政策性农业保险 经营模式 对策 贵州省
  • 简介:新城区与老城区差别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农业和农村比重大。1994年建立的青岛市城阳区如何缩小这个差别?是放弃农业,单纯去搞工商业,还是积极改造传统农业,使之适应城区建设需要,溶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我们认为,虽然新建城区发展工商业具有许多优势,较之推动农业发展也更容易和更有现时效益,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工商业长远稳健发展的后盾,放弃农业的做法是错误的。而且,农业搞得好,完全可以成为新城区的经济支柱。为此,城阳区坚定地贯彻我国的基本国策,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三化”发展战略,为新城区建设作了颇为有益和有效的实践

  • 标签: 城区建设 农业和农村 农业现代化 农村城市化 农村工业化 农产品加工企业
  • 简介: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台湾1986—2007年农业发展进行定量测度,分析台湾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影响因素及源泉,台湾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已从资本与技术双向驱动逐步向技术推动转变。对当前台湾农业而言,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实现持续增长与竞争力提高的根本途径。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贡献率 技术进步 台湾
  • 简介:成都“观光农业”为游客充分展示了川西坝子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和古老的巴蜀文化,具有浓郁的农耕川味;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观念。文章首先介绍了成都“观光农业”的现状;其次分析成都“观光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观光农业”的五个方面对策建议。

  • 标签: 观光农业 发展 市场开发 规划 成都市
  • 简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可持续社会的建设,应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农村,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农业 产业结构 优化
  • 简介:近期,各地陆续出台了农业产业化规划的有关文件,内容是多方面的,所涉及的问题涵盖了农业产业化的各个必要环节,现就农业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措施的有关内容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下看法:  一、规划与措施应立足于因地制宜,重点放在旗县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点是广大农户,制定规划,完善措施,要考虑到农户的现状、生产技术水平、客观的生产条件、种植结构,经济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这些因素有些是通过引导、教育、培训、指令可以达到产业化的要求,而另外一些不可改变或难以改变的因素,就需采取尊重自愿的原则,立足于当地条件,确立主导产业,把当地的名优产品生产与创新结合起来。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工作一方面从旗县乡村抓起,另一方面

  • 标签: 农业产业化经营 若干问题 龙头企业 探析 主导产业 利益机制等
  • 简介:恭城生态农业发到现在,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池劳四小"的经济模式在生产力不发达和社会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是相适应的.但是它不是现代农业,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恭城的生态农业必须突破、超越家庭分散经营的模式,向产业化经营的方面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健全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环境,才能达到"高、大、专、精、深、优"的要求,进而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 标签: 生态农业 分散经营 不发达 农民脱贫 经济模式 致富
  • 简介:加入WTO后,南京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城乡二元结构鲜明、传统农产品存在多、小、低现象、农村市场化组织程度低、农村剩余劳力转移问题突出。基于这一现实基础,本文提出南京农业发展宜选择:“适度规模,优化品质,多业兼营,以市场需求牵引农业结构调整”的道路。基于这一发展思路,提出了南京农业发展的四项政策选择。

  • 标签: 适度规模 土地流转 结构调整 中介组织 农业支持体系